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社会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有异于传统的休闲情境,影响青年群体的休闲意识、休闲行为和休闲结构,并引发其社会认知的偏差和社会角色的失调等社会适应性问题。因而,应将休闲伦理和休闲教育及培养媒介素养纳入青年群体的休闲实践中,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青年行为挫折具有两重性,既可以对青年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以积极的行为方式面对挫折至关重要。本文从青年行为挫折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青年行为挫折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如何正确处理青年行为挫折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与青年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问题不仅是青年期人生发展特殊课题的一种内在规定,而且是社会的一种外在规定。青年问题不是青年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本文从和谐社会视角来谈青年发展问题,提出青年是社会问题的主体人群,青年发展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议题”。我们必须重视青年问题,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偏差行为、传媒问题、组织问题等,从认识青年、审视社会对待青年的方式来解决青年问题,从价值与利益“双重导向”促进青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语境下,"穷游"青年以抵抗的行为风格构建起自身的亚文化意义。他们在具体的"穷游"消费实践中,以"穷"之名对抗消费社会物的极大丰盛,以时间的可能性对抗大众休闲的悲剧,并用技术工具的符号意义实现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认同。"穷游"青年的这些行为表现,折射出了以消费方式确立的身份区隔的本质,技术工具理性带来亚文化意义的同时,也面临着商业逻辑消费对亚文化独特风格的消解。  相似文献   

5.
准确研究和评估青年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青年价值观已成为青年工作者和研究者普遍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但是,在研究和评估青年价值观的准确性上,却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偏差,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绝对化,而绝对化的研究和评估会阻碍对青年价值观的真正了解,并进而会使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难以奏效。为了准确研究和评估青年的价值观,必须辩证地分析问题,具体说就是要看整体、看实质、看差异、看联系和看发展。一、看整体在分析青年价值观时,必须注重青年价值观中普遍的价值观特征,从整体上把握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在这点上要特别防止以个  相似文献   

6.
高校青年辅导员群体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他们是新生代教育工作中的领军人物,但是,毕竟资历有限,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其思想上的困扰。针对青年辅导员思想政治问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大部分青年辅导员来讲,他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造成了很多人群的道德缺失,其中不乏一些青年辅导员;再有,就是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有了偏差。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一、当代青年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青年是时代变化的晴雨表 ,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价值群体 ,青年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的折射 ,同时 ,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研究青年就是研究未来 ,研究青年价值观就是研究未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及其走向。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于理性思维的群体 ,如果一般社会青年是以感性的方式、以行为的方式来直观地反映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那么 ,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把握是以较为抽象的、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社会价值观念的 ,因此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具有稳定和普遍的特…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中国青年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吴鲁平一、引论1.问题的提出社会参与是指主体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现状与活动的关心、了解与行为投入。青年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心、关注及其了解,是青年社会参与的一种低级形式。而青年对社会生活各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分析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解决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综合性介入对策,着重探讨学校社会工作辅导在青少年偏差行为问题中的介入空间。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对中国当代青年审美活动状况的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将问题放置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指出青年人审美活动的偏差,二是借助问卷调查描述青年审美活动状况并呈现其中的问题。这些研究或者在逻辑上有待商榷,或者在调查方法上值得推敲。因此,应当在审美泛化背景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有效地考察当代中国青年的审美活动状况,为推进美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于其与学校、同辈群体、社会工作机构及工读学校等要素在日常社会互动过程中的反抗与适应。学校的"推力"导致青少年"脱嵌"于正式的社会规范;同辈群体的"拉力"帮助偏差青少年获得自我认同,并对偏差行为起到"整合"的作用;社会工作机构、工读学校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具有巩固作用。因此,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形成经历了"脱嵌—整合—再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青年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是将自身作为对象的认识,对青年研究的反思,也就是对青年研究已有的认识进行再认识。中国青年研究目前尚处于前学科阶段,必须站在社会变革之中和学术探讨最前沿,青年研究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一、分析的基本单元青年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因此青年研究的要素与过程,也类同社会科学研究。青年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群体。一般说来,社会科学工作者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作为一个群体的行为、思想、态度、变异、趋势等等特征。但是,群体只是一个总体的概念,群体本身是由许多个体具体地组成的,因此,对群体(指一个大单位)的研究往往可以由个体(指一个小单位)着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个体作为社会分析的基本单元来研究群体。我们熟悉的市民问卷调查就是一个从个体着手研究群体的例子,假如我们想要发现市民对…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行为偏差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表现为厌学、述课、撒谎、偷窃、自卑等逆反心理及行为.多数学校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的同时,也应以矫正学生行为偏差为重点,通过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外部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可对矫正小学生行为偏差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们历来重视对青年的教育,但是对青年的自我教育却研究不够。青年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青年自身发展的原动力。青年自我意识的强化,使青年具有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本文试图就青年自我教育机制和自我教育方法,作一粗浅的论述。一、自我教育机制(一)什么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集体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统一、相互弥补的。脱离教育的自我教育和没有自我教育作基础的教育,都是不能奏效的。所谓自我教育,就是依靠主体的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对自己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进行转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内地与香港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导致内地人士在融入香港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应性,对香港廉政体系的不适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对927名内地在港青年问卷发现,大多数内地在港青年认识到内地与香港廉政体系存在差异,总体上比较适应香港廉政体系,对腐败行为违法情况的判断与香港市民存在差异。但也有内地在港青年不了解廉政公署的举报途径、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较高、对腐败行为的举报意愿不强烈等。内地在港青年尽快适应香港廉政体系非常重要,需香港政府、内地在港青年、内地政府三个主体形成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浪潮,正在军营内外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部队青年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无一例外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部队青年教育呈现出社会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方兴未艾的军地共育两用人才、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以及新涌现出来的“军地青年教育活动网”、“军地共青团工作协会”等,就是这一趋势的表现。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社会对青年战士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大的影响。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信息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行为。青年战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环境之中,战士入伍后,仍然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据对某部149名新战士的调查,他们  相似文献   

18.
青年一代应当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关青年如何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并实现有效参与成为研究热点。对青年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实证研究发现,年龄问题束缚了青年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动力;青年对社会保障水平、公民间信任水平、社会公平公正水平的评价会对青年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动力产生赋能效应;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当代青年的优势之一,对其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行为动力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但若受到生活方面问题的干扰,参与动力则会大幅减弱。要建构青年有效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动力系统,各类社会组织应形成"扎根乡村"的宣传合力、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化参与方式、完善青年人才引进及配套机制、确保青年社保及公共服务的人性化与持续化供给。  相似文献   

19.
"街角青年"是典型的城市边缘青年群落,由这个"灰色群体"所组成的亚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对抗主流社会的"灰色社会".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区一街角帮派的实证调查,解构街角帮派的结构权威,解读街角青年的身份忠诚,解析街角社会的隐性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三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中国青年社会参与的三大变化杨雄西方学者认为,参与行为是人对社会生活的某种愿望与需要。社会参与体现着一种"真正的自我卷入"(艾德勒1938)。通常意义上,青年参与是青年个体或群体藉以显示利益需求的一种社会表达方式。青年社会参与,往往成为社会全民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