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60年代初起,南朝鲜经济开始以年平均1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1982年与1962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近13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87美元增加到1,671美元。至1985年时,后者达到了2,047美元。南朝鲜在以较快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其人口特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口增长及结构60年代初,南朝鲜人口的显著特征就是密度大、出生率高、抚养人口多。1960年年底,南朝鲜的总人口为2,499万人,至1970年达到了3,144万人,而至1986年增加到4,157万人。1960年人口密度为254人/平方公里,到了1985年底则达到408人。1983年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分别为107人和316人。可见南朝鲜的人口密度是相当高的。在70年代以前,人口增长率超过2%,但1971年以后逐渐下降,至1986年降到1.25%。出生率在60年代前半期曾高达42‰,70年代前半期仍在30‰水平上,至1986年降到19.4‰。死亡率从60年代上半期的年平均15‰,经1971年的  相似文献   

2.
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了城市人口“回归”的特殊人口现象,即大城市中心区域的人口纷纷迁往郊区和中小城镇,甚至回到原来祖居的乡村。本文试对其原因以及我国的城市化,作点初步讨论。城市人口“回归”及其原因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日益发展,人口大量向大、中城市聚集,造成城市人口过度膨胀。这不仅影响到粮食、副食品等的供应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使一部分城市人口渗透到郊区、中小城镇和农村中来,成为“回归”人口。本来,城市的兴起,一开始是以工业和农业分离为特征的,即以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离为特征的。但是,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城市化人口又出现了“逆过程”。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大批破产的农民拥入城市,大量  相似文献   

3.
南朝鲜当局把人口政策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也就是说,它把人口政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南朝鲜当局的经济目标是一方面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另一方面控制人口的增长以便使人均收入从1975年的532美元上升到1981年的1500美元。为达这一目的,南朝鲜当局着手解决它的人口问题。南朝鲜当局的人口政策是由一系列的机构实施的。卫生部和社会事务部负责制定人口政策;家庭计划生育协会负责人口知识的传播;经济计划部设立了人口政策司负贯把人口政策的精神纳入计划,并将这些政策同其他方面的政策协调起来;由副总理和经济计划部长所领导的人口政策评议委员会负责协调部与部之间的人口活动,它协调、认可、促进中央级人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日本、南朝鲜和泰国等亚州国家和地区着重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研究。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与家庭计划均对这些国家(地区)生育率的下降起着重要作用,而生育率的下降又会反过来促理经济发展的进程。研究注意到,  相似文献   

5.
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它与经济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人口产业结构也就谈不上经济产业结构,反之,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人口在各产业中的分布。一个地区人口产业结构状况如何将对其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影响。80年代初,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非农产业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当然,产业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及环境条件、在业人口  相似文献   

6.
自60年代开始,人口城市化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了城市地区,在短暂的时间里出现了众多大城市,并且其规模仍在扩大。然而,是什么促使了人口城市化在这些国家如此迅速地发展?人口城市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呢?当今西方有三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这些理论从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对第三世界国家人口城市化作了各自不同的解释。本文对这三种理论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上海核心城区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一位,由此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成为阻碍上海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汉城与上海同是亚洲城市,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历程和产业结构方面都非常相似。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汉城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人口也随之迅猛上升,上海面临的经济瓶颈也正是汉城曾经或者现在正面临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汉城政府在面临相似经济增长瓶颈时,为抑制人口增长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迁都、限制中心地区工业发展、建造新城等,对其政策动机和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并比较分析了汉城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借鉴其经验教训来解决上海中心城区拥挤问题,认为适当减少上海中心城区人口会有利于上海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以实现上海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人口,这是当今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必将加速我国人口向市镇迁移和集聚,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城市化过程,从人口经济学角度看,牵涉到社会各个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牵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六十年代初,曾出现所谓“经济奇迹”。目前,意大利属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列,就工业生产产值而言,在资本主义世界居第六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战后,意大利人口发展也呈现了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在我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阔步前进的今天,考察战后意大利人口发展的新现象及其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制订我国的人口政策和与此相适应的经济政策,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将具有某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城市,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以来,已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变化。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束缚,早期的城市发展十分缓慢,尽管有个别城市在兴盛时期曾达到过百万人口的规模,但在世界总人口中仅占微小的比例,且数量极少。十八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兴起 蒸汽机、纺织机械和钢铁冶炼技术等的发明与运用,使社会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时期。工业在城市中的积聚,从农村吸引了大批的人口,城市人口开始逐步增加。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约为2,930万人,占总人口的3.1%。一百年之后,城市人口增加到22,4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上升到13.6%。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城市数量逐步增多,规模日趋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迅猛异常的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农  相似文献   

11.
<正> 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早在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工商业劳动与农业劳动的分离,在工商业劳动集中的地方,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古代的城市,而现代城市的产生、发展,则是与工业化的产生、发展相一致的。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同时也拉开了人口向城市稳定地、持续不断地、加速集中的序幕。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既导致了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急剧增加,又加速了小农的破产(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以此为背景,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劳动力的第一次大转移——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这样,现代城市便在古代城市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历史。随着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也在不断加速进行着。据统计,在  相似文献   

12.
青海高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青海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从动态发展上看,青海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是越来越明显的。从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逐步向着老龄化的方面起步了,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有8.5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猛增到17.66万人,比1964年增长105.67%,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龄总人口增长81.6%的速度,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上升到4.53%,进入八十年代的后期,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又明显  相似文献   

13.
泰国的人口     
战后以来,泰国人口增长很快,从1946年1740万人,增加为1951年2030万人、1960年2640万人和1985年5190万人。1960年—1985年26年间人口增长一倍。 1960年以前泰国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很大一部份为人口的增长所抵消,因此国民财富难以积累,人民生活也难以提高。1961年泰国开始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从1961年到1986年已实行了五个经济发展计划,进行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较快,平均年增长率7%以上,并于1967年开始实行家庭计划,人口增长显著下降,出  相似文献   

14.
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条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人口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关键。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协调发展。但是,从1990年代我国进入低生育率开始已有20来年,长期的低生育率的人口非均衡发展下将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口现象,引发了人口规模与结构、劳动供给与需求、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等之间的失衡和矛盾,成为制约未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口难题,破解这些人口难题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口在地域上的变化具有多种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人口的地域变化越来越频繁和多样;有改变永久居住地的人口迁移;有为追逐高收入的经济性人口流动;有钟摆式的通勤(上下班或上下学)人口;有在几个居住地居住的人口变动;也有大批劳动力有规律地季节性的往返迁移等等。江苏南通的建筑业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在海内外享有声誉。广大建筑职工,根据工程需要往返于南通与各施工地之问。春节前夕,一支支建筑大军纷纷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春节过后,又一批批奔赴各省市,开始紧张的施工作业。这种有规律的季节性往返迁移的大批劳动力,构成南通经济中颇具特色的候鸟人口。如果我们能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考察候鸟人口的成因和效应,无论在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全国的经济活动几乎陷于完全停滞。国内百业凋敝,食物匮缺,失业众多。在经济面临着重重困难之际,战后的人口补偿性增长以及600多万从海外被遣返回来的战俘和平民又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新的压力。在这种条件下,自五十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日本的国内人口迁移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 一、战后国内人口迁移变化趋势 在五十年代初,日本开始进入了经济恢复时期。到1955年左右,即战争结束后的第十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已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工业的复苏使城市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多。城市地区的吸引力变成了促进人口迁移的动力。日本国内的人口迁移活动因此而变得更加活跃。人们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虽然迁移的数量时多时少。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从出生率高的农村地区向出生率低的城市地区的人口转移。它是解决农村地区人口过剩的减压阀,并为工业化地区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 从现在到2000年,人口增长的最大压力,也反映在人口城市化的增长中。这种增长,不是由于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由于大批迁移人口的增加,为了寻找工作而向城市聚集。据予测,将来城市人口的增长比率,要超出城市计划者的想象。联合国最近估算:从1950年到现在,城市人口已增加了一倍,到本世纪末,还要再增加一倍多。今天,在各发达国家,已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这种比例,到2000年,似乎还要增长到四分之三。各发展中国家,现在只有大约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到2000年,这种比例似乎要增长1/2。  相似文献   

18.
苏联人口研究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相对沉寂阶段之后,从五十年代中下期开始,又出现了复兴的朕兆,其特点是在人口领域开展对西方资产阶级人口理论的批判.不过即使是在那时,在1957年,已有学者提出,人口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除了批判资产阶级人口理论外,还应当从事人口问题的综合研究.六十年代起,苏联人口科学的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在继承和发展过去年代人口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一方面,吸取了以往许多不正确的理论观点给人口研究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的教训,另方面,结合本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人口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也结合着世界人口的发展前景与  相似文献   

19.
宋书杰  陆旸 《人口研究》2020,44(6):114-125
生育率、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从现有中国人口学相关研究中不难发现,人口学的观点和趋势判断与中国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该领域最初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人口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此后,学者们逐渐发现人口结构而非人口总量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其中人口红利又与人口转型、生育率变化,甚至独生子女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随着经济学家开始将人口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近些年还出现了人口与宏观经济和金融问题的交叉研究成果。为此,将人口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按不同认识阶段进行归纳和述评,并给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对于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个影响土地、投资、效益等方面的严重问题:不切实际的人口规模规划。例如广东省90年代初人口不足7000万,到2010年的城镇(市)规划仅城市人口规模合计超过1亿人,又如,番禺市1996年全市总人口为86.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3万,镇区人口35.3万;而各镇所做的城镇规划到2010年的城镇人口规模累计达230万。假如全国城市人口按如此速度增长,要达到如此大规模的城市人口,中国13亿人口也不够,还需从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