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地换届结束了.各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了大洗牌、大交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交流面几近100%.于是乎,生出一些悲喜情怀. 先说说这喜. 喜的是仍旧还在这一把手的交椅上坐着.没有被降下去当享受待遇的括号领导.没有被因为年龄等原因而退到二线去.俗话说得好,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好歹自己做的仍然是"鸡头".在属于自己管辖的那一亩三分地上,仍然是自己一言九鼎.此乃一喜也.  相似文献   

2.
梁煦 《经理人》2006,(12):68-68
我们常常滑向为上司而工作,“以避免上司责骂为工作底线”的下意识!“不要和上司一般见识”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取其字面意思。即作为下属,你的重要性不在于你总是与上司的意见一致,恰恰相反,你看问题若能与上司角度不同,甚至面对新问题你得出的推理与上司完全相反,从  相似文献   

3.
筱陈 《领导文萃》2009,(23):144-144
俗语说,宁做鸡头,不做风尾。我原本有些不敢苟同,风与鸡不可相提并论,虽是凤尾,但还归于凤类,一旦沦为鸡头,却已归于鸡类。但细细琢磨,确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有益的生存方式,人才流动的有效方法,人的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们曾经做过让地球成为一个村庄的梦,是INTERNET,让人们接近了这个梦,而 UNL,让我们更真切地触摸到这个梦多人对INTERNET感觉遥远,是因为屏幕上密密麻麻、令人头痛的洋文。如果电脑给的是你亲切的汉字,也一样告诉你如何一步  相似文献   

5.
靠“金点子”成为老板后,还要掌握做老板的诀窍。下面是一位在郑州商界颇有名气 的私企老板的一番经验之谈── 有些老板做事,喜欢权力一把抓,大小事情统统自己动手,员工只能当他的助手,自 己整天忙得像无头苍蝇。我有个客户就是这样,他在办公室时除了要与客户电话联络外,还 要处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桌上满堆公文待他处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我认为他做得太 多。他说,员工没有办法做得像他一样好。我向他说明两点:“第一,若你的员工如你这样 聪明,做得百分之百和你一样好的话,他早就去当老板了;第二,你从不给他机会去尝…  相似文献   

6.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14,(16):106-106
正在人生的旅途上,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想做也最能够做好的事情。也就是说,应该知道自己的志向和事业之所在。不过,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此往往是不清楚的,这将是一个逐渐清晰起来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你可能暂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但是,你至少必须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人世间充满诱惑,它们都在干扰你走向自己的目标,你必须懂得抵御和排除。事实上,一个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要什  相似文献   

7.
河之洲     
有所不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贡献、大创造、大德行、大智慧,但我们至少可以尽量少做那种连常识都违背了的坏事与蠢事。第一,不要反科学、反常识、违反客观规律一厢情愿地“为”,即蛮干地“为”。第二,不要为了表白自身的需要而乱“为”。我写过一篇微型小说,说是一个老人病了,他的几个孩子为了表达孝心纷纷找一些江湖术士给老爷子治病,结果把老爷子吓跑了,即此意。第三,不要过度地“为”。为办成一件事也许你需要找15个人帮忙,但如果你找了1500人呢?只能引起大反感、大麻烦,反而办不成了。第四,不要斤斤计较地“为”,不要得不偿失地“…  相似文献   

8.
不值得定律     
正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再简单不过了,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忽视遗忘。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斗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  相似文献   

9.
低情商优势     
<正>你要别人还你钱,这和你暗恋一个人是一样的。你以为对方和你一样心知肚明,其实对方压根就不知道;你非常纠结要不要开口表白,因为没准一开口,连朋友都没得做。人际关系带来的焦虑大体都是这种模式,容易陷入两种猜测:对方的信息跟我是不是同步?我一旦行动,对方的反应是不是符合我的预期?这么一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两份工作供你挑选,一份是一个月拿万元高薪,但是做牛做马很辛苦,很少有自己的闲暇;一份是工作清闲但月底工资条上只有可怜的一两千元,却有很多空闲时间供自己支配,你会如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11.
毕了业,进入工作生涯之后,每个人都还是会有一阵可称为“求学时期“的阶段,大约是从我们踏入社会,到三十岁之前的时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善用这个阶段呢?我不能说,不要计较你的工作负重与待遇,尽量去接受任务、训练,尽量去学习.绝对不要因为待遇太低而离开一个公司,只能因为这个公司给你的负担与学习的机会不够而离开它.在这个阶段,一个薪水丰厚又待遇轻松的工作,一定是最隐形的毒药.   ……  相似文献   

12.
<正>1.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初出茅庐,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2.要学会忍受孤独,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而去做无聊、无益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3.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而应像水晶一样透明、太阳一样辉煌、蜡梅一样坚强。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能避免以下自招失败的蠢事,你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 做个让老板无法不用你的人。工作时间不要与同事喋喋不休。这样做只能造成两个影响,一是那个喋喋不休的人觉得你也很清闲,二是别的人觉得你俩都很清闲。  相似文献   

14.
<正> 开发洮河绿石砚,他用了能吃苦的向导和有传统技艺的民间工匠,虽然他没有艺术院校的文凭,但是他成功了,而那些科班出身的人却没成功;开发三星堆古酒,他不用这个老厂的管理人员,因为这些人扯皮内行、管理外行,败家子作风严重,结果证明他做对了。尽管如此,深谙用人之道的三星堆名酒酒业公司董事长李巍还是坦陈:“我也上过当,受过骗。”为什么?日前,应《经营管理者》“本期专题”栏目之约,李巍与笔者进行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 祥子:李总,你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从战士到部队俱乐部主任,又从俱乐部主任成为一个大军区参谋部副师级军官。转业的时候不去当甘肃省工商局副局长,不要职位,不要待遇,却去开发濒临失传的洮河绿石砚。后来,又去开发三星堆古酒。给人的感觉你干什么成什么,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河之洲     
<正>快乐是职场的另一种成功快乐是我们走完、走好职场之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无论你在什么层级、什么领域工作,都会身处一个小团体里。在任何一个小团队里,要取得成绩,要快乐开心地过下去,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团队里的人和谐相处。1.和领导"看上去很美"。团队的领导有时候就和父母一样,是我们没得选的。大多数情况下,管理层和被管理层或多或少地存在矛盾,当然也不乏优秀的、深受大家爱戴的领导。但如果你很不幸地发现你们团队的领导是个"奇葩"的话,那你也绝对不能和他摆开架势,大战三百回合。你也不要参与到  相似文献   

16.
《经营管理者》2012,(20):88-89
你是巴蜀的宝贝,盛开在阳光的攀枝花。金沙江北岸巴关河谷丰家梁子,地球上还没恐龙时,你就已在此落地生根。两亿多年,恐龙早已灭迹,你却仍旧淡定,笑傲江湖,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你是植物活化石,你就是植物界的大熊猫。你是攀枝花苏铁,人们也叫你凤尾蕉、凤尾松、凤尾草、避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策划人将简单的东西变成复杂的东西的世纪,21世纪则是策划人将复杂的东西复归于简单的东西的世纪。崇尚简朴将是21世纪策划人的风尚,而弘扬简朴则是21世纪策划人的责任。 小时候,我们常常听兔子和乌龟赛跑的 故事:兔子比乌龟跑得快,把乌龟远远甩在了后面。后来,兔子骄傲,途中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经赢了这场比赛。 大人和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学谦虚勤奋的乌龟,不要学骄傲的兔子。 轮到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了。我们也讲兔子,我们要孩子跑得和兔子一样快,不要学乌龟。尽管乌龟勤奋谦虚,也不要做乌龟。 因为无论你多么…  相似文献   

18.
低成本做人     
硅谷根本不缺钱,腰里揣着绿花花钞票的风险资本家四处可见,但他们不看你的技术、不看你的产品、不看你的计划,只看你这个人。风险投资就是看人。有的风险投资商做法更绝,你给他计划,他根本不看,他就是和你吃饭,了解你这个人,如果你人行,他就给你投钱。有两个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去寻找风险投资,当风险投资商把他俩的计划看完后,却对他们说,你们的计划是一堆垃圾,不可能赚钱。但是你们这两个人非常不错,我给你们俩另一份计划,你们俩来做,我来投资。因此,要把事情做大,做人非常重要。在企业里,领导的人品很重要,假如你自己是…  相似文献   

19.
人生体悟     
<正>一个人的一生要做两件事:一是应该做的,二是想做的。要先做好应该做的,再去做想做的。本着这一条去做,做事情就不会错了。如果试图去改变别人或者等待别人来为你付出,那等来的只有伤心。他做他的事,你做你的事,不要对任何人抱有期望。一个人希望天上掉馅饼,结果砸到脑袋上的却是冰雹,你承受得了也得承受,承受不了还得承受。  相似文献   

20.
李弘 《领导文萃》2011,(23):101-105
我常常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种心境,我觉得在工作中千万不要过于挑战自己。如果你有十分的能力,你尽量争取做九分事,你就会做得非常漂亮。如果你有十分能力,非要做十一分的事,那你会觉得非常累。可能我这样说跟有些人说的“应该挑战自己的极限,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这种论调有些不一样。但实际上我一直按照这样的方式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