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鹂鹂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61-63
由于历史、地理、民族及宗教的原因,菲律宾是马来、西班牙、穆斯林三种文化的继承者、结合者,菲律宾的音乐文化也呈现出了十分独特的一面。菲律宾的音乐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都有一套独特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吕庆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36-38
“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这两门课程是我国高等师范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并且是分开教授的。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这两门课程和二为一更为科学,更有助于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徐玲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47-150
在音乐领域,基督教音乐是较早也较大规模地来自西方国家的音乐种类之一。它的到来使中国音乐开始了蠕动与变异,也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代表本世纪初期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开始形成的学堂乐歌,虽然其形成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是源于日本的“唱歌课”,但仍无法忽视近代基督教音乐对它的形成产生的那些基础的间接性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娴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180-181
音乐表演时 ,应严格遵守作曲家的原始乐思和乐谱 ,进行复原性的表现 ;遵守或基本遵守作曲家的原意 ,进行具有时代特色的演奏 ;利用作曲家原始乐思的精华 ,进行超乎作曲家意识的演奏。如此 ,就能将作品创作和二度演绎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6.
黄慧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4)
西方音乐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产生、发展中多种文化的复合体,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西方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中关于文化的研究是一致的,都主张对文化解释.因此,不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来看,西方音乐与民族音乐学已经有了交融,已进入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7.
柏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3):50-52
音乐具有三度创作的艺术环节.它除了一般艺术所具备的创作和欣赏这两个艺术环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音乐表演.只有通过音乐表演才能更好地将作者的作品展现给听众,让听众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根据自身的修养及见解增强对作品的理解.这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既影响着听众对作品的理解,也影响着作品的流传. 相似文献
8.
宋照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174-176
大众音乐即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它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其内容与形式都随社会变革而发生着变化,但其"大众性"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始终不变的.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泛是大众音乐突出的特点.非大众音乐是指历史上的"宫廷音乐"与现当代的"学院派音乐".它们各有特点,彼此之间既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研究大众音乐与非大众音乐的范畴、特点、发展概况等,对促进当代大众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纳西古乐"与纳西族传统民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
"纳西古乐"这一称谓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丽江洞经音乐演奏者为避免把宗教视为封建落后的政治风气而将丽江洞经音乐称为"丽江古乐";90年代初宣科先生用"纳西古乐"取而代之,也是专指"丽江洞经音乐".长期以来由于丽江大研古乐会是以演奏丽江洞经音乐为主的,所以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把纳西古乐等同于丽江洞经音乐.其实,"纳西古乐"是指在纳西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纳西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并融合外来音乐,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音乐,包括"丽江洞经音乐"以及"崩思细哩"、东巴音乐和"热美蹉"等. 相似文献
10.
11.
流行音乐与现代性--中国流行音乐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文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6-89
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现代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的导向危机和社会生活的庸俗化,"严肃不再"不只是一种音乐形式的缺失,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的缺失,一种时代精神的丧失,一种终极关怀的灭失.可以看出,"严肃不再"表征了现代性文化价值维度中庸俗化的袭来. 相似文献
12.
朴长天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2):107-109
文章分析了巴罗克时期、古典音乐和浪漫乐派的音乐风格,阐述了要正确运用演奏技巧,充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必须在演奏家意志的绝对控制之下自如地按乐曲本身的风格去演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伊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4):112-114,122
《乐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较为完整的关于音乐美学和教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专著,现存11篇。其中关于推行礼乐教化的必要性和其社会功用的乐教思想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乐有陶冶情操、纯洁人心的功用,具有"德"的内容的音乐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品德素养;其二,乐有"移风易俗"的特性,听乐可以知政和弘扬美善道德之社会功用;其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和合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刘谋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98-103
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 ;西方音乐发展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横线性织体思维 ,以线条为主 ;西方音乐倾向于纵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 ,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 ,略于形式 ,极富变量 ,为开放性结构 ;西方音乐形式严谨 ,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 ,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 ,注重感觉 ;西方音乐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追求力度与强度 ,乐思明晰而实在。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与当代音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主义是当今世界主流文化思想之一。它所倡导的注重人格完美和人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音乐理念,是音乐艺术家们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试图通过对中西方人文主义音乐理念的产生发展历程的阐述和反思,从中探究其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沈云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2-97,117
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结合早已有之,本文无意驻足于某一个发展时期,而是希望在这些流行音乐创作的语境下,推演出一些传统音乐元素的嬗变方式或规律,观察在现代意识下的流行音乐中如何阐释中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昔日的民间流行乐。 相似文献
17.
吴榆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09-112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吴榆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5(4):109-112
钢琴音乐自从在中国落地生根开始,便与中国悠久的音乐文化融合.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乐曲不断被改编成为钢琴曲,中国钢琴音乐正是从改编传统乐曲中吸取音乐素养,逐步形成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中国风格“是钢琴音乐中国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汉代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碰撞促进了少数民族的交流与归化.反映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少数民族地区风物与歌谣的引进和传唱,二是少数民族乐器的引进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汉地的歌诗艺术. 相似文献
20.
吴丹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4)
环境音乐是一种功用性音乐.中国环境音乐的发展,应植根于本民族的审美特征,通过融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音乐理念、音乐气质、音乐创作等方面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