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金奇 《社区》2005,(14):37-38
2004年,全国性的能源短缺引发了煤电油气价格的连连攀升,不少新能源开始倍受青睐,这其中就包括环保、节能、经济、安全的太阳能。然而,在城市的许多小区,开发商往往把“不装太阳能热水器”写进了卖房合同,小区物业更是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与业主闹得不可开交。在福建省福州市,这种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难以爬上新社区的楼顶?禁装太阳能热水器,开发商说了算吗?业主质疑:社区禁装“太阳能”郭先生是福州市金山小区二期的业主,2005年5月1日交房时,他发现物业门口贴有一则公告,说是为了小区的整体美观和验收方便,禁止业主二次装…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2,(12):39-40
日前,家住北京回龙观小区的齐女士给报社打来电话,“控诉” 他们那的物业管理者禁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理由是:在房顶装太阳能热水器破坏防雨层,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3.
温泉花园小区建于1998年,是由北京市延庆县住宅开发公司投资建造的高级住宅区。开发商在售楼时就向业主承诺,保证业主入住后享有标准的煤气入户设备。可是业主们入住后才发现,开发商在小区内建造的煤气供应站,因不达标根本无法使用,居民只能靠买罐购气来维持日常生活。居民的意  相似文献   

4.
小区一号楼     
小区是三年前落成的,铁艺的围墙里面有二十几栋楼。原来这地方只是一片50年前的平房,被开发商动迁了以后,建了这个小区。这几年,到处都在圈小区,也到处组建物业公司,原来没有围墙的时候,都叫“居民”,圈了围墙,有了物业,就开始收费,这时候就叫“业主”了。现今物业公司最头痛的  相似文献   

5.
王潇 《百姓生活》2014,(7):22-22
起因 2013年5月9日,上海市某小区出现了一张醒目的“大字报”。“大字报”上有一幅天线的照片,下面打印着:“还我健康,还我安全!35号×××室业主,在末得到小区物业批准和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的同意,不顾居民的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7.
徐云丽 《社区》2005,(3):25-25
2004年6月,我开始到沈塘桥社区工作。最初,我对社区工作一无所知,做什么都感到不顺手。记得刚到社区的第三天,古新1幢的居民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邻居发生纠纷,甚至要动手。我赶到现场,看到这阵势,紧张得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白天上班,晚上走家串门,和大伯大妈、和居民群众嘘寒问暖拉家常。短短几个月下来,我对小区的情况熟了,与居民的心近了,同时也练就了社区干部必备的硬功夫——“铜头铁嘴飞毛腿”。铜头,就是不怕碰壁;铁嘴,就是能说会道;飞毛腿,就是勤于走访,熟知辖区情况。社区工作事无巨细,样样要管。这个岗位没有…  相似文献   

8.
业主可凭身份证到市小区办查询维修资金;如接到业主举报,北京市建委将勒令开发商上交截留资金。对于以上这些信息,相信不少居民并不知晓  相似文献   

9.
熊培云 《金陵瞭望》2007,(14):18-18
在几天前的北京.200多名通州梨园“本岸”业主来到楼盘现场观察施工进度.发现楼盘进度未达预期.100多名业主爬上11层高的7号楼楼顶。一边扬言“跳楼维权”。一边向多家媒体报料。据业主称。自2004年以来。开发商再三延期交房.已经把他们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相似文献   

10.
方杰音  陆斌 《社区》2008,(24):20-21
近来,一些地方的小区开发商纷纷准备停开班车,这使本来就为出门坐车头疼不已的众多小区居民更是愁上加愁。是小区开发商背信弃义,还是运营成本上涨难以承受?应该改变小区班车的“黑”身份,还是公交配套缺位?偏远小区居民的出行“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1.
易兴 《社区》2006,(16)
前几日,我居住的小区与毗邻的小区开发商就是否拆除我们小区内的公共建筑发生了纠纷。在对峙一天后,双方在晚上8时发生冲突,经过一轮“砖头满天飞”的冲突后,小区治保主任受了伤。之后,警方介入了调查。其实,有关小区居民与开发商之间发生纠纷、冲突的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因小区规划或开发商强拆小区公共建筑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也屡见不鲜。依我这个从城里老旧社区搬来的居民来看,在这些事件中,这里新建的小区与城里老旧社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里的矛盾很少有政府部门出面来做“调解人”,绝大多数的冲突发生后,都是由警方以治…  相似文献   

12.
余玮 《社区》2002,(4):7-9
(一)买房人成了“卖房人” 在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一下712路车,不远处的日月东华小区门口,那张偌大的漫画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看,一位房地产开发商被画作一只凶狠无情的大灰狼,图画上醒目标注“业主不是羊、不任人宰割”。出于职业习惯,记者从中嗅出几份社会新闻的滋味。 步入小区,一片片的大小标语、条幅让人怵目惊心,从这里进出的居民大都一脸的愁容,仿佛这里曾发生过什么战事。“我怕买房,我怕提房,我要退房,我怕心伤”、“公摊太黑钱,业主心胆寒”、“住总,管管你的黑儿子”、“杀狼者,武松也”、“不要再坑人害人了”等等,不一而足--从小区的  相似文献   

13.
“谁敢保证把钱放在物业公司,他们会全用在业主身上?由业委会管理,可以保证把钱用在业主身上,不然业委会就无法向业主交待。”北京市海淀区太月园业委会主任王嘉吾说,业委会从物业公司手中夺回对公共面积的经营管理权,就是基于对物业公司的不信任。“夺权是基于对物业公司的不信任”2005年5月,经过业主大会全票通过,北京市海淀区太月园业委会将小区公摊面积的经营管理权全部从物业公司手中夺回。截至目前,业委会已从小区内的小商店、洗衣店、电梯广告等租用公摊面积经营的商户收取费用20多万元,用于小区建设并替业主缴纳公摊水电费等。据王…  相似文献   

14.
万兴亚  孙萌  李罡 《社区》2005,(10):12-13
2005年4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市海淀区静源居业主集体维权新闻发布会如期召开。因这是本市首起业委会起诉开发商案,所以引来了许多媒体的注意和无数社区工作者及居民的关注。静源居小区是位于北京海淀区公主坟西北的一处高档住宅,2003年开始入住。静源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起诉称,开发商在和小区业主签订的购房合同中,承诺该小区内建3栋楼,竣工图纸上也标明“三栋楼均已经完工”,但是实际上计划建设的2号楼所在地上的某研究所,到现在还没有拆迁……在两年的时间里,业主发现,当初购房合同上的许多诱人条件竟然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停车位、孩子…  相似文献   

15.
孟谦  林晖 《社区》2006,(10)
原本美丽的大门锁起来,却要居民寻个“洞洞”钻进钻出,让人看后有一分心酸。或许小区的“总管们”觉得减少一些出口,即可减少一些把守大门的成本,但却把“以人为本”的宗旨忘却了。小孩子钻出钻进似乎是个乐儿,对老年人就是一种痛苦了。开门还是锁门,最好让居民们来议一议。我们有许多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不要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出入社区需练“软骨功”?@孟谦 @林晖  相似文献   

16.
一、我的商业想法"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了多项关于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措施,要求全力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计划到201 5年全国家庭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20%~30%,太阳能热水器的保有量达到4亿平方米。我国目前已成为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与使用大国,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太阳能热水  相似文献   

17.
孟谦 《社区》2013,(12):9-9
怎样开发和建设一个小区?一般来说,大多数开发商认为自己只负责房屋规划和建设,而不负责其他。事实上,盖一片房子,还称不上小区。只有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入住,这个“小社会”才逐渐形成。有了人就有了需求、有了矛盾,甚至有了冲突。很多时候开发商在物业冲突中扮演的是被动、甚至是负面的角色。其实在小区的建设中,开发商可以有更多、更主动的选撬  相似文献   

18.
徐宁 《社区》2006,(22)
小偷频频到小区里行窃的消息经常见诸报端,业主为此伤透了脑筋。为了防盗,业主和物业公司想出了很多的方法:保安巡逻、摄像监控、安装防盗护栏……然而防不胜防,仍有流窜窃贼入室行窃。近日,江苏省南京市警方想到了用最新的“神秘武器”来对付这些小偷,这种铜丝“武器”看似无影、却让小偷一触即现形,它就隐藏在居民楼的墙面上,守卫着居民的安全。10月9日凌晨3时许,南京市下关区五所村社区门卫室的自动报警器突然响了起来,“405号有情况!”一瞬间,四所村派出所民警、保安、社区居民都扑了过来,很快将一名涉嫌偷窃的男子抓获。“警察咋来得这…  相似文献   

19.
冯来 《社区》2005,(5):32-33
开发商改变规划致使小区公共区域“变脸”,一直是业主与开发商激烈斗争的导火索。继种种争吵、游行、肢体冲突之后,这种斗争竟从斗力“升级”到了斗智阶段,而这一场场“斗智”的焦点,全部围绕着与此相关的法律条文展开。从2005年1月28日起,在北京北五环外的青年城小区,业主自发组织的一场紧急维权行动,仿佛一部悬念迭发的电影,双方步步为营、分秒必争。羽毛球馆里的公示牌 “打造亚北低密度住宅,确保人居的舒适度,在纯绿、鲜氧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社区幼稚园、小学,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愉快地学习”。 这曾经是北京青年城销售过程中,新华联…  相似文献   

20.
杨涛 《社区》2011,(24):21
据媒体报道,历经一年,小区的会所仍是深圳香荔绿洲诸多业主的"心头病"。一年前,开发商农科地产公开对外出售会所,在业主抗议下,出售取消;一年后,开发商将一个产权的会所分割为多个产权,部分对外挂售。开发商称,会所产权登记在开发商名下,开发商有权出售。但业主们则认为,开发商原来关于会所的诸多承诺早已落空,现在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