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松一刻     
《社区》2012,(4):58-59
秋后算账 一天,老板怒气冲冲地走到汤姆的办公桌前,敲着桌子大声说:“汤姆,你被解雇了!”“为什么?”汤姆一脸茫然,只听老板又说道:“不为什么,因为你前天迟到了!”  相似文献   

2.
笑语连珠     
(一) 老师退回考卷,大家都知道了自己的成绩。汤姆说:“糟糕,我得了零分!”怀特忙说:“我也是零分呀!”汤姆更害怕了,说:“坏事了,老师会不会怀疑我们互相抄袭呀!”  相似文献   

3.
门铃破案     
“星期日晚上9点你在哪里?”警察问一个嫌疑(xianyi)人。嫌疑人说他在哥哥家。警察说:“可是有人在你哥哥家按了半天的门铃也没人答应。”  相似文献   

4.
婚姻禅     
葛新胜 《社区》2012,(12):63-63
与茵一次闲聊之中得知,她结婚五年来没为自己买过一件新衣!“反正,我成天上夜班,打扮得再漂亮也没人注意到!”“你真节约!不过女人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哦!”我笑着说。  相似文献   

5.
冬娜 《社区》2009,(15):50-51
“这些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他就不能真正关心我一下?” “为什么我总这么倒霉!”你总爱这么抱怨?久而久之,没人再愿意听你的唠叨。爱抱怨的人,可怜又可恨,比小气鬼更让人避之不及,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你变成这样。  相似文献   

6.
乐翻天     
艾草 《新少年》2009,(6):20-20
他赢了 汤姆:“约翰尼,你小弟弟好吗?” 约翰尼:“他害病卧床了,又受了伤。” 汤姆:“真糟糕,怎么回事儿?” 约翰尼:“我们做游戏,看谁能把身子探出窗外最远,他赢了。”  相似文献   

7.
要买啥     
《阅读与作文》2011,(4):44-44
家里的一样东西弄丢了,爸爸叫乐乐去重新买一个回来:“它是‘庄严立墙壁,每天换新衣:旧的随手扔,叫人争朝夕。”乐乐高兴地答应:“我知道是什么了!”  相似文献   

8.
爆笑体检     
《可乐》2007,(7)
1.做胸透。我一同事刚一上X光机,医生就大呼小叫地召唤其他几个医生:“快来,快来,我干了20年,今天总算碰上一个——看,心脏是不是长右边了!”众大夫:“还真是哎!”这时我同事从X光机后扭过头来怯怯地问:“不会吧,咋没人跟我说过呢?”“靠,谁让你背对着我的,给我转过来!”晕倒一片!  相似文献   

9.
“大一看看行情,大二培养感情,大三发展恋情,大四说说离情。”“大一嫩,大二娇,大三忙推销,大四没人要!”,多少说明了校园恋爱的热与闹。  相似文献   

10.
某日,好友山田警长垂头丧气地来到汤姆侦探事务所。“哟!警长!今天又有何贵干?”“你要是发现了这个家伙就通知我。这是通缉犯的剪拼照片。”警长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汤姆侦探看。照片上的人留着分头,戴着墨镜。“这个人犯了什么案?”“这一个月来,夏威夷接连有几家饭店遭到怪盗的洗劫。这个怪盗的作案特征是专门趁日本游客洗海水浴的空隙,潜入客房盗窃现金和宝石。四天前,他在行窃时被饭店的服务员发现,但他打倒服务员后逃跑了。似乎是乘飞机逃到东京来了。所以,夏威夷方面根据服务员的证词,给犯人画了像请我们协助追捕。”山…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吐温笔下 ,“汤姆”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小男孩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但却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入某一个类型 ,抽象为某一类典型 ,因此很难为“汤姆·索耶”这一形象下定义。这样 ,“汤姆·索耶”就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更接近了真实。  相似文献   

12.
幽默放送     
《21世纪》2008,(10):38-39
我的狗不识字布朗夫人:哦,亲爱的,我把珍爱的小狗给丢了!史密斯夫人:可是你该在报纸上登广告啊!布朗夫人:没有用的,我的小狗不认识字。"汤姆的借口老师:汤姆,你为什么每天上学迟到?汤姆:我每次路过拐角,一个路标上面写着:"学校——慢行。"  相似文献   

13.
“你给我滚,永远不要再回来!”这声音在空荡荡的楼梯间回响,久久不能消失。也许没人能想到,这样歇斯底里大喊着的人,竟然是一向在单位里循规蹈矩的李先生。  相似文献   

14.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博学”的顽童。这一既矛盾又和谐的特点使汤姆显得更加可爱和真实。  相似文献   

15.
有人敲门     
梅承鼎 《社区》2012,(14):63-63
万局长退休了,躲在家里一个多月。老伴催他出去走一走,他偏不。憋了两个月之后,万局长终于憋出抑郁症来了。老伴没法子,送他去住院,日夜守护在身边。 从第三天起,万局长的目光经常瞟向房门,看一阵子,再侧耳静听。第五天一早,老伴买回早点,刚放下。万局长突然说:“快去开门,有人敲门。”老伴疑惑地说:“不会吧,我没听见哪!”万局长生气了:“叫你去你就去,我听见有人敲门。”老伴半信半疑,走到门边,把门打开,没人。万局长语气强硬地吩咐:“你出去看看!”老伴走出病房,朝两边张望,依然没人。见老伴回到床前,万局长自言自语道:“我明明听见有人敲门。”  相似文献   

16.
何爱军 《社区》2012,(25):52-52
问起熊老师叫什么名字?100多个跟她学操舞的老伯伯、老妈妈没人知道,大家一直称呼她为“熊老师”。但问起熊老师人怎么样?所有人异口同声说:“伟大!”他们给熊老师起了个外号叫“熊伟大”。“伟大”两个字虽不贴切,却真实地道出了老人们心中对熊老师的敬佩与感激。  相似文献   

17.
李小刀 《社区》2012,(27):42-42
妻子去超市,回来后说看到一对母子,孩子恳求妈妈要一种面包,但妈妈告诉孩子这种不好,另外一种好,所以得买另外一种。孩子恳求说:“但我今天就想吃这样的,妈妈!”但妈妈仍旧没有答应孩子。  相似文献   

18.
冷了好一阵子的“中文系毕业生”在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并不像有人说的“中文系如今没人考了,不吃香”、“如今的中文系已不得不低下她高贵的头颅”,而恰恰相反,逐渐使人越来越感到了她不可动摇的优势以及在人才市场展示她无可比拟的魅力。笔者通过“明察暗访”,才真正知道了,美哉,中文系!中文系毕业生前景,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9.
一只鲷鱼和一只蝾螺在海中。蝾螺有坚硬的外壳,蜩鱼在一旁赞叹:“你真了不起!一身坚硬的外壳一定没人伤得了你。”蝾螺也觉得鲷鱼所言甚是,正洋洋得意时,突然发现有敌人来了。  相似文献   

20.
“开窍”     
吕新建 《社区》2004,(24):50-50
谈局长到党校学习3个月回来,刚在办公室坐定,局办秘书王康就进来把一个信封放在他办公桌上,说:“谈局长,这是给您的……”王康的话音未落,外面已有人喊:“小王,你跑哪儿去了?不是说好下班踢球的嘛……”王康答应一声:“来了!”人已经跑到了办公室外面。谈局长的嘴角扯了扯,心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