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估值与运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买力平价估值的应用非常广泛.一是充当国际比较的货币转换因子;二是作为均衡汇率,为两国之间汇率是否失衡以及汇率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分别以绝对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形式为线索,对改革开放以来测算和应用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估值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和综述.本研究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估值可能更加精准,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运用可能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王娟 《统计研究》2012,29(3):41-44
 作为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被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但是重点针对亚洲新兴市场的研究依然有限。本文对七个亚洲新兴市场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理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检验分析。针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作者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1957年至2011年的汇率(以美元作为基础汇率)及季度价格水平(本文采用CPI作为价格水平指数)。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长期均衡在亚洲新兴市场中均不成立。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或许会导致其不理想结论的因素,并针对文章的实证研究得出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购买力平价在国际比较中的发展状况与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实力也迅速增长,如何科学、综合地评价各国的经济实力,反映各国在世界的地位,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际比较中常用的方法是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但由于汇率易受到政治形势、政策变动、社会风尚以及人们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经常性变动,加上汇率仅代表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而不能完全代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包括的全部商品和劳务,故人们通常使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多变量Johansen协整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购买力平价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文章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名义汇率与中美物价指数之间的多变量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规律.不能单从购买力平价理论来判断人民币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 ,其变动趋势集中反映了该国同期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变化。在人均GNP的国际比较中 ,过去经常地以市场汇率为基础折算成美元标价进行各国间的比较 ,但是为了纠正市场汇率波动引起的折算偏差 ,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采用购买力平价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指标。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 ,分别列出人均GNP的汇率折算值和购买力平价折算值。由于按照这两种折算值的排序并非完全一致 ,对于某些国家 ,两种不同秩相差甚远 ,因此 ,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在各国经济实力、社会福利水平比较中哪一个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比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同货币币值之间的比较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们采用汇率或购买力平价为转换因子来折算不同国家的货币,以便用美元或国际元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等并进行比较。相应地,采用汇率法或图表集法时的计量单位为“美元”,而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时应为“国际元”(注),这是由购买力平价理论方法本身及其计量单位内涵所决定的。比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资料,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即过去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41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满足国际社会分析研究和行政决策的需要,弥补汇率法在GDP国际比较中作为货币转换系数的缺陷和不足,在全球范围开展以测算购买力平价(PPP)为目的的国际比较项目(ICP),越来越受到国际  相似文献   

8.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20世纪初瑞典经 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的,其核心是两国货币汇率等于两国价格之比,这一结论在一个充分完全开放、充分自由贸易和充分有效市场的世界经济环境中,确实在理论上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当前的经济现实缺乏对这一理论的支持。其中有些国家汇率高于购买力平价,有些国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购买力平价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文章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名义汇率与中美物价指数之间的多变量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构建了非线性阀值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无法得到充分支持,购买力平价还不能很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规律,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购买力平价和汇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通常把购买力平价作为分析判断汇率三走势的依据之一。有人甚至利用有关国际组织公布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来指责我国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进而提出人民币应升值的要求。分析表明,由于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的决定因素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而且,由于各国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汇率和购买力平价的偏差程度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呈现出不同的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