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色黑人”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其理论产生的哲学基础、社会思想基础、宗教思想渊源、理论内涵等方面解读梅勒的“白色黑人”理论的丰富内涵,是把握梅勒创作和认识美国当代文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美利坚民族的国民信仰,根深蒂固的清教徒意识及其独特的民族经历和民族文化是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内在源泉。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美国经济、军事等硬权力的不断膨胀及其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对传播媒体的垄断构筑了美国文化霸权战略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末期,艾森豪威尔政府拟议对奠边府战役进行直接的军事干涉,这是美国干涉越南事务的一次重大升级,也是美国对越南进行直接军事侵略的一次预演.在此期间出台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脱离客观实际,使美国最终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研究这一时期美国的越南政策,可以使我们深刻了解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渊源以及"冷战"时期美国进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行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在全球网络空间中的优势持续扩张,网络成为美国实施霸权主义目的的工具之一。在政治层面,美国利用网络肆意侵犯他国政治主权,将本国政治权力在网络空间进行全球扩张。在经济层面,美国及其跨国公司控制着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通道,无偿占用他国原创性数字资源,利用大数据经济剥削全球网民的劳动和情感。在文化层面,美国凭借网络技术文化优势与英语话语优势,在所发行的网络广告、网络创意产品和文化娱乐产品背后都掩藏着文化霸权主义,带有明显的文化渗透与入侵特征。在全球网络空间中,美国网络霸权主义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三个世界”战略理论是依据国际形势和世界基本矛盾的重大变化而划分的,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实行霸权主义,是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广大亚非拉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是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主力军;第二世界是处于美苏2个超级大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可以联合的力量。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理论,为中国外交开拓了广阔的国际空间,为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世界和平与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出现,有其产生的深刻根源。正因为人权在美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土壤,本文试图从美国独特的文化、历史以及经济的视角论述其对美国实行人权外交政策的影响,以期人们对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在此背景下,美国凭借其雄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仅干涉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秩序,而且试图从文化上推行其美国标准于全球,实施文化霸权主义。美国文化霸权的实质,即经济上攫取文化商品市场,掠夺文化资源和财富;政治上征服他国民众之心灵,为其称霸世界寻找合法外衣。美国文化霸权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8.
"新干涉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列强为了实现其领导世界、主宰世界的目的,而采用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打击来处理国际事务的一种新的外交策略."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论."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就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9.
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人权”是近年来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肆意践踏干涉别国内政的主要手段。从美国人权外交的历史演变、理论依据和推行人权外交的种种手段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实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在世界上强行推行美国的价值观、人权观和社会制度 ,是美国企图控制全球的战略需要 ,是十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0.
工程伦理学产生于美国有其深厚的渊源:专家治国思想、职业伦理传统和西方核心价值观念是美国工程伦理学形成的思想文化根源;政府与企业支持、工程协会的自觉发展与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是该学科得以建立的社会背景支持;公众对科学技术全面认识水平的提高是该学科持续发展的认识基础保证.当代世界不同文化和社会中所共同面对的技术和工程问题,使美国工程伦理学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的理解和沟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扩张主义文化与文化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扩张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立之初开始的近一个世纪的领土扩张,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向美洲大陆和海外的经济扩张以及20世纪在全球的化扩张,无不体现了美国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国家,当然这一切都与其经济政治及安全的现实利益有关。本主要从历史、宗教和哲学这几个角度去分析扩张主义的化渊源,并对美国日渐重视的化扩张进行探讨。作认为在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化多元化的环境下,化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只有化间的平等交流才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很多中国企业在借鉴美国管理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其背后蕴含的美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失败.文章探讨了美国动机理论、领导力理论及组织管理理论所体现出的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整合,目的在于促进美国管理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以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与文化霸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阐述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是不言而喻,由此而产生的文化霸权主义便想争夺世界的统治地位,进而占领世界.这是一场严峻的战争,因此,各个民族都要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在这场文化之战中,不至于使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被文化霸权主义所吞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文化呈现出相互融合和多元发展的态势。文化霸权主义否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进行全球文化扩张,引发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导致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国际恐怖主义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破坏世界经济发展、阻碍人类社会进步。制止国际恐怖主义,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全球化对国家文化主权形成了挑战,并削弱了文化主权。中国应该建立跨世纪的文化战略,坚持文化的开放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捍卫文化主权与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统一;发扬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倡导大众文化的统一。在文化的良性互动中捍卫文化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  相似文献   

16.
《午夜之子》中有多种殖民文化意象无不与当时印度所处的历史与文化,经济与政治,民族与宗教等境况息息相关。拉什迪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反对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在《午夜之子》中各种殖民文化意象隐喻的运用也体现了他希望世界各个民族和平共处,各种文化之间能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下,国家文化创新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新战略,它包括三个特征,一是对传统文化转化与发展并举;二是对外来文化吸收与扬弃同存;三是对革命文化继承与辨析兼重。国家文化创新与国家语言安全具有密切联系。首先,推动国家文化创新必须注重维护国家语言安全,国家语言安全的保证是国家文化创新得以推动的基础;其次,国家文化创新必须与维护国家语言安全并举,两者必须同步进行。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将增强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创新有机结合,从而防止在操作与认识上走向文化封闭主义与语言霸权主义这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追溯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演变 ,剖析其实质 ,并从中探寻积极应对美国新闻霸权、发展我国新闻事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昭示着人类共同文化精神的基本走向,另一方面促使各个国家、民族改变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文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历程中,存在着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狭隘民族主义,两者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健康的国际文化交流。从发展眼光看,必须努力融合创新东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0.
霸权的政策和行径自古有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霸权主义又呈现了新的特点 ,表现为内容的全面性、所谓的理论性、手段的多样性、利益的整体性、以及形式的欺骗性和结果的危害性。同时 ,经济全球化又对霸权主义形成了有利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