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雅各布·布克哈特是现代西方文化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被公认为诠释文艺复兴的经典著作。但长期以来,该书在国内学界却一直被严重误读。我们只有将布克哈特置于其生活的时代,并通过对当时史学潮流及布克哈特独特史学观念的剖析方能重新解读这部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的文艺复运动兴冲破了中世纪以来宗教神学的禁锢,在众多辉煌成就中,艺术方面所取得成就更加骄人,这一时期在雕刻、绘画、建筑等领域中均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将这场西方艺术运动推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艺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因为此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极其辉煌耀眼。实际上这一时期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与各阶层人士的大力赞助密不可分。其中宗教情感与抬高声望的要求、经济观念的转型及其基础的作用、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的追求构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兴盛的社会学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赞助对艺术的影响是多角度的,一方面赞助人自身赞助的政治目的和审美倾向的差别与约束,极大的束缚了艺术家及其创作工作。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整体特征更对艺术的内在风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意大利人书籍消费的迅猛发展既提高了意大利的教育水平,又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更为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和有力的支持,对欧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意大利独特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工商业发展、市民阶级兴起、市民阶级文化需求的表征与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之间关系的论述 ,认为意大利较早发生并迅速强大的市民阶级的文化需求是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6.
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死病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也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从思想和政治上动摇了中世纪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为文艺复兴的理念与价值的萌发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它打破了人口僵局,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技术的改进,为文化的复苏奠定了物质基础。当欧洲从瘟疫的阴影里步出时,相伴而来的是人文主义、个人主义、世俗主义的诞生,以及文学新潮流的涌现,等等。黑死病未必是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它无疑对文化的转型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一位新旧交替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19世纪著名文化史家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充分肯定了但丁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我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中国新时期文学转型后 ,当代部分文学作家在文学语言上大胆创新 ,取得不菲成绩。一个重要表现就是 ,当代文学写作的语言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背离性特征。但人们对背离性语言一直没有进行过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且在已有的一些论述中 ,也只是更多地从写作主体的心理层面去认识其表意功能。而站在现代写作学高度 ,我们认为 ,背离性语言是当代文学写作致力于现代空间艺术建构的结果 ;它所表现出来的高远、辽阔的空间之美是当代先进写作文化在语言层面上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新时期文学转型后,当代部分文学作家在文学语言上大胆创新,取得不菲 成绩。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当代文学写作的语言呈现出较明显的背离性特征。但一直以来,人们对背离性语言没 有进行过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且在已有的一些论述中,也只是更多地从写作主体的心理层面去认识其表意 功能。而站在现代写作学高度,我们认为,背离性语言是当代文学写作致力于现代时间艺术建构的结果;它所表现 出来的流动、变幻的时间之美是当代先进写作文化在语言层面上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菜的命名十分复杂。在中菜命名的体系中,大多数菜名构成原料、方法、属性等的多元组合。个别菜名只注重菜名的形式美感,忽略了菜名的语义指代。而确切地运用比喻,将菜名的语义指代和形式美感结合起来,是体现汉民族文化中和之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汉字为表意文字,从字形我们就能判断其意义类属,也能推断出与之相关的思想文化内涵。儒家美学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乐”为具体的实现途径,在充分肯定文艺的社会功能的时候,将“礼”“乐”作为教化人心的手段,提倡礼乐和谐观。本文从古文字“礼”、“乐”、“仁”、“和”的字形入手,试图通过这几个概念的解析,揭示儒家美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云冈石窟在佛学、考古、雕塑等领域探究颇深,本文则从较少涉及的文学和美学层面进行探讨,纵向对自古至今有关云冈的诗文进行美学分析;再从"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对话的角度来探讨雕刻与文学的碰撞、交融。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推进当下音乐艺术之美,以歌曲《人世间》为例,从审美角度出发,分析了歌曲《人世间》的情感之美、歌词之美、旋律之美以及歌者的声音之美,并指出与传统民族唱法的异同。在阐释艺术作品的同时,进一步说明了《人世间》从词曲到演唱,从旋律至内容,从基本情感到精神价值体现出的当代人对美的定义和追求。进言之,还原出歌曲《人世间》表达真实生活的一面,以美妙的音乐为传播载体,将真实生活中的画面浮现观众眼前,并以此照射出歌曲与同名影视剧《人世间》故事的交织交融,从而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美德,烘托出极具现代艺术之美的《人世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其美学文化鲜明反映了现实,有较强的刺时救世的教化作用。文章从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发展轨迹切入,探究其外具偏执、否定之形,内蕴"中和"之美,从美学角度和文学史的视角论述"中和"之美辩证和谐的理性精神在讽刺文学体式中的艺术风貌和表现形式,以期对文艺美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头饰,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之分支现象,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头饰既体现了早期人类束发的实用价值之源意,又展现了头饰文化颇具审美意味的发展历程。因此,头饰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折射。对它的考证和研究,对中华民族服饰审美的精神传承与文化弘扬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三星堆文化中的器物造型各异,祭祀崇拜活动丰富复杂,但都贯穿着祖先崇拜这一主脉。祖先崇拜是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一个“母题”.其自然崇拜的艺术造型中隐含着祖先崇拜的信息,图腾崇拜的艺术造型中传达着祖先崇拜的先声,人像群的造型更是直接以人的容貌来象征祖先的形象。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过程,是古蜀人不断强化人的尺度的过程。由此其造型艺术的审美风貌也呈现为“张扬之美”。  相似文献   

18.
祖先崇拜与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张扬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星堆文化中的器物造型各异,祭祀崇拜活动丰富复杂,但都贯穿着祖先崇拜这一主脉.祖先崇拜是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一个"母题",其自然崇拜的艺术造型中隐含着祖先崇拜的信息,图腾崇拜的艺术造型中传达着祖先崇拜的先声,人像群的造型更是直接以人的容貌来象征祖先的形象.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过程,是古蜀人不断强化人的尺度的过程.由此其造型艺术的审美风貌也呈现为"张扬之美".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汇入世界女性主义潮流;中国的女性艺术是世界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组成部分。基于中国女性艺术成长事实和世界女性主义潮流趋势两个角度,对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界定后发现,从1989年肖鲁的装置艺术《电话厅》呈现两性对话的困境,到2016年姜杰的雕塑《大于一吨半》表达女性对性别体制全方位思考,中国的女性主义艺术思潮,不仅体现了思潮生长脉动,也体现了中国女性经验特征,大批女性艺术家致力重绘日常生活叙事美,创造了中国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三种日常生活叙事策略,见证了中国日常生活巨变和女性主体成长,并且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审美发生、哲学基础、伦理学内涵等三方面对中国古代和谐观进行了文化还原。和谐是从远古初民生理快感中挣脱出来的审美意识 ;作为一种美学观 ,它以“中”为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以“和”为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以“中和之美”为主要审美形态 ;作为一种伦理观 ,它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目的论原则 ,以美善真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 ,以情理结合为典型的艺术形态。通过文化还原 ,中国古代和谐观实际上是一种以正确性原则为内在精神的具有素朴辩证精神和人文色彩的普遍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