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辨析——兼论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俊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4):44-50
:“苏南模式”缺乏普遍推广的现实基础与应用前景。西部贫困地区应该走集中建设集中发展之路 ,优先办好县级支柱产业 ,龙头工业 ,优先建好县府所在城镇 ,以县带乡带镇带村 ,有计划地促成现有城市的扩张与升级 相似文献
2.
3.
信息化与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2):35-39
在以知识经济浪潮为背景的信息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迈入中期阶段,取得可喜成就,同时面临严峻挑战。工业化是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变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信息化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工业化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信息化发展以工业化为基础和手段。我国应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处理好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系,在工业化中实现工业信息化,在信息化中实现信息工业化,市场化与知识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娟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71-74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动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只能是“两化”协同发展,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对推进西部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行了创新研究,从西部地区"两化融合"的理论依据、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行业、区域、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推进我国西部地区"两化融合"的总体构想,并提出了鼓励政策落到实处、完善投融资政策、开展典型示范工作、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四大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弱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城市化的经济前提包括 :工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产业结构的递次升级、高素质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广大民众参与其中。具备了这样四个条件的工业化进程会相继产生两次劳动力转移的浪潮 ,继起地将一个国家送达城市社会的彼岸。综观半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从来没有全面地具备城市化的四大经济前提。当前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在于企业弱质 ,并因此导致重工业化过程受阻 ,二者共同决定了非农产业就业扩张困难 ,城市化乏力。因此 ,要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 ,就必须提高工业化质量 ,夯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周毅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1-4
中国工业化近20年得到高速发展,现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完善阶段。中国信息化主要成就在近10年间,与世界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还面临种种矛盾和问题。要顺应世界潮流,加速发展信息产业,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为一体,协调发展,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西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西部要实现快速发展 ,避免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薄弱等传统因素的干扰 ;在WTO的环境与体制下 ,西部的传统工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且必须先在信息化竞争中夺取主动权 ,自觉确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思路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采取切实措施 ,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张聪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5):91-95,102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迁向城市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当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工业化与城市化共同构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条主旋律。建国后中国依次经历了非城市化的工业化过程 ,弱城市化的工业化过程 ,正在建立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其中关键的环节是通过新型工业化之路 ,建立以现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和装备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进而拉动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持续推进 ,为城市化奠定经济基础。其次 ,城市化进程将有力拉动市场扩张 ,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有效市场空间。为此需要加快制度创新 :简化、降低城市设置标准 ,赋予国民以自由迁徙权 ,建立公平公正的人口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滚动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提高城市对主导产业R&D投入 ,关注贫困等。 相似文献
11.
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采用时间序列协整检验和误差模型分析等方法重新梳理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长期角度还是从短期角度,工业化都将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推力作用,而城镇化则对农业现代化产生一定的拉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柳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3):36-42
走新型工业道路应该协调好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由于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将面临资源、环境和经济高速增长,人口与就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矛盾制约,因此,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工业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走"工业化的信息化"之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内在互动性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是必然的选择,这"三化"不是独立的个体, 它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是一体化的进程:工业化是信息化、城镇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动力;而 城镇化则为工业化、信息化提供载体,为工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玉钏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6(1):106-109
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功能和互动关系 ,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宁波工业化已为信息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者互动发展的关键是信息化。宁波信息化的发展又依赖于企业信息化的“拉动”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 ,二者合力的形成必须以完善、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爱虎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34-39
阐述了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的背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论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实施的基本战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推进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的相关问题,认为非对称信息导致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逆向选择、信号传递以及信息甄别问题。提出了为减少非对称信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影响,应加强政府调控、采取相关的改善市场信息环境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江苏经济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可避免地要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内在地要求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与方式的改革创新。现有的城市建设投融资遇到很多矛盾与问题,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亟待调整梳理与改革创新,一个重要的改革创新就是试点开发市政债券。江苏试点开发市政债,需要渐次推进,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与论证,需要解决包括市政债的发行、资金使用、债券偿还、债券管理与保障配套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开始,并以改革开放为界,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其发展过程呈现出先被动后主动、劳动力职业的转换快于地域的集中、政策效益大于市场效益、地区间城市化水平不均衡、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的特征。在回顾中国城市化进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城市化水平,探讨其差距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制订城市化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福君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57-59
发展小城镇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 ,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管理体制。小城镇领导者要正确处理三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产业带动工业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当前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找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