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敏  王运宝 《决策》2006,(1):12-13
2005、2006年之交,《决策》杂志主办了“2005地方公共决策系列评选”活动,与新浪等多家网络媒体合作,评选出“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和“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  相似文献   

2.
苏洁 《决策》2009,(4):60-61
对于地方官员,特别是地方高官,借助媒体,在“两会”上“秀”一把,“秀”出地方新气象,“秀”出领导新风采,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4):60-63
在全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形成以后,还要有一些专项规划来支撑它,在各行各业、各个地方,如伺做好“十二五”工作,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通过专项规划和地方的规划进一步落实。本监测中心将近期已经出台的各个地方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在核心数据方面的亮点和特点为读者呈现出来。以馁于广大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地方“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整体思路及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是推动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发动机”和“润滑剂”。健全地方政府在推动高职校企合作中的保障机制,不仅关系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更关系到地方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2,(4):52-55
“地方形象”就是能引起公众感知,并由地方内外的公众作出评价。形成一定观念的地方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地方的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市容市貌、社会风尚、公仆为政、居民素质、社会秩序、服务效能和生活质量诸方面。良好的地方形象不仅能折射出区域的魅力和吸引力,同时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吸引投资与游人的“金字招牌”。加快对外地方形象传播,已成为目前各地政府重要工作。许多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宣传攻势”,  相似文献   

6.
“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者,肩负着贯彻上级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本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维护一方稳定的重大责任。这样的岗位和责任,难免会使“一把手”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一把手”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24-25
“地方领导留言板”是人民网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精品栏目,2008年7月,“地方领导留言板”经过改版重装推出。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从留言板上获取民言民声”不仅仅是一股新风,而是已经成为一项新的工作常态。对民众而言,“地方领导留言板”为百姓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新平台,平时不好说、不敢说、无处可说的话,可以在留言板上对领导直言不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8.
汪大海  吴至翔 《决策》2005,(4):46-48
地方政府能否对接和贯彻中央的土地“新政”精神.广大农民能否享受到“新政”实效,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否在自身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量大化的两个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取决于为实现地方治理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明确而有效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应尽快建立公务员和公职机关诚信档案,并在公务员录取、干部选拔等过程中优先使用,真正使公职人员“不想、不能、不敢”失信。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朝令夕改”、遇负面消息“先否后认”等行为,使地方政府频频陷入“不说被质疑、说了没人信”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在大城市,房子贵、交通难、生活烦,票子却不够花,成为逃离“北上广”的理由。原以为在小地方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地方“拼钱”,小地方“拼爹”。因无法适应小城市拼关系,回乡年轻人又逃回了北上广。  相似文献   

11.
东古山 《决策》2004,(7):24-25
江西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科学分析,找准问题,突出重点,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就解决哪个地方的问题,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不搞“一阵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调,出现了“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矛盾现象。如何为地方经济培养出适应性人才,作为承担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地方高校的经济类专业,只有在教学模式上认真探讨,改革现有不合理现象,才能培养出地方经济所需要的人才来。  相似文献   

13.
张莫  钟源 《决策探索》2013,(19):40-41
地方政府性债务持续膨胀引发各界担忧,而意在“把脉”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已箭在弦上。9月16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中国地方政府评级合作框架协议,并发布地方政府主体评级方法和模型、“未来,地方政府一定要自主发债,发债就需要评级,而评级就需要第三方机构。”业内人士称,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的评级模型来判断债务风险,既有必要也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4.
改革     
《领导文萃》2010,(6):9-9
撤驻京办表明中国反腐决心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打算撤消数千个地方政府“驻京办”,以减少浪费和腐败。代表地方政府的“驻京办”在北京已经存在几十年,但近年来他们的数量激增。中国官方媒体称,  相似文献   

15.
陈放 《领导广角》2002,(8):39-39
“特色经济”是许多地方政府努力“办实事”、“出政绩”的目标。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运营的变化具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一个地方某种类型经济的预期效益与其实际收益之间,可能是同步的,也可能落差极大。因此,探讨一下“特色经济”的新视野,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汪向东 《决策》2014,(10):48-49
地方馆是快速产生和显现地方电子商务发展绩效的“捷径”之一。但地方馆的上线开馆决非一劳永逸,这只是一个新起点,还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中,“机构”与“机关”有较大的区别,在广义上“机构”一般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统称。如现行宪法第三章的章名就为“国家机构”,此处的“机构”就涵括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等各类“机关”。  相似文献   

18.
“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分析中国政治的新视角。这一新的视角可称为“三层”分析,与时下流行的“国家/市民社会”的“两层”分析相对而言。所谓“三层”,即“上层”(中央政府)、“中层”(地方政府和新兴资本大户)和“下层”(广大挣工资谋生的老百姓)。这一划分,也可算作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一人”(one)、“少数”(few)和“多数”(many)三分法的现代版。以唐代柳宗元“封建论”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对于“皇帝”、“地方官员和大户”与广大小农三者的关系,颇多精辟考虑。柳宗元已认识到,皇帝只有联系和依靠…  相似文献   

19.
《管理科学文摘》2011,(28):9-23
省级地方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系链条中具有承上启下、左联右结的枢纽作用。省级地方政府的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提升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是实现我国国家战略的关键。北京师范大学利用“985”工程建设机遇,组织专家力量,深入研究,扎实工作,发布了《2011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构建了一个“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指数”,并利用该指数,以2010年国家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分析,揭示了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的特征和规律,同时指出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提升效率面·临的困境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杨敏 《决策》2006,(10):1-1
转动陀螺的技巧一在于找准用力点,二在于巧妙借势。这个“点”就是地方政府创新的突破口,这个“势”就是建立起地方政府创新的能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