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当有什么样的追求?这些古老的人生课题,至今仍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李秀筠副教授主编的《新编伦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总结近年来人民群众道德实践、吸取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生问题作了系统地回答。该书可说是一部激励人们追求高尚人生的启示录。 《新编伦理学》探究了人生的真谛,弘扬了科学的道德观。所谓人生问题,概括起来不过是讲人是什么?人生如何?人应当怎样生活?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对人的本质和  相似文献   

2.
有幸在昂立学院第三期IT电脑美术设计师班的作品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很高兴,这无疑是对我近半年的学习作了个圆满的结束。回首在昂立紧张而快节奏的那段日子,我感慨万分。从小就喜欢美术的我,在一次无意的网上冲浪中,不经意浏览到昂立网站,得到了IT电脑美术设计班的信息,在经过几次咨询后,我决然辞去工作投入到电脑美术的学习中。虽然之前自认为有些平面设计的基础,但上课一运用,便觉得太少太少。关于平面设计的课程,学习了2个月,我的感觉是茅塞顿开,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尤其在FLASH方  相似文献   

3.
《人生》以悲剧性叙事结构成功地表现了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文明相冲突。作品妙用具有陕北特色的"信天游"呼唤浓郁的地方文化、讴歌真善美的永恒爱情;用视觉性的色彩装饰烘托作品的悲剧主题。使视觉色彩、听觉音乐和作品的悲剧性叙事结构有机结合,实现了作品的悲剧性审美。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重要的文献,但<庄子>对<老子>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庄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手段;"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心灵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真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终极目标.<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精神境界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现代人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永远的追求》选录了黄基秉先生30年来发表的近两千篇新闻稿件,近66万字,体裁涉及消息、通讯、专访、特写、深度报道、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理论研究等。最让读者震撼的不是作者心灵在改革开放的灿烂时代中坚毅前行的历程,不是他在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中披荆斩棘、不屈不挠的坚实步伐,而是字里行间激荡着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客观事实成为新闻事实,使作品超越了"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这一宿命。  相似文献   

6.
张岚 《宿州学院学报》2001,16(4):105-107
本文论述了路遥<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自尊自强的性格特征,剖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新一代农村知识青年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三毛,她看似很柔弱,实则很刚强。她把自己众多凄怆的际遇,都能写得生气勃发、洒脱浑厚,充满了沛然的生命。三毛自己说过:“台湾是一次生命,沙漠是又一次生命,荷西的生是一场,荷西的死又是一场。”个人命运如此大起大落,谁能解除人生那深刻的悲剧性呢?即使象浮士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路遥的道德追求,以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城乡交叉地带个人奋斗者为切入点,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分析认为,作家之所以力图综合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长处,建立一种基于人情与人性的以"善"为最终旨归的完美道德;这与作家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人经历有关;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下价值的多元选择,路遥的道德追求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但是其严肃的创作态度、执着的精神追求以及作品所洋溢的道德力量和诗性气质是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路遥的《人生》被视为探讨人生的中篇小说,是当之无愧的。它犹如一幅具有时代特色的图画,向人们展示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比手法的妙用。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主题开掘、人物塑造、情节构置三个方面。作者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使小说构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对比"网",以此来推动情节,发展故事,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10.
11.
<城南旧事>虽系小说,但却出之以散文笔法,有着强烈的纪实性特征,本文从纪实视野--缅怀童年、纪实心态--童真体验及纪实笔法--淡笔描摹三个方面来把握<城南旧事>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2.
路遥是一个具有明确自觉的艺术追求和鲜明个性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路遥小说的美学追求进行分析:在对现实人生的热情拥抱与理性透视中,真实地展现当代生活的风貌,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总体态势的艺术把握所表现出的宏大的气魄,史诗的品格;在对苦难人生的深层发掘中表现出来的悲壮、苍凉的情感格调,沉雄、崇高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在《人生》里构筑了一隅独特的小说世界,那里寄托了作家的理想与期待。作家期冀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作为精髓永远传承下去。道德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将永存于人类历史的长河,因为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当一旦有人试图挣脱这份美好的传统道德的规约时,他必将因抉择的错误而受到责罚。  相似文献   

14.
“黑白之间,包含了所有的色彩,黑白能调出人生的所有色彩。”这当中赞美的就是老师。他们播种希望,描绘着辉煌,设计着未来!老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每每深夜,老师都在备课时擦擦那只陈旧的台灯,为的是明天在黑板上写字的“刷刷”声。老师是清贫的。他们的生活陈旧而且单调,那些没有宝石装扮的衣裳,往往还沾着粉笔灰。老师的人生是白的,是洁白的粉笔染白了他们的发丝。老师的人生是黑的,每天都要面对黑板。黑白乃是世上相反的颜色,而黑白也是老师人生的构成!难道他们的人生真这样单调吗?不,他们还拥有其他的颜色。红色。红色表示火热…  相似文献   

15.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是作品中一个着力刻画的悲剧典型。造成其悲剧人生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长期沿袭下来的封建积习是造成她不幸命运的罪魁祸首;其次,复杂的政治关系也在客观上为其不幸命运带来了必然性;另外,从主观上来看,润叶性格的软弱、善良、重情和隐藏于意识中的乡土情结则是导致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因素,助推了她悲剧命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孙悟空生活在世俗之外的净土之上,他活泼开朗、顽皮可爱;青春期身体和人格开始发育和成熟,原始的野性和赤裸的欲望像潮水一般涌现而出,面对这种足以毁灭一切的生命力量,吴承恩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恣意的绽放和随之而来的沉重;成年是理性、明智的代名词,在观音菩萨不失时机的引导下,孙悟空开始按照“社会原则”来行事,在严谨的社会秩序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最大空间,并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李楠 《南都学坛》2006,26(5):82-83
《幻灭》是巴尔扎克自己看重的“风俗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吕西安是19世纪初漂流到巴黎奋斗拼杀的外省青年,巴尔扎克想借助他“理想——成功——幻灭——不甘心”的人生经历,为当时社会画像,同时为吕西安式的“巴漂族”青年提个醒,主人公的幻灭之路至今仍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莫过于生命本身了。”当初,我还不怎么理解,可通过阅读了《生命的价值》这篇文章,让我不仅仅理解了这句话,更让我有了很多感想。《生命的价值》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小男孩儿名字叫汤姆,他被父母所抛弃,住进孤儿院。他常常问院长:  相似文献   

19.
聊城市文联青年作家张军的短篇小说《终局》 ,获 2 0 0 0年“人民文学·贝塔斯曼”杯文学新秀征文奖三等奖 ,并收入此项获奖作品集《爱如烟花只开一瞬》(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它标志着作者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走进全国青年作家行列。在这篇作品出版前面的作者简介中 ,写到作者“总结自己十余年的创作体会 ,发现文学创作的真谛是 :求真、求真、还是求真”。由此也道出了这篇作品之所以在 4 40 0余篇征文评选中过关入围获奖 ,主要在于写出了普通人的人生真相。人生状态 ,辉煌壮丽的固然令人啧啧称赞 ,悲苦惨烈的固然使人怜悯哀伤 ,然而 ,…  相似文献   

20.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全景式地描写了当代中国从1957年至1985年间纷繁复杂的城乡生活,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的人物形象,在结构的营造、情节的推进、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内在特质,也是路遥有意识创作具有史诗性风范作品的积极探索。《平凡的世界》在读者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但在学院派编写的文学史中却遭到了冷遇。它的成功与缺憾也折射出新时期现实主义史诗性创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