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让人非我弱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张允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二姐)撰写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简短的十六个字,概括了这位著名作家、学者一生的为人。每句后一字组成的“从文让人”,也可以说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忍让,让他享年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明确其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却是沈从文研究的一大难题。从时间的角度以及沈从文的风景描写与“风景中的人”三个方面来看,沈从文具有“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并行的独特魅力。“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矛盾两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形成了极强的艺术与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艺术领域的不二法则——真实,也造就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和耀眼。童庆炳先生倡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切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小说的人性道德理想韩伟岳沈从文是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产作家。他那渗透自己人格和感情的作品,“叠起来有两个等身。”[1]他的创作仅小说一项“据大略统计,有短篇二百余篇,中长篇十余部,近三百万字。”[2]沈从文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文坛上的辛劳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沈从文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展现沈从文心中的理想世界。沈从文在“都市文明”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都市文明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而湘西文化所赋予沈从文的优越感使他对都市文明不屑一顾,他那种“乡下人”的气质,令他不止一次地“否定”现代文明。家乡观念的认同感,又使他对湘西老家尤其热爱。文章对沈从文笔下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感性上,认识沈从文是如何表达对人类的爱和宽容。  相似文献   

5.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沈从文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的时候曾经指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声称自己的文学创作的目的在于“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1]。现在,有足够资料表明,沈从文在20年代进入北京后曾接触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他从周作人那里接受了性心理学的观点;曾拜读过张东荪的《精神分析学ABC》;还从施蛰存、废名等人的小说中领略了西方心理学的魅力……[2]后来,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大胆而深刻地解剖了人的性爱…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中的名人更是不断的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从沈从文散文中浓厚的“水意象”,说明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对古典知识有其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田园牧歌∶沈从文小说的﹃文体﹄●李德尧1在现代中国小说家中,能称之为有“文体”的不多,而最能称之为有“文体”的是鲁迅、沈从文。沈从文在30年代初被人称为“文体家”。从事小说创作而被誉为有“文体”的“文体家”,当然不是说只有他的小说才具备小说的完美形态...  相似文献   

8.
“声旁有义’作为汉字的一种构字法,历代学者多有阐述,日见其精。本文就声旁有义在训诂与校勤的运用上,试作探讨.“声旁有义”历史观声旁有义源远流长,不仅宋代王圣美创“右文说”,乃传于世。其实,早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已见端睨。综观一部《说文》,从A从P、B亦声的字,不可胜举。如:“亦声”之“亦”,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中说,“谐声之字,半主义,半主气凡字书以义为经而声为纬,许重权《说文解字》是也,”又云,“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进一步阐明,“言如声者,凡三种:会意字而兼声者,…  相似文献   

9.
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是研究沈从文的重要窗口。新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静”的捕捉和“美丽总使人忧愁”的风格尤为醒目。现代批判是沈从文文化心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汉人、“海外飞来的蝗虫”、阉寺性等都被他视为堕落,“病”更是他经常使用的意象。解放后,面对“信仰单纯、行为一致”的时代,沈从文从不能适应到对“思”与“信”的反思,最终在回归传统文化中显示出无从驯服的斑马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沈从文,他从湘西孤身一人来到城市,在投入不到城市的怀抱后,以“乡下人”自居坚持着他的文学道路。游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孤独的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作品中到处都充满了城乡两类世界的冲突。对乡村的赞美和对城市的批判,都凸显着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向往和追求,亦揭示着人本自然、重返自然的生命哲...  相似文献   

11.
就文学的眼光看,在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所看重的,仍是描写各自家乡一隅风俗人情的乡土作品系列。自从走入文坛后,沈从文就始终将笔力凝往于故土湘西,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故乡人民哀怨悲欢的作品,为此,他赢得了“乡土作家”的称誉。而鲁迅,作为乡土文学的首倡者和“引路人”,已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因此,从乡土文学的视角将鲁迅与沈从文作一番比较,应该是有价值的。深挚的乡情和悲悯的乡愁:鲁迅沈从文乡土文学的一个共同基调尽管鲁迅和沈从文在思想、文化、创作风格以及学识人…  相似文献   

12.
《大公报》与沈从文有很深之“缘”,这不仅仅缘于沈从文1902年诞生那年,《大公报》也在天津创办,而且更在于此后沈从文与《大公报》长达近20年的相处过程中,发生了与他一生活动有重要意义的诸多事件,如在发表过沈从文作品的所有报刊中,数《大公报》上刊载其作品为最多;在沈从文1949年前所经历的6次大的文坛论争中,有4次是因他最先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文章引起;沈从文在其整个报刊编辑活动中,唯有对《大公报》的时间、精力与心思等投入最大;沈从文的一些代表作(如《湘西》)最先由《大公报》推出面世;沈从文等人经营的《大公报…  相似文献   

13.
“差不多先生”,1942年诞生在胡适笔下(见《差不多先生传》)。他是懒人的代表,办事粗枝大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思想却很不细密”,办事很“不认真”。让他买红糖,他买成了白糖;让他记账,“十”字写成了“千”字;要他请“人医”王医生,他却请来了“牛医”汪医生……在他看来,“红糖”与“白糖”,“十”字与“千”字,“人医王医生”与“牛医汪医生”,都是差不多的,无碍大局。“差不多先生”虽然早已寿终正寝,但他却子孙满堂。今天仍有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差不多先生”。北京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就是一个“差不多先生”。他给一位患了…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对国民人格的探索直接相承“五四”作家,他提出“新道家精神”,希望用它来“重造民族品德”。不论是对理想人格的模铸,还是对不健全人格的批判,沈从文探索国民人格的最终目的是:让国民获得健全人格,并进而达到中华民族重造和文化重建的目的。这是沈从文人格观念的独特性和积极意义之所在,它启示我们:健全的人格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学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这就是白居易说的“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的道理.读沈从文的作品,可以窥见沈从文的为人.如能正确认识沈从文的为人,就能更好地科学地理解评论沈从文的作品.知人论文,首先要知人,才能把文论好.沈从文能走进神圣文学殿堂,建构起一座文学上独具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希腊小庙”,正象他自己所说的:“一半是正当生命成熟时,和当时新的报刊反映的新思潮接触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小说与读者的期待视野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它们之间有融合有分裂,期待视野的分合与沈从文的整个创作命运紧密相连。沈从文以小说闻名于世,拥有众多读者和广泛影响,然而他常感到无人能够理解的孤独。他理想中和现实中的读者都渐渐从“多数”变为“少数”,这是一个相互疏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在论及“通感(synaesthesia)”时说:“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1]本文试图从通感角度对沈从文的语言进行分析。将它归纳为三个方面:永之以昧,溢之以香,华之以色。一、永之以味这一部分主要探讨沈从文的语言在通感——味觉上的特征:醇永、甘甜。沈从文的语言温厚而少尖刻。汪曾棋曾说:“沈从文的幽默是很含蓄蕴藉的。他并不存心逗笑,只是充满了对生活的情趣……只有一个心底善良,与人无…  相似文献   

18.
有言道“誉高毁自来”,文化名人范曾自60年代名声大振后,争议亦如影子随身。进入90年代后,范曾潜心学术。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近来他又被人拉出来作牺牲,纪念文化大家沈从文,掀起一阵批范祭沈的轩然大波。这种在生者与死者之间播弄死无对证的是非,引起当前文化界许多人士的义愤,人们希望流言止于智者。《“纠葛”背后的真相——范世民谈同事沈从文与范曾》一文,将有助于读者拨开迷雾看是非。  相似文献   

19.
自本世纪初甲骨学兴起以来,学者对古“毓”“后”二字多有研究,每见创获。王国维一九一七年曾发凡“毓”字说,指出“毓”象从女从倒子形。“后”字从人从倒子,是“毓”字的异文,“后”表君后义乃生育义之引申。三十年代初郭老在其著作里既维护了王说,又有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中有汉字构造即造字法的内容,历来是一个难点。其困难之处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字难以确定它属于六书中哪一书,我们找不到一部标准性的参考书,而查看诸名家学者的著作,既不可能查到所有的字,而对某些字的解释又言人人异,让人无所适从。如“夕”字,高亨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