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政新闻是一种比较严肃的消息类文体,通常以重大的新闻事件为其报道内容。英语时政新闻的标题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某些特点,如小词的使用、省略、比喻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一种比较严肃的消息类文体.通常以重大的新闻事件为其报道内客。英语时政新闻的标题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莱些特点。如小词的使用、省略、比喻和双关等。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也是地市台的立台之本。目前地市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僵化,尤其是对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陷入了固定的宣传模式之中。要改革地市台时政新闻,就必须树立新闻意识、平民意识、深度报道意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基础上,揉合“民生新闻”的风格,突出地域贴近性优势,使重要的时政新闻真正变成百姓关注、要看、爱看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会接触到大量的时政新闻。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有许多时政新闻和教材联系密切。善于慧眼从时政新闻中开发课程资源,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养成了每天勤于浏览时政新闻的习惯,精心筛选可用于教学的宝贵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犹如涓涓细流不断运用到教学中,成为教学充满蓬勃生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一批以《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为代表的时政新闻刊物脱颖而出,渐成气候。它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国现有文摘期刊约200种,多数是专业性或学术性以及情感、益智类,时政和社会新闻类的文摘期刊数量很少。除历史原因外,新闻的时效性与分析性难以兼顾是制约这类刊物发展的重要因素。既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深度分析是一对天生的矛盾,那么时政文摘类刊物的市场机会又在哪里呢?我认为,时政文摘类刊物不但存在着丰富的市场机会,而…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社会、文体、时政等新闻类别的价值要素,在新闻文体产生之前就比较清晰地体现在具体的新闻事实之中的话,那么经济新闻的价值要素更多地是要通过对具体新闻事实进行思维加工,形成一定的逻辑概念和思想观点之后才能实现。那么,新闻工作者如何及时、敏锐地感知、发现直到准确地判别经济新闻事实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呢?文章认为,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经济新闻敏感性,即深入实际,多到现场寻找鲜活信息;专家视角,学会以经济的眼光看世界;追根溯源,对经济现象多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的时政期刊,依赖于市场经济和传媒产业化趋势,将受众定位于中产阶层,在新闻的话语上出现了新的特征,建构出新的主流时政新闻话语,着力营造着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8.
时政材料作为一种严肃的文本,有其独特的词汇和句式特点.泉州时政材料作为政府宣传材料,有汉语时文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有其地方特点,如地名、地方经济特色等.从语言角度来看,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缩略词、特色词汇、大量动词、无主句等的存在,对应的翻译策略分别是直译加释义、外国网站查证、译为抽象名词、添加主语或改成被动句式.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不同语言之间词的借用。英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汉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和半音译半意译借用词;汉语报纸时政新闻中的英语借用词有音译借用词、意译借用词、音译+类别借用词和字母词/英汉混合借用词。英汉报纸时政新闻中的互借词在借用方式、构词能力、普及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面对层出不穷的借用词,我们应从外来语中汲取营养,丰富中华文化,同时重视对外传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权威的新闻时政类周刊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然而,在当今这个眼球经济时代里,所有刊物都面临着必读性与可读性的问题,新闻时政类周刊也不例外。笔者拟通过对相关周刊对新闻素材处理的研究,探讨在眼球经济视野下,新闻类周刊如何处理好新闻的维度与新闻报道的书写问题。  相似文献   

11.
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就是指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近年来.西方媒体在涉华报道中设置了一个个符合其国家利益的议题,内容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涉华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报道热点的背景下,国内媒体如何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分析、判断西方媒体新闻的能力,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王韬的新闻思想 :广见闻求通变的报刊功能观 ;论时事抒胸臆的报刊政论观 ;有道德通古今的新闻人才观。这些理论在中国人办报之初 ,提高了人们对报纸作用的认识 ,开创了中国新闻界“文人论政”的优良传统 ,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道德和才能的修养 ,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内目前的网络新闻传播尚处于初级阶段,成熟的报道理念、规范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网络媒体要想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业中站稳脚跟,必须注重对网络新闻的探索和研究,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坚持走"原创"之路,坚持专业新闻记者把关;以滚动式报道、超文本写作、互动式写作为"三驾马车",加强舆论引导,制作高质量网络新闻。  相似文献   

14.
用社会冲突理论和批判话语分析方法,以广东"乌坎事件"为例,分析当前社会转型期国内群体事件电视新闻的话语特征与创新路径。当前我国电视新闻在报道国内群体事件时,存在刻意回避或删减社会冲突的情况,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单向性。国家和电视新闻媒体有必要借鉴社会冲突理论从调整新闻理念、媒体功能定位和创新内部话语机制等方面入手,发挥电视新闻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媒体的报道屡遭质疑,究其原因是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新闻理念存在剧烈的冲突,新闻报道环境与事件本身的复杂性非常突出,新闻报道的标准及人们对报道的评价缺乏共识。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重新考虑忠诚伦理的价值。新闻报道的忠诚伦理有三个原则:忠诚到底,寻找主导忠诚和确认具体忠诚对象。然而,在对“南平杀童案”报道的伦理分析中上述三个原则还不够,人们会在最终忠诚于谁及忠诚于什么的问题上产生巨大争议。上述原则可能难以处理对凶手的宽恕问题,也无法处理未来可能受害者的利益问题。原因在于,忠诚不仅在于具体对象,更要忠诚于特定的道德信念,而忠诚于公正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忠诚于公正是忠诚伦理的第四条也是决定性原则。基于公正的社会正义感为记者的忠诚和职业行为确定了方向,也将促使新闻媒体承担更多责任,在更加多元的信息环境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因为司法的独立性诉求和新闻及公众的参与性诉求发生矛盾,从而经常导致二者之间的误读,立法的模糊与不周延更加剧了这种趋势。从新闻规则完善和司法体制内部治理两方面入手,较能理想地实现新闻和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也能为刑事诉讼程序自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采用全新的单人表演形式,在上海的舞台剧场,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和夸张的形体辅助,演绎和评判社会热点、重要话题、时事和社会新闻,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随着网络的迅猛传播和在电视媒体上的偶露峥嵘,一时风靡全国,成为时下中国娱乐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媒体谓之"周立波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周立波火爆的原因,除了他定位(城市市民)准确、营销到位外,还契合了时代对快乐的需要和主流声音强调文化要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的方向。此外,对时事的幽默解说和反讽整合,也得力时代的进步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宽松。  相似文献   

18.
对英文财经报道中出现的隐喻以及报刊文体的言语功能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论述经济隐喻可以作为财经报道文体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能够与该文体的言语功能相契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新闻价值要素的认知方面,存在过于强调"新鲜性"和"事实性"的问题,同时,在新闻传播中也出现了"刻意求新"、人为炒作、拘泥事实的弊端,忽视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大众性、需求性、信息性是新闻价值的根本要素。这三大要素,具有社会劳动群体对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需求的特征,新闻传播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上满足其需求,以促进和引导受众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论新闻监督与司法尊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迈进,法制新闻报道愈来愈成为各类新闻媒体的重头戏,更是广大受众爱看、爱读、爱听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法制新闻报道中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以及新闻审判、法制新闻娱乐化等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在对这类现象的特点及争议性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就法制新闻报道如何既充分实现舆论监督,又严格尊重司法尊严、实现新闻报道与司法工作之间的平衡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显示出法制新闻报道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