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从生产厂转入用户单位必须经受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仓库贮存、车船马头的装卸等.运输和贮存两者是互相关联的,从广义上讲,运输也是一种特殊的贮存,即运输条件和贮存条件在受气候因素影响方面几乎是一致的,产品的贮运环境条件就是指产品在贮存过程中所经受的外部物理和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内不同规格、不同养护条件、不同栽植方式和不同环境下的行道树受日灼伤害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从设计、施工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提出了防护日灼伤害的各种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发展气候投融资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气候变化的框架下,气候金融成为研究气候变化与金融活动关联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气候金融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首次对气候金融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系统性界定,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梳理了气候金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从基金资助、学术组织建设、行业投融资活动等维度,总结了气候金融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后,凝练了未来气候金融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与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4.
廖武 《经营管理者》2013,(32):382-382
由于我国气候条件的变化较大,在北方冬季长达数个月的寒冷气候,给施工增加了很多难度,如若在这种环境的下施工,我们一定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防护措施,以保证工程的正常的施工。为此本文针对冬季施工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邓刚 《经营管理者》2009,(22):232-232
中国和印度由于相似的国情,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因此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一直有着极为相似的立场。但随着谈判的深入以及两国的情况特别是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某些问题上存在潜在的分歧,本文拟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介绍《京都议定书》的相关内容和国际环境法中基本原则,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落实国家环境法基本原则上的矛盾,以期在承认各国在气候变化成因、利益、作用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正确引导 GHG 排放的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下导向性技术创新,以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这一问题,基于 DICE 模型,重构导向性技术创新不同的动力要素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生关系,建立了可体现绿色增长“均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 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不容小觑; 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社会生产力强劲但存在气候环境恶化风险,偏于减排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气候反馈经济损失小但存在增长动力匮乏风险,二者虽均可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但中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会更稳妥; 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人均消费变化率在短期内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袁泉 《经营管理者》2014,(25):157-158
当前,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中,遇到了各种方面的挑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在这种多变的企业内部环境条件下,防护和解决各种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和企业领导者必须要深入思考以及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正确引导GHG排放的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下导向性技术创新,以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这一问题,基于DICE模型,重构导向性技术创新不同的动力要素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内生关系,建立了可体现绿色增长"均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气候反馈经济损失不容小觑;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社会生产力强劲但存在气候环境恶化风险,偏于减排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气候反馈经济损失小但存在增长动力匮乏风险,二者虽均可实现长期的绿色增长,但中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会更稳妥;偏于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导向下人均消费变化率在短期内会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全球范围内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气温不断升高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潜在的或者直接的威胁。气候变化问题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相应地,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政治化进程也在不断发展。以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订、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为核心,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气候机制已具雏形。以此为依托,国际气候合作也在持续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11.
从已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立场和观点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国际气候谈判举步维艰。本文就气候变化问题的背景入手进行论述,再就中国对气候问题的认识、对国家气候问题所坚持的立场、原则、作用过行讨论,以期归纳后京都时代中国就此问题的战略决择。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建筑物单位能耗是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5倍,而医院的能耗又是一般公共建筑的1.6—2倍。这表明,医院的能耗很高,节能潜力也很大。本文就我国医院系统能耗现状、医院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情况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事档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针对人事档案在互联网背景下存在的安全问题,从人事档案安全保障的管理现状以及加强人事档案防护措施等方面对人事档案管理安全的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是否显著冲击了企业创新活动的要素构成与资源配置关系,直接影响着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字创新战略的制定,也是引导制造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优化创新要素、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问题。基于“迈尔斯—斯诺”战略类型分析框架,使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样本数据,以多因素组态视角分析了动态能力(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冗余资源、环境动态性与数字创新(探索式/利用式数字创新)4个前因条件对企业绩效的组态效应,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1)存在4类能够产生高企业绩效的数字创新适配组态:“捕获—突破”型、“编排—开拓”型、“协同—共创”型与“自驱—并创”型。前两类可归纳为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后两类可归纳为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2)高环境动态性下,强感知能力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获取高绩效的关键条件;(3)非高环境动态性下,高冗余资源与单一动态能力(感知能力/整合能力)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产生高绩效的关键条件;(4)科技型制造企业更倾向于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模式,而传统制造领域企业在资源充盈时更倾向于双元数字创新战略模式。本文研究结论一方...  相似文献   

15.
面向敏捷制造的组织架构及我国企业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敏捷制造组织的涵义及其作用,论述了敏捷制造组织的实现条件,特别是环境条件.从敏捷制造组织的定位、敏捷组织柔性的确定、以及敏捷组织形式的选择等方面讨论了组织架构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实施敏捷制造的组织架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亮 《经营管理者》2013,(22):373-37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并成为了21世纪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生态系统丧失了原有的平衡性,目前水循环生态系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遭到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及其不利的。本文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降低气候变化对水资源不利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303:在每年雨水季节城市出现内涝时,人们就又一次开始埋怨城市的下水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的聚集,城市环境和城市适应天气气候变化能力逐渐发生改变。城市任何一个部件或系统的故障,都会让整个有机体陷入困境或停顿。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内涝、高温、雷电、雾霾等灾害也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城市,给城市安全问题带来巨大挑战。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对于生活在城市  相似文献   

18.
选择合适的协作模式是联盟企业在动态环境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开创性地根据复杂性、动态性和敌对性三个维度将环境不确定性细化为八种状态,探究在八种不同环境状态下,开发式协作模式与探索式协作模式的最优选择和科技型企业与制造型企业的适用情况。基于NK模型并将其适应度函数优化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①开发式协作模式与探索式协作模式在八种不同环境状态下均存在局部最优现象;②面对资源丰富且动荡的外部环境时,科技型企业应选择探索式协作模式,相反则应选择开发式协作模式;面对资源丰富且稳定的外部环境时,制造型企业应选择探索式协作模式,相反则应选择开发式协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企业国际化的视角,研究了制造业务国际化过程中的竞争优先权转移问题。在对竞争优先权理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命题:对于不同制造业务国际化类型的制造企业,其所选择的竞争优先权不尽相同。在IMSS2009的支持下,基于制造业务国际化程度,将企业分为本土、本洲以及全球制造型企业,分析了国际化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先权特征以及不同国际化程度的制造企业竞争优先权要素的特征差异。根据研究成果,构建了面向制造业务国际化的竞争优先权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20.
张宇  郭盼盼  熊婕  黄峰  王波 《科学咨询》2024,(2):135-138
本文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单向层合板以及织物层合板进行了循环湿热试验和湿热试验后的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它们在湿热试验前后的质量、表观形貌变化与弯曲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湿热环境对树脂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