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现代政治体制中,公民表达权、结社权与民主选举权构成了阶层话语权生成的权利制度机制,是实现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权利制度保障。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表达权、结社权与民主选举权的制度性不足,导致其在社会各阶层中分布的不均衡,这是影响社会阶层话语权失衡的重要原因,也是妨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
论农村阶层利益结构与农村社会稳定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阶层利益结构的分化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阶层利益结构的失调会引起部分农民的相对剥夺感,造成不正当竞争和行为,进而引起社会震荡,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本文在分析农村阶层利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从坚持差别*格原则,优化社会经济环境,政府调节补偿及管理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利益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表达权、结社权与民主选举权构成了阶层话语权生成的权利制度机制,然而,由于这些权利在所有社会阶层中分布的非均衡性,导致在不同类型社会相同的社会阶层间或在同一社会的不同社会阶层间,社会各阶层的话语权形态千差万别.在现代金字塔型社会中,话语权基本上就是强势阶层的权利;在葫芦型社会中,中间阶层开始比较有效地影响社会话语权,但还显不足;在橄榄型社会中,中间阶层成为选 择政策制定者与决定政策话语走向主导的因素,同时,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话语权也会得到很好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类似于一般工业化社会中的“新中间阶层”尚处于发育期.其构成特征表现为:一定的异质性;2种不同性质的利益指向;“官本位”的价值评价及权力排斥.从其社会流动特征看,内部的中、下层有可能与下层结盟;而三大主干群体——经理、专业技术人员及私营企业主阶层,则有可能会与上层缔结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社会的阶层分化与阶层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利益、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利用2003年度GSS调 查数据,对中国城镇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阶层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在资源与机会、社会交往、社会评价、阶层认同 和职业流动上,阶层间的分化日益明显。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一个不存在社会阶层,不存在阶层间不平等、阶 层间冲突或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控制阶层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网民规模雄居世界首位、互联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意义的大众媒介话语权。充分认识新媒体对媒介话语权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引导新媒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两种类型的中间阶层的阶层意识及其社会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国中间阶层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农民工从其社会属性看已经成为一个阶层,具有阶层流动性强、职业低质性、让会网络复制性、生活方式疏隔化等阶层特性。其社会地位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是城市社会中的“佣人”阶层、“沉默”阶层、“无根”阶层和“边缘”阶层。阻碍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问题源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障碍,因此,制度的改革、创新便成为新的问题提了出来,而市场与政府是冲击这种陈旧制度与政策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而社会稳定与利量均衡具有内在的因果联系。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应该让不同的社会成员共同分事,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利益基础。利益失衡必然导致社会动荡,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只有建立具有适度差距的利益均衡机制,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自秦汉以降,与社会性质的变化相应,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的发展呈现为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中国封建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中华民国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与二元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模式的嬗变给我们重要启示,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社会均衡阶层话语权模式的建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及系统理论,分析了社会稳定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根本动力、合力动力的子系统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对社会稳定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福柯、布迪厄、巴赫金的权力话语观,提出了话语研究中的权力话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语言学家应帮助公众利用批判性话语研究工具解构话语中隐藏的权力和社会意识形态,揭露权力话语对公众的欺诈性。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的一个概念,是体现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比较关注权力关系研究的批评话语分析自然也关注有关社会性别话语的研究,其理论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为社会性别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将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有关社会性别话语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文明传统,且至今农村人口仍然占多数的国家。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文本到心灵,冒着热气、带着温度,延伸到广泛而分散的乡土社会,才能彻底化解横亘在马克思和农民之间的话语尴尬,从而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向农民传播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国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以农民为受众,通过形式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塑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为农民立言,拓展农民的话语空间,让农民不被时代抛下;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农村建设的理论供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提供科学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中,包含着权力下放的思想。权力下放是改革的政治内核,它的目标是要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的状况,实现制度创新,从而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权力运行效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权力下放的实践中,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并造成了许多消极现象,甚至有可能使权力下放的进程中断。对于这些问题为什么没能得到及时的纠正,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从利益依附关系到利益自觉的转化这一历史阶段的特殊性,没有明确承认地方及其政府官员个人的利益要求的合理性,因而没有探索把地方利益、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的合理机制。所以,为了保证权力下放的健康发展,需要把建立公共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的机制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话语形式背后 ,有某种核心权力在起作用。本文概括了历史上曾经起主导作用的三种权力 (自然神、英雄、资本 )和即将起主导作用的一种权力 (知识 ) ,并论述了这些权力对生活方式和话语形式的影响。本文同时指出了作者的权力观同西方学者权力观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交际与性别文化的视角,进行话语分析和话语基调的比较,阐述交际风格和意义解释框架上的性别差异,描述和对比话语系统社会文化的不同维度,进而揭示性别话语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交际规约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