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是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是党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 ;全党要正确认识两个基础问题 ,特别要正确认识党的先锋队性质与党员成分的关系、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基础的广泛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三重基础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科学的基础问题,考察了近代以来经验论科学观的变迁和瓦解过程,由此提出了“科学的三重基础”,即经验事实的支撑只是科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科学的基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就主要方面而言,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必须有经验基础、理念基础、逻辑基础的共同支撑,进而阐述了这“三重基础”在科学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及其互动关联,讨论了科学发现或科学进化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和社会现象,根据信仰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信仰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在社会发展中影响的性质及不同的对象,信仰可分为不同的种类。任何信仰的形成都有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的基础。当代人类信仰的突出特征是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性,即一元性和多元性统一,批判性和服从性并举,共时性和历史性交叉和个人性和社会性结合。而研究现实问题,正是树立正确信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哲学史上,休谟和马克思都曾致力于正义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二者在正义问题上的异同对把握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具有重要启示。休谟与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分属两个根本异质的理论范式,它们在正义的环境、基础、目的、性质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休谟的正义理论是奠基于市民社会的补救性正义理论,通过构建财产权的正义规则弥补市民社会的内在缺陷,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是奠基于人类社会的超越性正义理论,其目的是致力于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马克思的超越性正义理论既批判又涵盖了休谟的补救性正义理论,但它不是要越过后者,而是在后者合理性基础上的一种根本推进。  相似文献   

5.
如果从合同法理的角度来考察婚姻,那么,婚姻的实质就在于它是男女双方为满足各自利益需要互为配偶的结合,它和感情并无必然关系;婚姻的基础则既可能是感情的利益,也可能是其他利益。因此,应正确地认识感情在婚姻中的地位,以更好地完善婚姻立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价值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中的价值主要是指交换价值。从一般的意义上讲 ,价值在本质上表现为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效用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 ,但这并不妨碍效用在现实的商品交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对费用的评判则必须建立在各种费用之间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在现实的商品交易中 ,借助于买卖双方或供求双方在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上的复杂博弈过程 ,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 )在市场价格的形式上得以实现和具体表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有伟大的历史贡献 ,也存在着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7.
赵金山 《河北学刊》2002,22(2):44-47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的一系列重要观点 ,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而且提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原则 ,其中蕴涵的理论创新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的“具体”“发展”原则是他辩证法借以建立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黑格尔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深刻反映了黑格尔辩证思维的实质,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加深理解此思想,这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鉴于当今中国社会"实事求是难"的现状,必须结合变化了的客观现实深入探究"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本体论基础,并进一步延伸到其人类学基础,从物质本体、实践本体、人类学本体等多个视角全面把握实事求是的实质.笔者从实事求是与人的存在和人的实践的相互关系、实事求是难与人的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实事求是的人类学基础,并得出现代公民社会和公民人格的确立是人们追求真实、究明真相、获得真理即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奠基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人的保护: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将人的保护确立为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中国民法典中的人是个体性和社会性因素的统一。在中国民法典的编撰中必须:(1)克服传统民法的财产中心主义,以人的保护取代抽象的财产权保障在民法典中的核心地位;(2)放弃对民法中的人的行为设定一个统一的模式,根据人的行为的具体性质进行具体的法律调整;(3)出于人的保护的要求,对民法中关于市场机制的运用进行合理的限制;(4)超越割裂了人的概念的统一性的传统私法法典编撰模式,回到统一的民法概念上来。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学术探索》2009,(3):7-11
在我们提出马克思哲学的“人类学哲学”的理解范式之后,一个重要问题是:这一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是什么?找不到这一点,人类学哲学就无以立足。结论是:这种存在论基础是人的社会存在。这是包含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关系存在等等于一身的核心范畴。本文从人的存在开始,讨论了人的自然存在、关系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认为它是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这就是说,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不是“物质”,不是“实践”,也不是“社会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人在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中的存在,在他所构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的"具体""发展"原则是他辩证法借以建立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黑格尔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深刻反映了黑格尔辩证思维的实质,在黑格尔哲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加深理解此思想,这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上帝存在的证明视角看康德对宗教理性根基的内在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对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这一宗教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的分析,详尽地展示了康德对传统的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和建构新的道德论证明的转换过程。通过对这一转换过程的深入分析得出其实质(宗教哲学的根基从知识论基础向道德论基础的转换),最后对这种转换的意义及影响作了总结和阐发。  相似文献   

14.
刘启春 《江汉论坛》2002,7(7):82-84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论断,是党的组织建设上的创新,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切为党的纲领而奋斗、有贡献的民族优秀分子,不论社会成分,均是党的组织发展对象.从政治学角度看,则是对党的执政功能的进一步揭示与强化,强调党是"三个代表",把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党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对于我们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6):19-23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相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对生产活动、科技、产品、消费以及生产关系等都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征。正是这些要求和特征,使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成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基础和最终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6.
虚拟认识的哲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江汉论坛》2006,(9):58-61
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认识技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它的理解和解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的技术转向。这种转向的基本特征在于:强化了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技术建构作用,主客体之间出现了虚拟技术的不可分性;主体的认识途径——实践也可以表现为感觉上的沉浸。  相似文献   

17.
农田基础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基础建设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加强农田基础建设的意义主要是能实现农业的外延性扩大再生产,能实现农业的内涵性扩大再生产,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显著降低单位农产品的价值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牛顿力学在自然界中的理性成就与187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现实是圣西门学术思想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万有引力的观念、社会进步的信念、解决社会问题的动机是其思想的基础;分析社会发展阶段、建立实业组织、协调社会生产、实行按劳分配是其思想的核心。它为检验孔德的实证社会学思想受到了圣西门学术思想的影响、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来源之一等命题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9.
为顺利完成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要保持党的先进性 ,必须与时俱进 ,总结现实经验 ,进行理论创新 ,坚持先进的思想指导 ;必须始终使党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代表运动的前进方向 ;必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反对落后性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20.
形上学有两种类型:基础主义的和解释性的.持后形上学立场的学者对形上学的批判大部分指向前者而非后者.朱熹的形上学,特别是其关于人性的形上学,是解释性的而非基础主义的,因此,它可以避免来自后形上学思想家所提出的批评.它从以下两方面的经验事实出发并试图对这样的经验事实做出解释:存在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等人类情感;人禽之辨,前者可以在道德上臻于完善而后者不可能.朱熹的人性形上学对我们的道德修养起到一种重要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