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遇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并多次强调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机遇思想,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继"三个有利于"之后,"三个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与发展."三个有利于"侧重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又侧重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领导这一事业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机结合了起来."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必然结果与重大发展.将"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尚需坚持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不仅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而且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将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首要内容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相似文献   

4.
整体规划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思考谭秀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产生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时代、追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新实践,以马克思人民主体理论为理论源泉,汲取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创新了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人民群众主体思想。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力量;坚持共享发展,反映人民群众主体价值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新境界,有利于构筑新时代党建思想核心价值体系,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导,同时能够凝聚强大力量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思想路线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指引下,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新变化、实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处理好协商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的关系以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个中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之路;两个重点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文化的建设和协商实体规范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地处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形成了系统地利用、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前研究邓小平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忠国 《中华魂》2014,(9):11-12
正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明确提出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视野,深入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科学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等一系列事关改革开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思路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按照此思路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科学体系 ,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两个方面。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它不仅体现和渗透在整个特色理论之中,而且对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文显 《21世纪》2013,(3):12-14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与时俱进,解决了时代的高难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06,(6):5-5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努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耍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经济政策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是经济理论进一步表现的形态;邓小平经济政策理论是中国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更是广大干部和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坚持联系实际,发展邓小平经济政策理论,对于更好地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准确把握和驾驭永不息止的经济势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思想道德建设的价值导向 ,首先应该明确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目标 ,坚持集体主义这个基本原则 ,从而体现实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这个根本的价值导向。把握了这个“目标”、“原则”和“根本” ,就把握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应把握住人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认识上实现着向人的解放的回归。从解放目的论来看,把人的解放作为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更有利于人的解放的方向来进行;从解放内容论来看,围绕着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着其全面建设的思想;从解放主体论上看,在主体价值、动力、能力建设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逐步确立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文章从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唯物史观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坚定不移地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成果,通过体现其四个鲜明时代特征,紧扣发展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进而指导具体工作和推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高质量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财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资本作用,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必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辩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演进、传承与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有利于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