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消费社会是一种诞生于后工业社会、具有典型消费特征的人的生存状态.异化消费下的消费主义客观作用于人的存在方式导致人的生态出现了危机、人的异化.弱化异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突破人的物质占有和精神匮乏的悖论有助于人诉求消费理性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和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深入领悟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若干重要问题:第一,发展是促成主要矛盾转化的基础和关键;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第三,推进新时代新民生事业进步至关重要。当前亟待深刻领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消费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拓展消费经济学研究视野,首先,注重从人民更加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的集成化研究;其次,注重居民生活需要层次递进与幸福感和满意程度的关联研究;再次,要加强“反对消费领域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研究;最后,需要研究新时代提升大众消费者内在素质以及开展新型消费教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消费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经开始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与深化,该模式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消费"可持续性"与"发展性"的双赢,就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可持续消费是人类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需要社会的整体构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相应的消费道德文化作支撑,需要全面构建和倡导节俭消费、绿色消费、公正消费、人文消费等消费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历史方位的前提下,批判地吸收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实现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向具有重要意义。本·阿格尔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成为新的历史语境,而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异化消费在当今中国的相似外观呈现为商品的符号价值凸显,广告干预消费过程的能力增强,劳动与休闲严重割裂等。打造绿色消费模式须以生产力发展、分配制度的完善为基础条件;以技术进步、教育宣传等为支持领域;以劳动与闲暇一元化为发展前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将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生产一消费”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不懂得消费与生产的现实辩证关系,片面地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的新特征,甚至主张用消费取代生产。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的表现。技术救赎不可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发展为了幸福,权利保障幸福.置身“后发展时代”的当代中国社会,基于一种轮廓明晰的“主体性中国”塑造的理论期望,坚定地以民生本位的治理方略,开始理智地反思“财富最大化与精神生活空疏化”内在背离的根由,以民众集体之勇毅向善的“正能量”,勇敢对抗、抵制现代性文化制导下资本与财富逻辑之强制性奴役,着力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之最大化吁求与制度无法满足民众这一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是一种新质的公共性社会实践,深刻地标志着一种普遍而真实的权利正义诉求基础上的“幸福中国”的新价值叙事.是文明进程中华夏民族向社会发展和变迁之初始动机和永恒目标——依照“人的方式”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回归之豪迈宣言,已经并正在实际构成当代中国新历史理性生成过程中,“美好生活”时代之共同体的伦理文化吁求的必然的实践逻辑和价值期许.  相似文献   

8.
鲍德里亚的消费异化思想是其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他以符号学为切入点,探讨了消费异化的种种表现形式,揭露了消费异化所带来的精神生态问题。他的消费异化思想将视点从物的批判转向符号的批判,不仅是对西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我们今天研究消费社会以及消费异化问题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9.
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是一种基础性秩序变迁,意味着社会运行结构性条件的重构。面对新的社会转型,注重生产的传统社会学理论已经无法对当代社会的巨大消费差异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为我们诠释消费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符号消费、异化消费、拟像消费作为鲍德里亚分析消费社会的概念工具,为我们揭示了基于象征性权力的当代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10.
分享经济作为消费主义和反消费主义之间的一种调和方式,被视为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分享经济的一部分,共享出行因此也与绿色出行成为了一对共生概念,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消费社会谋划和建构的结果。通过对共享出行在价值理性动机、分享替代占有、能耗减少和公共责任假设上的经验性批判,可以展现出其与绿色出行之间关系建构的逻辑悖论。从生活者的视角来看,共享出行要成为一种真正的绿色生活方式,应该遵循三个建构策略:以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完善为核心的行为选择引导策略,以土地使用、交通系统和出行行为三者互动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行动规训策略,以地位物品弱化和心理成本提高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内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列斐伏尔“现代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国内对列斐伏尔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不足,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列斐伏尔理论的基本观点,即他的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的内涵及总体性革命的观点,表明其理论对认识消费的本质以及消费异化的扬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社会经济地位、环境关心对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的影响,检验环境关心在社会经济地位与绿色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和环境关心都对城镇居民的绿色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城镇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环境关心越强,其越倾向于选择绿色消费;并且,社会经济地位还通过环境关心这一间接路径正向作用于城镇居民绿色消费。因此,增强城镇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提高其环境关心水平,进而推动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3.
"光荣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发生标志着英国开创现代政治文明和工业文明,至18世纪晚期英国成为欧洲和世界上现代性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8世纪英国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逐步迈向现代消费社会,消费活动日益成为英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性及其价值理念带来的理性、自由、经济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深深影响了近代以来欧洲和英国社会的财富观和消费观,于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和奢侈消费不再背负道德批判,奢侈消费在推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外贸扩张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作为现代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工业化社会成为英国消费社会兴起和形成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符号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人不仅被具体的物品所异化,而且处在强大的物的体系中,被符号所异化。符号体系成为控制人的新力量,消费者陷入永无止境的符号体系的模范/系列和个性化的追求之中,永远难以满足。鲍德里亚早期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为当代消费社会中的消费需求、媒介交往和社会一体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看到了传媒与符号对人心灵的腐蚀,疾呼消费社会对人类精神的危害。但鲍德里亚的的思想带有浓重的技术决定论色彩。此外,他的超真实、内爆、模仿、仿真等符号学概念遮蔽了不平等的经济制度、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罪恶,掩盖了符号背后的真实与利益,使符号本身被神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人民生活发展的现实追求.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到了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还彰显了社会发展向以人为本的回归.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深切渴望,还是人类勤勉探求的生活理想;美好生活需要是个体异质性与社会共享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向以人为本的回归.就它的现实特性而言,其具有较高的层次性、主体差异性和历史阶段性.然而,欲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一方面应当注重对人们心理内部需求的引导;另一方面,还应依赖外部要素的衡向供给与以公正为核心的价值引导与实践准则.  相似文献   

18.
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等新型数字科技之翼,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迈向了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中,异化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对消费观念进行了新塑造,算法指令的生成引发消费内容的私人定制化,数据平台的产生促成消费生态的重新架构,数字技术的普及致使消费主义的大肆泛滥,消费趋于盲从;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全覆盖,其连续性与稳定性逐渐被数字信息的狂轰滥炸打破,呈现碎片化样态;日常生活的惬意与宁静逐渐被数据与算法的推送与订阅打破,显现出平庸化样态;对精神世界进行了新渗透,个体思想日趋浅薄空疏、大众审美日趋媚俗粗鄙、精神世界日趋虚无。厘清西方数字资本主义社会在消费、生活与精神层面产生的异化现象,对于我国今后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避免异化现象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物质富裕的社会中,人们固然消费各种生活必需品,但是除了消费这些消费品之外,人们还把这些东西作为符号来消费。不仅如此,在消费社会,人们不会局限于物品的消费,还把其他一切东西都纳入消费的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东西都被人们当作符号来消费。比如,劳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在消费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符号。而人的身体本来是进行消费的,如今也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这是因为,身体在现代社会也成为一种时尚品。当人们追逐时尚并按照时尚的方式进行各种符号消费的时候,人们就完全丧失了自我,这个时候即使人们想摆脱时尚消费也是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杀”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主线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实践,而不同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中国制度结构转型的阶段性与政党治理体系的特征性,这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构建的基本情境。这一情境包含三种塑造维度:其一,在个体层面是对民生领域具体生活条件的认知和诉求;其二,在社会层面是对公共领域群体交往关系的判断和寻求;其三,在国家层面是对制度领域社会体系构造的理解和追求。中国社会秩序的平衡稳定以及中国人对自我价值的定位是深刻影响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关键,需要通过制度体系完善、党的能力建设、群体心态塑造来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文明特色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