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台湾经济的危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经过四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已在亚洲乃至全球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源于其发展的路径,台湾经济存在着重重危机。这种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台湾经济中占据核心的电子产业严重依赖Wintelism的生产模式,形成路径依赖,当这种模式行将崩溃或者被取代时,台湾电子产业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危机;其二,在寻求电子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台湾根据既有优势选择了LCD和半导体产业上游的制造业,但是由于没有实现进口替代,原料和生产设备仍然受制于国际垄断企业,这不但减少了企业利润,而且需要大规模进口原料和设备以满足规模扩张需求。这种产业经济上的危机将导致台湾外贸状况的恶化,加上台湾一直存在的财政赤字,可能形成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台湾的出路在于成功实现产业升级,而大陆政府则可以帮助台湾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台湾对大陆的依赖,为两岸统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11月11日,继祖国的主体部分-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台湾作为一个单独的关税区也成为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国际自由经济体系的重要会员体。加入WTO,将使得台湾资源配置更具效率,从而提升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企业也将获得更佳的产业发展机会。然而,短期之间,将无可避免地冲击到弱势产业的生存;但长期而言,加入WTO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厂商创造较为透明化与开放的国际经营环境,台湾厂商将可分离回合谈判达成协议之贸易成果,其中,以外销为主或具外销潜力之产业,例如电子、纺织、塑料、机械、冷冻食品等,将因世界各国关税降低及市场更开放而受益。但对个别产业而言,由于台湾部分产业项目仍维持着较高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因此其市场开放压力及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工艺产业律属于其创意产业范畴之内。 2005年6月,据台湾出版的《2004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相关数据显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自2002年推动以来,至2003年,产值(附加价值)已经提高为2,635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30亿元),较2002年大幅增长14.01%,就业人数增长3.1%。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来,台商就迈开了投资大陆的脚步。从1990年开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络绎不绝,传统产业掀起了第一波的投资大陆热潮,1993年时达到了高峰。1995年前后,在两岸频繁的学术交流推动下,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热络起来,与传统产业的投资交相辉映。到去年又掀起了第二波的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热潮,半导体等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挑战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积极跨海登陆,发展至今,台湾投资大陆已形成相当规模。据台湾媒体报导,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已达5万多家,投资项目达2万多件,投资金额已逾700亿美元(也有称1000亿美元),岛内三分之一的上市上柜公司都已投资大陆。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充分发挥以内循环牵引外循环的本土市场效应,是新发展格局下培育国家级战略性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路径。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例证,选取2016—2021年中国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牵引作用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其外循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牵引作用,主要通过内循环引致创新效应和规模经济实现;相对于美国遏制前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美国遏制后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内循环牵引外循环的作用更强;并且相较于半导体设备,半导体产业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牵引作用仅体现在半导体产品中。在新发展格局下,这些发现将为内循环牵引外循环提供重要的微观例证,并为以半导体产业为代表的受发达国家遏制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探寻其自主可控的突围之路,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讯产业是台湾的“十大新兴工业”之一。近十多年来,在因特网蓬勃发展和台湾电信自由化两大趋势下,台湾通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获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在分析台湾通讯产业格局变迁的基础上,认为促成台湾通讯产业结构转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因特网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带动了通讯产品市场需求。如果从台湾通讯产业自身因素看,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企业并购,以及强化产业聚集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台湾的传统产业在岛内遭受生产、筹资。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加之受岛内高科技产业的排挤,以及当局产业政策的不平等待遇,纷纷西进大陆投资发展,以寻找产业发展的第二春。同时,受大陆投资环境的诱因及企业比转利益的驱动,台湾高科技产业也积极迈开了投资大陆的步伐。几年来,非但台湾的传统产业几乎全部都来大陆投资,不少高科技产业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政策制定与实施、重点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园区与风险投资业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李国鼎对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贡献,指出李国鼎是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规划者、决策者和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少科学家预测,继第一波的农业革命,第二波的工业革命,第三波的资讯科技革命之后,新世纪全球将迅速进入第四波的生物科技革命,即廿一世纪将进入生物科技经济社会时代,近年来,生物科技迅速崛起,并被全球公认为是廿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科技,是产业舞台上的明日之星,去年,是全球生物科技加速起飞的一年。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代表着生物科学发展的重大里程碑,连同其它生物基因科学的发展与运用,将使医学,食品及其它生物科技应用产业,成为新世纪的明星产业。生物科技可谓是继化工,航天,核能,资讯电子科技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飞跃。世界各国在新世纪里都把生物科技列为重点科技和战略性的研究开发领域,无不对国家更是不遗力地争压生物科技的制高点。台湾也不例外地汇入了这一世界潮流之中,抢滩发展生物科技产业,欲将其发展成为继资讯科技之后的又一明星产业。  相似文献   

10.
台湾资源化产业发展概况资源化产业是以资源永续循环为主轴,提高产业回收再利用再生资源,追求工业生产零排放的目标。台湾资源化产业类别主要包括资源再生制造业、共同清除处理机构与公民营清理机构之工业废弃物再利用业;其产品型态包括再生材料、资源再生产品;其技术范畴包括再生材料开发与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