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以2008-2011年沪深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四个维度构建公司治理综合指数,采用GLS模型计量权益资本成本,考察了公司治理、会计稳健性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会计稳健性减弱了公司治理在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会计稳健性及信息不对称对股权再融资公告效应的影响,采用应计计量法和内生收益率波动分别衡量会计稳健性和信息不对称。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与再融资公告后累计超额收益率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会计稳健性水平越高,则SEO负效应的程度越小;同时发现信息不对称与SEOCAR之间在10%水平上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并未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于减弱信息不对称给再融资公告效应带来的影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2004-2011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Basu模型结合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环境和女性特征,实证检验了女性董事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是否存在女性、董事会中女性的数量和比例都对会计稳健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董事会存在女性董事降低了低竞争行业企业和低债务监督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但女性董事的数量和比例的增加却提高了高竞争行业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以及加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特有的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财务总监与董秘兼任能否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和资本市场有效运行。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财务总监与董秘兼任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财务总监与董秘兼任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进一步地,从财务专长、沟通专长和风险规避视角进行机制检验发现,相较于董秘兼任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兼任董秘、财务总监与董秘同时由一人担职这两种兼任类型更能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即财务专长而非沟通专长使其更有能力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公司所在地法律制度环境好、分析师跟踪人数多以及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与董秘兼任面临更大的信息违规处罚风险,因而更有动力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以2011—2018年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Python爬虫技术和手工收集获得的党组织治理数据,考察了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董监高党员占比越高,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党组织参与治理程度越高,审计费用越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政治环境较差的地区,越需要依赖于党组织发挥治理作用,约束企业违规行为,降低审计风险。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会计稳健性会及时披露企业负面消息,这种特性会抑制股价高估,减少融券卖空行为。以我国2010—2016年A股市场所有融资融券标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对融券卖空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抑制市场卖空行为,且公司经营风险越大,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进而,考虑公司会计稳健性长期历史水平,即会计稳健性时间序列特征对稳健性与卖空水平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持续稳健与持续不稳健分别加强和减弱了会计稳健性对卖空的抑制作用,而非持续稳健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研究结论说明公司增加会计稳健性能抑制市场卖空行为,尤其对于经营风险高的企业更是如此,而且企业应保持长时间持续稳健地披露会计信息,以此稳定投资者的稳健性预期,才能有效地发挥会计稳健性对卖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审计师声誉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审计师声誉会显著提高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企业会计稳健性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较高,非国有公司聘请高声誉审计师对会计稳健性有正向影响,而国有公司聘请高声誉审计师对会计稳健性不明显,非国有公司聘请高声誉审计师对会计稳健性的效应较国有公司差异并不显著.文章的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和审计师声誉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数据.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享审计是企业财务审计的新尝试.以2013—2018年深证A股制造业企业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探究共享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审计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正向关系仅在民营企业中才显著,且共享事务所为"四大"时发挥的外部治理效应显著高于非"四大"时.进一步探究作用机制,发现共享审计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两类中介渠道作用于公司治理效率.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共享审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启示上市公司应积极发挥供应链外部治理效应,充分利用供应链关系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法构建公司治理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研究公司治理水平、产权性质对债务合约的系统性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治理水平不仅能显著提高公司的债务可得性和长期债务比例,还能显著降低公司的债务成本;公司治理水平对债务合约的效应受产权性质影响,相对于私有企业,国有企业治理水平提高债务可得性和债务期限结构的正向影响减弱,但降低债务成本的负向影响被加强。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如何保证其可靠性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外部审计对保障会计信息可靠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审计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的谨慎程度和审计力度。文章研究了2008—2010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绝对值越大,审计收费越高;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正负值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正值时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更加显著;由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显著高于非十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  相似文献   

12.
以会计稳健性为视角,选取57家民营房地产上市公司2009-2013年年报数据,运用分组回归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资产净利率和每股收益度量的高业绩组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正相关,而以营业利润率度量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负相关;以3种指标度量的低业绩组的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房地产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对薪酬业绩敏感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提高高管薪酬对以营业利润率和每股收益度量的企业业绩的敏感性,但是降低了高管薪酬对以资产净利率度量的企业业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近年来并购重组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并购作为外延式成长方式.由于商誉仅源于并购时支付的溢价,故以商誉衡量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研究并购是否能提升公司价值.研究发现:第一,并购商誉对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的促进作用呈"倒U型";第二,并购商誉对市场业绩的促进作用比对会计业绩的促进作用体现出更明显的反转特征,说明短期内投资者高估了并购对会计业绩的改善;第三,以管理费用率高低衡量公司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现并购商誉对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代理问题较弱的公司,而在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中并不显著.以上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因此,建议监管层应当规范和限制部分低效的并购,更好地发挥并购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价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会计诚信的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根本原因。分析了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会计诚信的影响。从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完善独立懂事制度、合理定位监事会和建立报酬与业绩相对称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证券分析师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外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1—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信息披露及时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分析师的关注使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更加及时;区分审计意见类型,相对"非标"意见公司,分析师关注使得"标准"意见公司信息披露更加及时。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解,为分析师的外部监督职能研究提供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透明度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选择2007-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952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代理变量,采用单变量差异显著性检验和面板数据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独立董事比例、设立审计委员会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透明度呈负相关,设立审计委员会与信息透明度呈正相关,但统计上均不显著.这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7-2008年辽宁省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治理与财务透明度的内在关联性,旨在为提高董事会治理有效性和财务透明度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支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对财务透明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独立董事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对财务透明度存在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设立审计委员会对财务透明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重点,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了雇佣冗余,缓解了雇佣不足和解雇过度。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是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劳动密集度则对两者关系无显著影响。因而,吸引优质机构投资者、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市场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前500强2006-2009年的经验数据,以董事会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董事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会议频率作为董事会治理变量,以投资机会集(IOS,investment opportunity set)作为公司成长变量,分析了董事会治理对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成长显著负向关联,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和董事会会议频率均与公司成长显著正向关联,董事会规模和董事持股比例则与公司成长弱相关且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