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放逐"现实"回避"问题":90年代学风的致命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历史与现实、过去与现在 ,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 ,而对现实的无知也必定会使对历史的理解失却可能。而在这种平衡之中 ,“现实”或“现在”事实上还处在某种更积极更主动更活跃的地位上。学术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 ,在复杂曲折的历史认识过程中 ,“现实”不仅不是一种有害的因素 ,相反 ,具有现实情怀和某种社会责任感还能成为推动史家探知历史真相的一种巨大动力。然而在 90年代以来的史学界 ,“现实”却成为不少人躲避惟恐不及的“瘟疫” ,遁入象牙塔可能已形成为某种共识 ,学院的围墙甚至早已构成不少人精神生活的边界。与社会的这种隔离和疏远已经对学术造成了伤害。这种现象的发生当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其中 ,认识上的原因尤不容忽视。我们所组织的这组笔谈 ,就以检讨 90年代以来“历史”疏远“现实”这一现象得以发生的主观因素为主。相信这里的检讨和澄清对矫正当前史学的走向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批判,不仅要通过“历史的批判”来进行哲学重建,而且要通过“克服物化”的审美来进行文学重建。这一对历史与审关的意识形态重建,虽然带有纯思倾向而偏离了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但毕竞表明面对世界展开理论思考的不可或缺。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显示出马克思主义进入20世纪以后,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进行理论探讨的现实可能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口述历史与历史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重新审视口述历史价值 ,指出在史学整体化和大众化发展趋势的浪潮中 ,口述史学的主体性特点并未损伤其价值 ,而是在新的理论和视角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客体的重新诠释和解读 ,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实现了对历史的重建 ,从而肯定了口述史学在深入探索历史真实面貌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不仅依赖于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离不开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融入中国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导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出现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种多元状态,但是,文化与传统的结合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将文化与传统融为一体,主导意识形态才能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发挥指导作用.高校是思想教育的阵地,对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确保意识形态教育的正确导向,使之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宋凡金 《齐鲁学刊》2007,4(6):130-133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仅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还不断变革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人既是一个被决定的存在,又是一个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存在,这就是马克思视野里"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在其历史中显露并证明了自身。在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人不仅成为一种历史的存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着向自由的人复归,向完整的人复归,向社会的人复归,进而体现为人在制约中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大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的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未来人性境界的完善程度,也必然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我们通过反思大学历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滞后,其目的是让大学的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达到有机的统一,从而使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什叶派:历史、现状与伊拉克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是什叶派的发源地,而奥斯曼帝国的征服使伊决定性地成为逊尼派占统治地位的国家。1920年伊拉克王国建立后,君主政府鼓励民族和宗教融合。1958年革命后,逊尼派军人政权推行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政策,与什叶派的矛盾随之加深。1968年上台的复兴党对什叶派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政策,而1979年伊朗革命的胜利也刺激了什叶派的反政府活动,后者受到了萨达姆的严厉镇压。美国倒萨之后,什叶派再次活跃起来,并分裂为激进派和温和派,它们将对未来伊拉克国家的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事关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共产党员个人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队伍建设、永葆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历史哲学是当代哲学的灰姑娘,哲学家们从不认为历史哲学家处理的主题关乎任何重大的理论旨趣和紧迫性。在他们眼里,历史哲学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哲学家们在别处取得的成果如何能够或者应该怎样运用到历史写作领域中,而且当代历史哲学家在改变其同事所给予的较低评价方面也少有作为。本文将论证丹托在持此种观点的历史哲学家中是一个例外,因为他关于表现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本是如何与其对象相联系的。(20世纪)语言哲学的主要缺点无疑就是,它从不费心去探究文本的哲学奥秘。历史写作是一座哲学金矿,在这点上我们必须感谢丹托的提醒。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与生命的长歌--论李瑛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以来,李瑛在诗学观念、创作主题和情感基调等方面出现了迥异于过去40年的创作转向,这种转向形成其1990年代诗歌创作的基本倾向对自我生命与时代的反省、对民族精神的探寻、对宇宙自然的思考,诗中体现出一种理性精神、历史感和现实情怀,在现实主义的艺术底色里,更广泛地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本文通过比照李瑛过去40年的诗歌而对其1990年代的诗歌进行了一些诗学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尽管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但师陀往往超越了人与时代之冲突中的生活悲剧本身,而走入对"生命"本身的悲剧的观照,直接抵达时存在本身的探询和追问.不论是无力抵抗命运的孤寂情绪,还是对时间与存在的哲学思考、对理想生命形式的探求,师陀对于生命存在的追问与探询蕴涵着真正现代意味的孤独、忧惧,表现出对人类生存的洞察和对生存苦难的神圣关怀,正是这一切,使得师陀的作品远远超越了时代,具有了深刻的现代人文内涵和真正的诗性魅力.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论历史在生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学者们关于历史学应当选取的研究方向以及方法的辩论多集中于"社会"和"文化"这两个术语的对立.而"历史文化"所指的便是经年以来对历史回忆在公众社会中的作用进行总结的现象积淀;它从概念上将不同现象综合到文化生活的整体领域中,发挥的是范畴的功能;同时,也可以将历史文化定义为历史意识在一个社会的生活中对实践有效的表现.就其特性而言,历史意识首先是一种以历史回忆的方式进行的对时间的诠释,再者是以回忆功效的形式叙述故事.因此,历史文化是通过历史意识完成的历史回忆,这种回忆以历史意识主体的行动和自我关系的方向规定之方式完成生存实践的时间导向,并可划分为审美、政治和认知维度.而那种使上述三个维度保持相对独立并同时使它们产生相互批判关系的历史回忆能够最佳地完成其文化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生活的层面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表现为从共同生活向公共生活的转型.但在近代历史上,这种转型是很不彻底的,共同生活与公共生活一直处于一种激烈的较量之中.19世纪晚期以前是身份共同体不断解体的历史,是共同生活不断让位于公共生活的历史.19世纪晚期开始,官僚制组织迅速兴起并逐渐支配了社会与国家,进而导致了共同生活的复辟,使公共生活走向衰落.组织是公共生活衰落的根源,但社会的组织化又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在后工业社会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建构一种合作制组织,并通过合作制组织对官僚制组织的替代来重建健全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17.
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南湜 《学术研究》2001,1(10):13-15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性区别也就是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区别,其根本之处在于如何看待人类生活中理论活动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超越理论哲学理路,走向真正的实践哲学,意味着超越体系哲学而走向一种建立在诸主体对话关系基础上的开放的、有限的体系,意味着一种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关系的对于现实生活的历史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近200年来发展的客观必然.近代的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有为中国找到出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9.
历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问题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曙光 《北方论丛》2006,(6):102-108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般哲学原理教科书都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其实,这一观点起源于宗教神学,是世俗化形式的基督教。这一明显带有目的论色彩的唯心主义观点,不仅受到来自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的批判,而且也曾受到马克思的尖锐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只能是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本质特征,社会历史根本不存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