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田纳西·威廉姆斯的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的戏剧表演要素的分析,探讨了由他首创并贯穿其戏剧创作生涯始终的"造型戏剧"理论--强调利用诗性语言、行为、色彩、音乐以及其他非语言性的表达方式去体现抽象主题的戏剧表现手法.这一理论可谓是威廉姆斯的戏剧理念总纲,对于解读其戏剧作品有着重要意义.但就作者所见,长期以来对此所作的表述往往流于宽泛.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欲望号街车>中对威廉姆斯戏剧理念近乎完美的应用和舞台表现,对其进行具体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象征主义集大成者、表现主义先锋及存在主义引航者,卡夫卡"西方现代文学先驱"之誉受之无愧。他不仅丰富和深化了文学形象,而且还解构、颠覆传统叙事美学,创新、重构了文学本质与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其中短篇小说为蓝本,从叙事、人物、主题三方面出发,深入发掘其独树一帜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3.
孟京辉吸收了西方各家戏剧理论,将其杂糅混合运用到自己所导演的戏剧作品中,丰富了作品的美学特色。西方戏剧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大部分体现在对导演、演员、观众三者关系和舞台美学的处理上。孟京辉将导演中心论消解,重新思考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关系,鼓励演员勇于创造,自由发挥,对"集体即兴创作"情有独钟。随着孟京辉对观演关系所产生的新的理解,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联系变得越发密切,加上孟京辉对梅耶荷德"假定性"观点和格洛托夫斯基"质朴戏剧"理论的接受,共同促进了舞台美学的大变革。首先是舞台布置呈现出孟京辉独有的美学特色;其次是观演空间的改革,通过各种方式慢慢拉近观演距离,最终将观演空间实验做到极致的浸没式戏剧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4.
曹禺凭借心灵和激情进入创作过程,把艺术的独创同时代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追求诗与戏剧的融合。在学习、借鉴古希腊悲剧、西方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戏剧观念及其创作机制,以及吸取中国文艺传统的过程中,曹禺形成了他独特的诗化现实主义的文艺观,由此把中国现代戏剧创作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5.
霍夫曼斯塔尔是奥地利象征主义戏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德语文学中的天才人物。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和诗歌方面。他的象征主义戏剧论的主要观点在于:一、世纪末感伤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宣泄,二、寓意、拟人的象征表现手法,三、"纯艺术"的诗意表现。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和歌德的象征主义理论尹康庄一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美学,是古已有之的,但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与总结,在西方,则是19世纪以后的事。稍前,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等著述中,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探讨过象征主义;不仅从哲学角度,而且从艺术史和创作美学角度...  相似文献   

7.
"静止戏剧"理论是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提出的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理论.与梅特林克同时代的俄罗斯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自觉的运用与发展,开了现代派戏剧的先河,并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契诃夫戏剧的情节、进程、动作、语言几个方面去分析"静止戏剧"理论在契诃夫戏剧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是新诗的时代,第二个十年是小说的时代,那么,第三个十年——主要是抗战时期,便是戏剧的时代了。正是这个戏剧时代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时代戏剧,同时也产生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戏剧理论与批评。抗战戏剧创作的繁荣同戏剧理论批评的活跃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本文试图从戏剧运动、戏剧创作与戏剧理论批评的关系的角度,勾画出抗战时期戏剧理论批评发展的一个轮廓;并对其历史作用和功过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纪蔚然的戏剧创作对于当代台湾剧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纪蔚然钟情"带刺的"戏剧而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创作精神,其创作关注"人"、关注"生命存在"的人生内涵挖掘,他从感受最深的社会人生经验中提炼重组而成的人物形象刻画,都赋予其剧作深沉的人道情怀和文学深度;纪蔚然采用传统的戏剧样式,透过情节铺排、性格刻画和人物对话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体验与独到发现,同时,其创作又充满实验性和探索性,这又使他的戏剧能够在艺术和娱乐的平衡中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创造。它们成就了纪蔚然个人的戏剧创作,又推动了当代台湾戏剧的发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喝五四奶水长大"的姚一苇是当代台湾剧坛的旗帜性人物。其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及其与生命同构的创作真诚,注重民族特质与人类共同性的题材主题描写,在人生困境中思索人与人性的形象刻画,以及为了表达人生思考而对于艺术表现形式的执著探求等,都与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学精神有着深切关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台湾戏剧在政治压抑下趋向衰微时,是姚一苇如同"暗夜中的掌灯者",以其深刻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精神,引领台湾剧坛艰难地走出那片荒原地带,走向具有思想内涵和审美探索的现代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11.
陈大悲是中国现代戏剧界集演员、导演、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于一身的人物。他对中国现代戏剧最大的贡献是其对戏剧艺术和戏剧理论的研究态度,他一方面创办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做一些普及戏剧常识的工作;一方面彻底批判旧戏、文明戏,为倡导爱美的戏剧理论扫清道路。陈大悲的《爱美的戏剧》是第一部关于研究戏剧艺术的书,填补了中国现代戏剧研究专著的空白。在该专著里,陈大悲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剧本、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系列理论,为中国现代戏剧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追问品特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追问品特戏剧的本质何以成为其艺术形式基础的可能,也就是探究什么要素和内在的规定性构成品特戏剧形式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品特戏剧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戏剧艺术样式而被广为接受,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的文章论述品特戏剧的本质特征,这就势必忽略了品特戏剧的艺术生命内涵,也忽略了品特在丰富和推动现代戏剧理论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因此,笔者试图从品特的戏剧观念切入,以黑格尔的"情境"理论为研究框架,论述品特戏剧艺术形式的决定要素、基本特征、功能以及创作方法与目的,旨在阐释品特戏剧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艺术构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英国戏剧理论家、演员、导演爱德华·戈登·克雷格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客观评价了他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他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末,政治剧为新历史戏剧、生活戏剧、情感戏剧、实验戏剧等取代。革命剧场、边缘剧场、当面演剧场、叙事诗剧场等流派迭彩纷呈。诗情画意、轻歌曼舞成为舞台主要表现形式,而传统的打做念唱已不可同日而语。银幕、幻灯、激光、数码、高保真、虚拟等使戏剧获得了新的表演空间和表达纬度,引发了戏剧理念和实践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在对易卜生不同时期剧作的回顾中,可以发现象征是其戏剧创作的基本倾向,这也是易卜生戏剧艺术的必由之路。易卜生对象征的运用走的是从抽象到形象的创作路线,其对现代戏剧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剧”的诞生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用一种后现代的“对话”理论,将戏剧舞台的表现方式融入到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中。早在电影发展的初期,电影和戏剧就是相互融合、互为载体的。在当今电影独立发展的顶峰时期,加入戏剧舞台的表现成分,不失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它以新奇的表现方式,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审美享受和视听冲击。在“对话”中,电影借助戏剧完善自我,获得一种全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兴观群怨”说与“卡塔西斯”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中西方文艺理论和中西方美学奠基人。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诗歌理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创造性提法,长期影响中国诗歌的创作和评论;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论是西方文艺理论和西方美学的标点性内容,影响到西方戏剧乃至其他文体。两种理论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导致其逻辑基础和适用文体的差异,但从都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价值,都倡导"中庸"、"中和"的美学原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但在戏剧理论上也有独到的见解。曹禺的悲剧观念,虽然受到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深刻影响,但又有新的超越。曹禺把命运理解为"机遇"或"环境",具有浓重的唯物主义色彩。因而,他的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创作上,曹禺主张写"真知道"的东西。他认为情和理都是从生活中来,要真知道才能使作品做到情理交融,这是关系到作品成败的重大问题。在编剧理论上,他要求编剧要考虑到演员的表演,应尽量多找动作,以便增强观赏性。在演剧理论上,他特别强调演出的真实性。他还指出演员感情的表现,要注意控制,要懂节制。曹禺的这些极富个性特征的戏剧思想,为中国现代戏剧理论宝库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戏剧观念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从以曲为主的曲观念向剧观念演化。戏剧观念的这种演变,既是戏剧自身演变的必然结果,也和这一时期文学思潮以及小说理论的繁荣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的批评实践中,体现了对福柯"权力关系"理论的运用,对阐释人类学"厚描"方法的借鉴,以及对"社会能量"流通方式的关注."社会能量"概念的提出,是力求避免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实践陷入"权力的宏大叙事".格林布拉特善于从各种非文学文本记录入手,寻找其与文学文本相互"厚描"的结合点,从而生发出关于剧本所处权力关系的独到见解.他依据福柯的理论提出的"即兴创造"概念,勾勒出权力关系从颠覆到巩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