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导演姜文首次从镜前走到幕后,将王朔小说《动物凶猛》进行了改编。从王朔评价看来,《阳关灿烂的日子》是他所有小说中改编最好的一部,王朔对电影的喜爱溢于言表,甚至还友情出言了影片中两个军区大院劝架的调停者。导演姜文则作为影片的叙述者和成年的“马小军”娓娓道来属于王朔也属于他的那段少年时光。  相似文献   

2.
王朔是谁?     
王朔是一个真正的孩子记得当年的一个现象:正读着王朔作品的人,当满耳目灌着尖损刻薄又邪趣横生的王朔式"黑话"时,抬头猛见王朔照片,都大吃一惊--这个一脸无辜,腼腆羞涩的家伙实在不像坏人啊. 王朔这次按捺不住地要正本清源:"我前些年一直演一个北京流氓王朔,其实我不是.我是一个有美德的人,我内心真的很美,我没有害过人,没有对不起人."王朔惯于指东道西,但这是一句实打实的话.  相似文献   

3.
王朔小说中存在着几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反讽",包括主题级反讽、情境反讽、语辞性反讽等.  相似文献   

4.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其电影改编同样大获成功。本文从文学文本和电影作品两种媒介出发,研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从电影的套层结构、固定结局和镜像关系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性在电影改编中的表现和变化,探讨该小说的电影改编实践,并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王朔的小说以颠覆为能事,它们颠覆了爱情、秩序以及一切传统的价值规范.这种颠覆有一定的警世意义;而其所依据的仍是中国传统的"痞"文化,因此,"痞子"最后只能重归传统.对这种荒诞人生状况的思考,才是王朔小说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朔在中国文学中有其独特贡献 ,即开创卖文之先河 ,率先与影视联姻 ,彻底改变了作家的生存方式、角色功能和文化人格 ;通过塑造“痞子”形象 ,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廓 ;转变了文学批评的某些范式 ;拓展了小说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想、人物及语言三方面论述了王朔小说的现代派文学色彩,认为:王朔小说独树一帜的风格并非一种偶然、孤立的现象,而是不断要求创新的中国当代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文学思想与技巧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坛上不能忽略王朔,他贡献给文学史的是顽主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顽主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平民,他们自己鄙夷着老百姓,这类多余人不具备平民身份,甚至还有一种优越感.但王朔进行创作的时候有意识地采取平民视角,让广大读者接受,真切展开叙述.王朔的平民倾向还表现在小说的语言上,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易于普通受众接受.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在诸多文学样式中它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电影中的优秀之作大多是由小说改编成的。研究小说史应该关注小说在电影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既有探索性、趣味性又能满足大众的情爱心理期待的爱情小说是最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对于作家是名利双收的事,“触电”几乎成了普遍现象,但中国当代作家大多对电影表现出高蹈的鄙夷姿态。  相似文献   

10.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认为,"王朔现象"是大众文学在新时期发展的产物,体现出了现代大众文学的特征,显示了中国大众文学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活力,代表了当今大众文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纵横论王维》在解读、描述王维及其作品的同时,不断地与哲学、美学上的一些理论相互印证、发明,从而使这样的解读、描述呈现出极为独特的风貌。作者从自己对王维诗歌的体悟出发,以哲学思辨的语言,重新解读、描述王维,以自己的体悟去接通古人的情感脉搏,行文风格优美而典雅。  相似文献   

12.
汪懋麟是广陵词坛领袖王士禛的高足,由于受到其师的影响,表现出和王士禛极其相似的词学观,即以"神韵"论词。此外,在作词的具体实践中,两人在词作题材和风格、作词主"神韵"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高邮的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是我国古代语言学家中的杰出代表,在文字、语义、语音、语法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先进的语言学思想密切相关。对王氏父子的语言学思想,尤其是语言观进行梳理,有助于总结我国传统语言学术思想,指导今天的语言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王安石、王安礼诗文创作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二人文风之异同,进而揭示临川王氏家族乃至宋代临川文学兴盛之况。  相似文献   

15.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就是为实现"改造中国"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一生.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即:当记者进行舆论宣传;开展"少年中国学会"和"工读互助运动",进行社会实践;从事音乐研究,实践他"音乐救国"的理想.他所进行的这些活动都是同他的爱国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王森论     
王森是明后期著名的民间宗教家之一。由他开创的东大乘教,无论是在教义思想,还是在组织、领导农民起义诸方面,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特别是东大乘教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叛逆思想与行为活动,对当时与后世的民间宗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勃昆弟个个才华横溢,并以文学显,在初唐文坛上成为美谈.其中王勃多为论者所称赏,但他的兄弟却鲜为人知.梳理王勃兄弟的生平、创作,重现其动人风采,展示其卓越才能,客观地再现王勃生活的家庭环境,是全面研究王勃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朱湘叙事长诗《王娇》直接由话本小说《王娇鸾百年长恨》产生而来。从话本到现代叙事诗的体裁转换中,主题、性格与情节均得以深化和提高,渗进了“五四”新的时代精神。在艺术上,《王娇》也充分发挥了艺术形式的美学功能,而不局囿在狭义的抒情中,这在二十世纪新叙事诗美学追求上取得了瞩目成就,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襞是"身本"思想的竭力倡导者,他继承了王艮"身本"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王襞突出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内求,主张见危顺受;在格物问题上突出正己修身,正心为国,反身而修.因而王襞的"身本"论比王艮的"身本"思想更具合理性,也更有价值.王襞还继承了王艮的亲民思想,突出了"亲民安民"的时代要求,他心系民众...  相似文献   

20.
王艮的良知思想继承了王阳明良知思想中的某些内容,在很多方面又有所发展,特别是增添了良知思想的平民化特色。这种良知思想经过泰州学派的发展,对明末的人性解放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