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久和平论》是康德重要的政治哲学文本,早就有人指出,这一文本完全包括了康德法权哲学的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谋篇布局和主要内容的探讨,揭示康德所赋予的永久和平理念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是贯穿整个康德哲学及其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判断和衡量人类的道德进步和现世幸福的最高尺度。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永久和平"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并肯定了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永久和平是贯穿整个康德哲学及其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主题。康德在政治 -法哲学领域完成了一场哥白尼革命 ,用和平的国际法代替了战争的国际法 ,永久和平从而成为判断和衡量人类的道德进步和现世幸福的最高尺度 ,它是政治的至善 ,是康德政治 -法哲学的拱心石。尽管康德的许多提法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修正与拓展 ,但他所确立的原则与精神在今天愈发显示出特别的理论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欧洲一体化从纯粹的理论构想,到如今的实践运作,都根源于共同的文化理念和思想认同.康德的“永久和平论”,通过先验式的逻辑推理对国家联合的可能性进行了构建,对欧洲联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其坚实的思想基础.建筑在纯粹理性基础上的“永久和平理论”,通过一体化建设者们的扬弃,无疑是欧洲一体化非常重要的思想渊源和理念先导.重新梳理康德的自由国家联盟理论,对解读处于困境中的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康德从分析战争的根源入手,提出其"永久和平论",主张消除国内的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制度,从而使战争的发动受到大众的牵制.另外,康德主张建立一个国际联盟从外部加以约束、抑制战争的爆发.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虽然在理论前提及实践中存有缺陷,但其对后来的理想主义学派及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与其说是美学名著,不如说是历史哲学要著。康德的“永久和平”愿想虽然来自他对人类历史未来的“揣测”,但经“判断力批判”才获得彻底的哲学奠基。通过“审美判断力批判”为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确立道德感的基础之后,康德扼要阐发了他在此前提出的世界公民政体构想,以此论证人类历史的终极目的是世界公民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康德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知识界,为了更好地理解由此形成的学人意识,有必要搞清康德如何凭靠“时代成熟的判断力”构造世界公民论的普遍历史。  相似文献   

9.
《永久和平论》被视为康德政治哲学中极具独创性的部分,但自它诞生起就遭遇了无数的争议。20世纪以降,以施米特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学者对它的评价趋向两极化。在施米特看来,永久和平缺乏人性的基础,只会让人类堕落;而在哈贝马斯看来,康德设计的国家联盟理念,对于今天的欧盟和联合国都有巨大的启示意义。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施米特还是哈贝马斯,对《永久和平论》的评价虽然各有道理,但最终都流于片面,忽略了这一理论在康德思想中的复杂性。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将《永久和平论》置入康德的人性论、宗教理论和历史哲学之中考察,通过还原康德对永久和平的系统思考,力图给出一个既不悖于施米特与哈贝马斯,又与他们有所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德国,在这个哲学氛围浓厚的国度,生活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哲人的思想印记.其中,著名的启蒙思想大师--伊曼纽尔·康德就是影响整个民族命运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永久和平思想从产生至今,通过德国人民以各种方式的演绎,以不同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文章将通过对康德永久和平的思想和德国历史实践的剖析,以体现康德思想对德国安全观念的作用,进而反映永久和平思想指引下的德国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米特兰尼是欧洲功能主义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功能主义之父。深受英国自由主义影响的米特兰尼,在继承和延续英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基础之上,结合对于两次世界大战及其间隔期的深刻反思,提出一条能够实现永久和平的理论路径——功能主义。作为自由主义学者,米特兰尼的身体中仿佛天生包含着反国家的思想基因:一方面,米特兰尼从实际观察中指出国家的新变化,肯定国家的衰落;另一方面,米特兰尼提出超越国家体系的理论路径,为人类谋划构建世界共同体,对永久和平在未来的实现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复杂的概念之一,因为它至少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以及法权的自由.其中,康德的第三种自由,即法权自由作为康德法哲学的核心概念,不仅弥补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不足之处,而且构成了人们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文明对抗愈演愈烈,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所倡导的和平理念似乎与今天的人类渐行渐远,难道理性乃至启蒙理性出了问题?勒维纳斯起而反思康德的和平观。归纳起来看,勒维纳斯和康德在和平观上存在四个方面的尖锐对立:在和平的起点上,康德认为和平始于公民社会,而勒维纳斯则诉诸前自然状态;在和平的根据上,康德认为其基础在于理性和自然的合目的性,而勒维纳斯则归之于脸和他者;在和平的实施与人的道德(善)之间的关系上,康德认为人类的进步与道德的提升没有任何关系,而勒维纳斯则指出,没有善就无所谓和平;对于和平的核心概念,如相邻性、好客等等,康德将其认作有限的权利,而勒维纳斯则把它们视为无限的责任。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对立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补充和深化。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把勒维纳斯的“好客”理论变成康德“和平论”的基础,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文明之间是否会从对抗走向对话?从解构理论的立场上剖析,勒维纳斯的和平观也蕴涵着另一种危险。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旗帜和标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生成逻辑:其一,它源于对以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和此起彼伏的侵略扩张与霸权战争为核心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践行和超越;其二,它源于对中国优秀传统"和合"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的弘扬和发展;其三,它源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和平外交思想的传承和创新;其四,它源于对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城邦政治思想、"永久和平论"、"世界精神"、"世界主义"等国际主义理念的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新的挑战与威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得尤为迫切。世界各国只有站在命运与共的生存与发展角度,树立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战胜人类历史上百年未遇的大挑战,国际社会才能重新按下发展键。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入手,探究新的历史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呈现出的新特点及构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全人类共同价值” 诸范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不只是 “ 价值观”, 更是 “ 自然法权”。 通过对 “ 全人类共同价值” 的自然法权内涵分析, 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 和平、 发展、 公平、 正义、 民主、 自由” 这些自然法权是不可剥夺的, 是人类物种的 “ 安身立命之本”, 而不是由某个民族国家赋予的。第二, 它们不仅是某个民族国家的 “ 主观愿望”, 而且是基于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对人类物种来说的 “ 客观价值”。 第三, 它们不仅是抽象的关于 “ 共同价值” 的观念, 而且在具体内涵上构成了自然法权的基本范畴。 第四, 这些自然法权绝不允许被任何一个民族剥夺和破坏。 第五, 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文明是对人类物种“ 自然法权” 的践踏。 因此,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把上述 “ 自然法权” 熔铸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之中, 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弘扬可以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孔子义利和合思想主要体现在义以生利、义利相谐与义以为上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三重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纵深研究,亟待从孔子义利和合思想中抉取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