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汉卿行迹推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汉卿行迹推考徐子方关汉卿一生行踪资料甚少,迄今未见直接或正面的记载,但欲对关氏创作深入考察,其行踪探索即为不可避免之事。今拟就手头有关资料,结合关氏作品,作一些推考。一、做官、退隐、涉足曲坛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关汉卿原籍山西解州,曾官金太医院尹,生...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特殊时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全局性的"左"倾严重错误占据了指导地位.追寻历史,中共的"左"倾错误开端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随后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中心,在全国泛滥开来.1959年错误地批判彭德怀和"反右倾"运动,深化了"左"倾错误,开始把"阶级斗争"延伸到了党内.错误地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是国内主要矛盾,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从而为"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奠定了错误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三世纪中叶以后,元代杂剧有如特异的奇葩,开放在中国北方的原野。辛勤地培育这种奇葩而又卓有成效的园丁就是关汉卿。元代杂剧和关汉卿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人们一提到元杂剧,就不能不联想到关汉卿,一谈到关汉卿,就不能不论及他在杂剧上的贡献。关汉卿以自己灿烂辉煌的剧作和坚持不懈的戏剧活动,赢得了应有的历史地位,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明代戏剧家贾仲名在为关汉卿写的輓词中,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正是从编剧、表演和戏剧组织活动三个方面肯定了关汉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要求和"两条腿走路"的建设方针而制定的.正如周恩来同志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这是个"继续大跃进的计划".一国民经济高速度的有计划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这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所产生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它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特别是1958年计划执行情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而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又  相似文献   

5.
林嵒 《晋阳学刊》2003,(2):96-99
探讨关汉卿在人生观和创作观达到高度融合状态下所形成的独特人生、性格、平民意识等,从而研究关汉卿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付文军 《东南学术》2021,(3):115-125
《资本论》实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完美融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充分确证了"为消灭国家和市民社会而斗争"这一理论主题,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利用物质武器和精神武器而展开有效的阶级斗争.直面"当代的斗争",马克思理性地表达了"当代的愿望"——建构"自由人联合体"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以说,《资本论》不仅致力于为阶级斗争提供武器的政治学途径,还致力于为人类找寻理想的生存之境.《资本论》所展示的政治哲学向度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政治哲学是一种"以政治批判为目标"的现实性政治哲学、"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批判性政治哲学和谋求"减轻分娩痛苦"的发展性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正> 《西厢记》这部号称北曲"冠冕"、闻名中外、影响古今的伟大剧作,自它产生后,由于传抄、修改、校注、刊刻等种种社会和时代原因,竟把作者也弄混了.六七百年来,成为众说纷纭,聚讼不已的作者公案.在《西厢记》的作者辩论中,历史上曾出现过关汉卿作,或关汉卿作王实甫续的说法;也出现过王实甫作,或王实甫作关汉卿续的说法.建国以后,对《西厢记》的作者问题有过讨论,意见仍不统一.近几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论辩又活跃起来,有的专家认为《西厢记》是"王作关续";也有的论者说:"只有是王实甫而不可能是关汉卿";而我个人根据几年来所接触资料,则认为《西厢记》的原作者是关汉卿,今传本《西厢记》是"关作王修",试就此问题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邢恩源 《理论界》2015,(2):126-131
3年大跃进期间,上海的工业"跃进"及"技术革命"搞得轰轰烈烈,声震全国。相比之下,上海的农业发展状况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其实,与工业相比上海的农业"跃进"毫不逊色。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不仅极力推动大跃进的发起,而且在上海农村大力实施,上海的农业"跃进"一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由于背离了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跃进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恶果。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上海农业损失也十分惨重。但在运动失败后,柯庆施仍极力维护"三面红旗",维护"左"的路线,不愿认错。  相似文献   

9.
关汉卿剧作版本的比较和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汉卿,是元朝初期杰出的剧作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明极力称道关汉卿:“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关汉卿在当时的影响和威望。王国维纵览戏曲史,也盛赞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辞,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关汉卿在戏剧史上自有其不可动摇的崇高地位,而历代赞评总还让人们觉得没有充分地说出关汉卿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元明清时期,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三江源"文人文学,这些作品或是本土作家在三江源的土地上创作,或是三江源本土作家在外地创作,作品既与中原主流文学血脉相连,又有自己的个性气质,蕴籍着乡关之思、个人苦闷、肩负重任、为国戍边、关注批判现实、展现乡风民俗等多层面思想,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三江源文学和文化历史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李朝军  闻丽 《晋阳学刊》2007,(5):100-103
"大跃进"运动的发起,既有党的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也和运动发起的方式——公众群体性运动所固有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公众群体性运动的无意识、盲目性以及非理性等特性在"大跃进"运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2.
"大跃进"原因的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厉有国 《江汉论坛》2004,6(5):124-126
"大跃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产生有深刻的根源.毛泽东"赶超"思维的实施必然选择"大跃进";克服苏联模式带来的工农业发展的矛盾是"大跃进"产生的现实根据;毛泽东的"突变"哲学是"大跃进"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新闻报道的错误导向为"大跃进"的产生提供了催产剂.  相似文献   

13.
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度副词"好"是由表示"美好"义的形容词"好"虚化而来的,始见于晚唐五代时期,但很少见。宋以后略多见,元明清是其出现的高峰时期。从用法上看,程度副词"好"主要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和一些动词性词组,并且所修饰的词在语义色彩上没有受到"好"本身语义色彩的影响。同时,"好"除了单用外,还组成了"好生、好不"等复音形式来表示程度之高,其中的一些形式不但沿用至现代汉语中,而且对现代汉语中的相关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新锁 《齐鲁学刊》2012,(5):153-156
在阶级斗争思想的普及与强化、战争时期形成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遗留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或显或隐地蕴含了一种"阶级斗争模式"。随着政治环境、审美环境越来越严厉和"阶级斗争模式"的迅速扩展,人际关系的本质已经被完全抽象为仇恨和对立的象征体,彻底丧失了"人"的生动性和复杂性,作为个体的"人"完全沦为他所属的那个阶级的想象性符码。作为"人学"的文学丧失了"人"的本性,只能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以及1957年通过整风反右在政治思想战綫上所取得的胜利,导来了全国生产大跃进。这一經济基础的大跃进,必然要求上层建筑,文化科学技术也要有个大跃进,来为基础服务,为生产服务,以适应生产的发展。可是,就从事这些工作的知識分子来說,大部分程度不同的存在資产阶級思想。經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的,而思想意識是资本主义的,这之間就有了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知识分子就必須先来个思想大跃进:破资立社,兴无灭资。先求得自己的思想解放,破除思想束縛,这才能鼓超干勁,使自己的工作大跃进,以服务于生产大跃进。各地的思想大跃进,大致都是从“交心”开始。許多人談出了自己多少年来不愿談或不敢談的心事:有些人从资产阶級个人主义出发,为了个人名利地位而对党有埋怨情緒;有些人对党的性質、政策下够了解,在某些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怀着极端惶恐的心理和仇视情绪,他们对我们的伟大成就肆意诋毁,百般诬蔑.而党内一小撮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也和他们相呼应,肆意攻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非难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党的进攻,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被揭露批判之后,他们承认自己是"犯了点经验主义的错误".的确他们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但是,应当指出:他们所犯的经验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大家知道,历史  相似文献   

17.
关于巴国的灭亡,一些文献记载其为秦国所灭,而另一些则记载其为楚国所灭。其实只要明白"巴"从来都是一个各大氏族部族结合成的人们共同体,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巴国存在,这样两种记载便没有什么矛盾可言了。对"巴"进行综合研究,是一个需要整合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浩大工程。在此从文献中记载的秦汉及其以后巴地存在的氏族制遗存来反观整个"巴"的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1974,(3)
毛主席教导我们:“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现在学习儒法斗争史,不是为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而是遵照毛主席“古为今用”的教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总结历史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用以指导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使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总结历史上儒法斗争的经验,我们初步地体会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主席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儒法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个侧面,儒法斗争是在当时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推动、影响下展开的。法家反对儒家的斗争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劳动人民是反孔斗争的主力军,他们的反孔、反儒比起法家来要坚决得多,激烈得多,彻底得多,他们用革命的暴力戳穿了  相似文献   

19.
"基础概率谬误"是人们在进行主观概率判断时倾向于使用具体信息而忽略掉一般信息的现象。它可以解释很多情况下人们所做的主观概率判断和决策。它的提出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的决策理论的规范性研究方案,继而开始了决策理论的描述性研究,并提出了支持理论等重要理论成果。关于基础概率谬误产生的认知策略,主要有代表性启发策略、相关性原则、非因果基础概率原则等解释。但是,基础概率谬误并不就真的是"谬误",有时候这还是一种合理的决策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先秦两汉形成的诗教观,以诗乐关系、"风化"说、"讽谏"说为基本内容,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诗文之外,中国古代戏曲因有音乐曲调这一要素,受诗教影响尤深。一方面,元明清的戏曲评论往往依托诗教观,以儒家诗教中"治世之音、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的思想评判戏曲,以示褒贬。另一方面,诗教观深刻地影响了元明清文人的戏曲观念,这具体体现在戏曲"讽谏""风化""风化艺术统一"说三个方面。戏曲在诗教观的影响下,逐步沦为教化的工具。戏曲所具有的反映社会风俗以及政治教化的功能日益显著,并成为明显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