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维吾尔族的起源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难达共识。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方法论问题,而不是史料的缺乏和理解的歧异,进而针对《维吾尔族简史》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源”与“流”、“形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辨析。指出维吾尔族的族源是丁零,而形成则是在回鹘汗国时期,喀喇汗王朝和叶尔羌汗国时期是维吾尔族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航空 《民族论坛》2007,(12):27-29
本文在描述人口性别比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对维吾尔族的老年人口性别比进行分析并与全国老年人口性别比对比,发现维吾尔族的老年人口性别比明显异常,进而从早婚、早育、多育比较普遍,家中分娩、土法接生比较普遍和维吾尔族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等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最后得出维吾尔族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是导致老年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烤食文化初探●马兴仁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史书音译为“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吾儿”等。其族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贝加尔湖之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丁灵”、“丁令”)...  相似文献   

4.
北京“新疆村”调查武仁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其居地处中西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为维吾尔族从事商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史料记载,维吾尔族商人与北京发生商业往来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建立于9世纪中叶的高昌回鹘王国经济比较发达,农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相关统计资料,从人口数量、分布、受教育水平及行业水平等四个层面对维吾尔族人口在2000-2010年期间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人口发展变迁与维吾尔族族群发展的内在联系.十年间,维吾尔族人口素质通过上述四个指标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欠缺又制约了维吾尔族族群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人口学的指标体系构建法分析2000年"五普"和2010年"六普"汇总数据,解析了维吾尔族人口在地域分布与社会阶层方面的固化现象,探讨了这样的固化可能带来的维吾尔族人口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之间差距扩大的隐忧。最后,本文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促使维吾尔族人口整体融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族有一种专门为婴儿设计制造的“摇篮”,称作摇床(维吾尔语称“布休克”)。这种摇床很久以前就已经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中普及。维吾尔族的摇床因其结构牢固、工艺精致、普及范围广等特点而更为突出。维吾尔族的每一个家庭,都少不了一张小摇床。维吾尔族有句谚语:摇床里的孩子是别克(有地位的人)的孩子。可见摇床在维吾尔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要找一个没有摇过摇床的维吾尔族母亲几乎是不可能的,维吾尔族人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婴儿时期大都是在摇床里度过的。摇床是维吾尔族母亲的第二个怀抱。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古称“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等。维吾尔族的先民是一个游牧民族,《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记载:“回纥……其象微小,其俗骁强。……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徙。”《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七上也记载:“其人骁疆,初无酋长,逐水草转徙。善骑射,喜盗钞……。”公元840年,回鹘举族西迁,遂逐渐由游牧型经济向定居的农耕型经济过渡,开始“除去其游牧生活,而成所谓城郭之民”。现在的维吾尔族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畜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已不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维吾尔族文化已粘附上了一层畜牧文化的色彩,畜牧文化在维吾尔文化中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对维吾尔族的畜牧文化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的维吾尔语不怎么样。在新疆生活了近20年,我掌握的维吾尔语单词不超过20个,且都与吃有关。少是少了点儿,但还是比较精细的,有时连维吾尔族人都会感到惊讶。比如关于包子,这是我爱吃的一种食品,很多人只知道维吾尔族人做的烤包子和薄皮包子及其发音,但并不知道维语中还有发面包子和南瓜包子这两个专用名词。有一次在和田一处偏僻村镇的小饭馆,我用维语一口气点了“萨姆撒”、“彼特尔莽它”、“布拉赫莽它”、“烤哇莽它”等维族人食谱中所有的包子的准确名称,使老板惊讶不已,立马另眼相待。因为“萨姆撒”(烤包子)和“彼特尔…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族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 ,人口九百多万。向麻扎圣人求子是维吾尔族农村妇女中常见的信仰行为。本文认为这种求子习俗在维吾尔族中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维吾尔族的生育观从对生育神乌玛伊的崇拜到现在专司生育的麻扎的出现 ,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族人的鼓乐和花帽文/张光汉(一)鼓乐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鼓乐是维吾尔舞蹈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之一。俗语说:“哪里有鼓声,哪里就有舞蹈”,可见鼓乐在维吾尔舞蹈中的重要作用。鼓乐主要有铁鼓、大鼓、皮鼓、铃鼓和手鼓。铁鼓是蒙革的,鼓身为铁铸成...  相似文献   

12.
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幅员辽阔,古称“西域”,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疆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47个民族成份。横跨自治区中央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自然景色各异,风貌迥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天山南麓俗称南疆,坐落于南疆最南端的和田,古称“于阗”,和田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全地区总人口约150万,其中维吾尔族就占到了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人口流动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维吾尔族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伊干其乡维吾尔族的婚姻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吾尔族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她的婚姻制度和婚俗习惯与其它民族相比有许多差异,不同地区的维吾尔族的婚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对维吾尔族婚姻生活的研究多是描述性介绍,缺乏定量化分析。91年笔者曾在位于南疆阿克苏市城郊的伊干其乡工作过一段时间,利用工作之便对全乡89年、90年、91年部分维吾尔族结婚申请(302件),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婚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新疆统计年鉴数据,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喀什、和田、阿克苏、吐鲁番地区)人口婚育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对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的婚育状况,本文的研究发现以下特点:其一,早婚现象较严重;其二,婚姻稳定性较弱,离婚比例较高;其三,早育、多育、密育的生育模式依然存在。对于影响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指出:人口因素如较高的婴儿死亡率、早婚早育生育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如较低的生活水平、较低的女性教育水平以及较为固化的低层次的行业职业构成,宗教因素如伊斯兰教义中的一些观念和教规如对于堕胎或是流产行为的禁止等,以及政策因素如近些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在新疆南疆等地的推行遇到了不少阻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生育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回纥人是我国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一名最早出现于史书中是公元4世纪末。当时它还仅仅是一个“其众微小”的游牧部落。以后,它相继发展为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和草原汗国,直至最后发展为一个拥有数十万人口的民族。这个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年代。随着回纥人社会组织的壮大与进步,他们的宗教思想也不断地向更高的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人口变迁和结构差异为视角,对我国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这六个人口较多少数民族进行描述和分析,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特征以及30年来人口变迁的特点。研究发现,六民族中,除满族出现人口负增长外,其他五个民族都处于人口缓慢增长阶段。无论是人口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这六个民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人口的地域分布方面,维吾尔族和藏族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以聚居为主,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并倾向于在省内迁移,而其他民族则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较为分散。以上六个民族在人口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的和谐稳定和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尔孜古丽:中国第一位维吾尔族女伞兵肖阳,全瑞涌她本是一位普通女性,却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信念,超越了自我,创造出了惊人的业绩。尔孜古丽,中国第一位维吾尔族女伞兵,跳伞1988次,荣获10枚奖牌,4次打破全国跳伞纪录……1972年,中国“乒乓外交”打破了中...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的汉族“巴郎”张勇,鲁乃欣每到“肉孜节”、“古尔邦节”,阿克苏的维吾尔族老乡,总会乐呵呵的把新疆军区某部群工干事任琮辉拉到家里过节。不管他去哪家,主人心里都会像嚼过羊肉串又品尝奶茶一样惬意。就连只有穆斯林才能出入的清真寺,任琼辉也常被阿訇们请进...  相似文献   

20.
塔塔尔族     
历史渊源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比较集中的是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也有少数分布在奇台、吉木萨尔和阿勒泰等县的农牧区“。塔塔尔”和“达怛”、“达旦”、“达达”、“达靼”同为“鞑靼”的不同译音。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塔尔族人口为4890人。塔塔尔族使用塔塔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由于塔塔尔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族杂居,联系密切,因而这两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逐渐成为塔塔尔族的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塔塔尔族最早是我国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部落,作为一个民族是在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