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善谷     
这两年在宁夏,有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叫做"黄河善谷"。黄河既是宁夏平原的幸福河,更是宁夏人民的精神源泉。"善"就是慈善,就是扶老济困、助残救孤、赈灾助学等,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谷"是比照美国的"硅谷"而提出的,主要揭示了"黄河善谷"的功能。"黄河善谷"就是这样一个聚集慈善资源、发展慈善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什么时候,黄河就锲进地球的表面,哺育着一个古老的文明.也不知道是哪一位先人开始依恋起黄河.而且从她开始,这些黄肤色的东方人再也没有离开过黄河.黄河,母亲之河!"宁夏,唯黄河而存在,唯黄河而发展,唯黄河而兴旺."这是一位现代人的思想,他叫黄璜,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黄河",多么相似.一个人名,一个地名!"我很早以前就想到黄河,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放下.后来,我去美国考察.那是1988年.我走遍美国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也到了美国中部的密西西比河,当时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日本利用海洋、美国利用两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惊蛰和春分之交的时节,本刊记者赴宁夏采访组稿。激流奔腾的黄河两岸,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处处洋溢着大自然万物复苏、春意萌动的时令气象,时时展现出回汉各族同胞团结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宁夏是一个"小省区"——面积小,人口少,而我们却感受到宁夏在这个春天齐心前行的步伐、气势不小,尤其令人振奋。正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张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响应总书记号召,《中华诗典》编委会旋即组织力量编写《中华诗典·黄河卷》。大家从先秦到晩清的历代30多万首诗词中,选出与黄河有关的诗词8000余首,参考类书体例,将其分为40大类99个中类632个小类,依类重组。全书分为《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家国情怀》《黄河明珠》《故道拾遗》5个分卷18分册,近八百万言。历代关于沿黄及黄河故道城市的诗词依现有行政区划分列。其类编体例最便于读者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响应总书记号召,《中华诗典》编委会旋即组织力量编写《中华诗典·黄河卷》。大家从先秦到晚清的历代30多万首诗词中,选出与黄河有关的诗词8000余首,参考类书体例,将其分为40大类99个中类632个小类,依类重组。全书分为《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家国情怀》《黄河明珠》《故道拾遗》5个分卷18分册,近八百万言。历代关于沿黄及黄河故道城市的诗词依现有行政区划分列。其类编体例最便于读者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2012,(6):158-159
"贺兰守护米粮川,六盘牵出丝绸路;黄河浇出银川城,清水不弃西海固。"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宁夏专辑"的封面文字,在这段话上方,还有一个大标题"山水演绎的富饶与贫困、光荣与梦想"。——题记  相似文献   

7.
宁夏灵武:从农业大县到乡镇企业大户李小林“有了黄河有宁夏,天下黄河富宁夏”。地处宁夏平原腹地的灵武县,早在唐代就被称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然而,正如秦渠只能浇灌出自然经济的农业文明一样,灵武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区四大粮食主产县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中,西部地区的历史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在中国的版图中,西部地区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兴盛辉煌和衰微,吸引着每一个历史的探寻者。从现在走向过去,犹如从旷野走向丛林,人们行进在历史的丛林里,因为感觉到越来越接近历史的深处,而激动不已一、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还是其中唯一的古文明至今仍未中断的文明古国。而孕育这五千年文明的就是黄河和长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黄河流经西部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  相似文献   

9.
清真食品认证与宁夏清真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佳 《中国民族》2012,(6):62-63
宁夏有"中国回族之乡"、"中国清真美食之乡"等美誉,回族等穆斯林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文化,成为中华伊斯兰文化的一朵奇葩。这些特有的人文资源,已成为宁夏发展特色民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清真产业已成为宁夏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1月,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宁  相似文献   

10.
宁夏,在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有一百三十多万穆斯林生活在这里,总人口为四百万人。宁夏,面积仅有六万多平方公里。它依山傍水,受到黄河的哺育。因此,物产丰富,江山秀丽,民间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说法。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中,宁夏人民作出过重要贡献。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越过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就在宁夏境内。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它为什么叫“凤凰城”呢?这就要说到一个美好的传说了。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从江南飞来的凤凰,看到银川这片地方有山有  相似文献   

11.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条哺育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母亲之河,咆哮奔腾,万里九曲,却披上一个“黄河百害”的恶名!人们在缅怀、感慨之余,不禁要问:为什么“天下黄河富宁夏”呢? 翻开宁夏地图,就会看到弯弯曲曲的黄河斜穿  相似文献   

12.
新黄河大合唱──黄河经济协作区发展成就综述乐长虹黄河经济协作区是由沿黄河有关省区自发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协作组织。从西到东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山东等九个省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黄河贯穿其间。自1989年组建七...  相似文献   

13.
黄河滚滚,滋润塞上沃野千里;汉水苍苍,繁育襄阳华夏古城。从黄河边到汉水畔,宁鄂两地并肩战"疫",合力共筑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我们要‘宁’成一股绳,心往一处‘襄’,勇担重任、不辱使命,早日斩除病魔。"作为疫情应对"一省包一市"中西北五省唯一的省区,宁夏和辽宁共同援助襄阳市。连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立宁夏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七批白衣战士"逆行"湖北武汉和襄阳,紧急组织550吨蔬菜大米驰援湖北,部分企业主动转产、干部群众自发解囊支援抗疫,同湖北人民风雨同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战略上的"两区"建设及《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中提出的"创建宁夏中国清真食品认证中心"的构想,本文考察了宁夏清真食品认证与推广工作,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宁夏清真食品认证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改善宁夏清真食品认证推广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民族地区处于长江、黄河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它在西部大开发中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四川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出发,分析了国家区域经济分工中四川民族地区的地位变化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影响,指出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并提出了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公共产品定价、建立生态公共产品价格支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冯妮娜 《民族论坛》2003,(10):31-32
来到宁夏,人人都对我说,有几个地方你一定要去看看,沙丘之下碧波粼粼的沙湖、乘古老羊皮筏子漂流黄河的沙坡头、“东方的金字塔”昊王坟、及“东方好莱坞”镇北堡,但你不一定见得着张贤亮……咦,观光怎么和人扯到一块去了,人与景齐名,看来非看不可了。于是,在宁夏浓墨重彩的日子里,我有了几分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7.
<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长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宁夏地区南有六盘山守护,北有贺兰山天然屏障,东享黄河之利孕育绿洲良畴,西接河西走廊连通丝绸之路,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丝路文化的交汇之地。历史上,诸多朝代在宁夏修筑长城,境内现存战国秦长城、秦汉长城、隋长城、宋壕堑以及明代西长城、  相似文献   

18.
正中央民族大学丁宏教授主编的《回族对中阿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第二十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集》一书,2013年8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回族学会主办的"第二十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所收学术论文的汇编集,共收集30篇文章,分为"认同·交流"、"历史·人物"、"经济·文化"和"宗教·哲学"四部分。该书定价60元,欲购者请与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联系。联系地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139号出版大厦(750001)。邮购电话:0951-5044614。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蒙文史料为依据,探讨了"楚固拉干"蒙古贵族大会在明代的发展演变过程.贵族大会议事制,是我国古代北方许多游牧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政治制度,尤以蒙古为典型.其内容主要有选汗、决定征伐、宣布法律制度以及处理宗王犯罪等.由于明代蒙古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了贵族大会与蒙元时期相比有其显著特点.贵族大会议事制是游牧条件下的惟一施政方式,是由它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覃影 《民族学刊》2010,1(2):74-85,163
在现存明清一类以罗洪先《广舆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舆图中,四川政区往往画出一个巨大的湖泊—马湖,大致与湖广境内的洞庭湖、江西境内的鄱阳湖的水域面积相当,在长江水系的几个主要湖泊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且与代表黄河源的"星宿海"有一一对应出现的关系,这一现象在地图史上颇具典型性,笔者称之为"马湖现象"。经研究发现,马湖作为一个大湖出现在地图上,主要集中在明代,尤其以受到罗洪先《广舆图》影响的中外系列地图最为显著,承继了元代朱思本《舆地图》对黄河源参照物的特殊表现形式,即出现马湖与星宿海(黄河源)的对应关系。笔者认为:马湖被夸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元明以来马湖所属政区、聚居民族与水陆交通道路的重要性;地图史上的"马湖现象",实际反映了元明以来地理学家们对黄河源与长江源孜孜不倦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