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警惕新“洋泾浜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泾浜英语”( pidgin English)指的是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时产生于我国沿海几个通商口岸的一种混合语,其特点是词汇多半来自英语,而语法却基本上依据汉语,如 one piece house(英语无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搭配,这里的 piece纯属汉语习惯), I no can(应为 I can not我不会)等等。“洋泾浜”原为上海的一条小河,鸦片战争后,英国驻沪首任领事巴富尔胁迫当时的上海道台宫慕久签定土地章程时,提出“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于英国商人”,因而便有了洋泾浜租界。后来应运而生的所谓“中西合璧”的混合式英语就被冠之以…  相似文献   

2.
李寒寒 《生存》2020,(14):0096-0097
在日语中,“真相を知っての驚き”“安全を考えての決議”“交友関係に悩んでの自殺”“カードを使っての遊び”等的动词的连用形“て”后附加“の”名词修饰节的语法现象。本文将动词的连用形“て”后附加“の”的语法构造称作“‘Vての’名词修饰节”,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点展开讨论:1、“Vての”名词修饰节具有什么样的意义2、“Vての”名词修饰节成立的制约条件是什么3。  相似文献   

3.
说“费”     
费,当然是指费用,即花费的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资的含义有4个,“费用”列为第一。与其它“花费”、“用得多”。“姓”之义相比较而言,费被用作“费用”之义的时候最多,多到了许多人并不知道还有其它之义,多到了当“费”字与自己有瓜葛时,就得往外掏钱,甚至连问都问不得,尤其是面对各种各样“大盖帽”带着“费”先生来的时候。有人早年间调侃说:旧中国税多,新中国会多。这几年后面的句子却改成了“新中国费多”。而事实上,连朱基总理也承认,我们的费的确远大于税,以至于“民怨沸腾”。税当然是要进国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4.
先秦汉语存在一种特殊的方位短语:中+名词。先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押韵和类型学角度对这种语法现象给出了解释,但所作的解释都具有局限性。先秦时期方位词中没有实在的方位义,这一时期方位词的出现不是语法上的要求,这造成了方位词中不会受到语法和语义上的制约,它与名词构成方位短语时,语序也就显得十分灵活,可以出现在名词前也可以出现在名词后。方位短语中+名词在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中仍然存在,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语法现象的残留。  相似文献   

5.
近来有机会读了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的王季思先生校注的《西厢记》,在“重印说明”中说明王先生在这次重印中,又对校注文字作了一些修改。然而我感到在重印本中还存在些问题,需要与王先生商榷。 甲、标点方面: 一,在二本一折中有:“长老在法堂上高叫:两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鸳鸯与他为妻”一句。在这里,我认为王先生的标法有失。原因在于王先生可能将“断送”视作动词来标点的。其实,“断送”一词在这里已成为名词,作“赠品”解,与“房奁”一词并列。这在元人杂剧中是个习用语,诸如关汉卿的《王闰香夜月回春园》杂剧第四折:“…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语典》收有“课钱”一词,该词条下共列出4个义项:1.税金。2、卜金。3.占卜时用作卜具的钱。4.债款。在“卜金”一项内引了两个书证:元王晔《桃花女》楔子:“近因年老,做不的甚么重大生活,只教他管铺,无非开铺面,挂招牌,抹桌凳,收课钱。”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刘我是岳府中,请你卜卦。【丑]就去。【末】少待。[禀介相见介老旦]取深浅来。这两个例证中,第一个是正确的,第二个却弄错了。按,剧中写岳飞母亲得一不祥之梦,因此叫仆人寻一【、卦先生以占吉凶。这里扮岳母的老旦所说的“取课钱来”,指的是…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党建部分提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首次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并列。此后,关于党建五大部分内容的划分逐渐为理论界和宣传部门所接受。本文对“反腐倡廉建设”提法进行理论思考,认为“反腐”和“倡廉”两个词并列提出有其局限性,“倡”字应该改为“保”字,逻辑上才能讲得通,理论和实践才能统一起来;“廉”字有两层含义:“廉洁”与“廉价”;将“反腐倡廉”与“建设”进行搭配,不仅义理上不顺,而且功能上较虚,“反腐倡廉建设”实乃“反腐保廉政策”。还对党建内容的划分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规范和推动党建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英语名词属格有两种形式:-'s属格和of-属格。名词属格一般是表示名词的所有关系的。译成汉语往往是“……的……”。例如:Jim'sgrandfather——Jimhasagrandfather.吉姆的祖父ComradeWang'spen——Comra...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掌握这种工具来发展社会。在科技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汉语是我国的主体语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学习汉语不能“为学而学”教师教授汉语也不能“为教而教”,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问题。下面谈一谈笔者在给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10.
古铜器铭文中有些词语出现频率很高,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谈谈个人看法。 一、对扬……休。 “对扬……休”在古铜器铭文中的用法,常见格式有如下几种: 1对+名词+休。如亳鼎说:“敢对公中休”。 2扬+名词+休。如小臣宅彝说: “扬白公休。” 3敢+对扬+名词+休。如静殷: “敢对扬王休。” 4敢+对扬+名词性结构+休。如颂鼎:“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 这四种格式,3应视为典型格式,1、2应视为3的省称, 4不过是把中间名词部分扩大了。 分析这四种格式,我的结论是: 第一、“对扬”不是联绵词,也不可能是外来语,因为它可以析用。 第二、。“对扬”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稿曾蒙张斌教授指正。也听取过陆丙甫同志意见,谨此一并致谢。 跟《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相比。《现代汉语词典》在一词多类的词性标志方面相对来说要含糊多了。多数并未标明一个多类词所具有的几种词性。动词、名词方面存在着这个问题,形容词、名词方面也存在这个问题。本文试就形容词、名词两性词问题作些探讨。 (一)形容词向名词的转化 一、形容词转化成名词的界限。 形容词向名词转化的语言事实确实存在着。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名词这个类里边最困难的问题还是怎样区别哪些动词巳经转变成名词(兼属两类),哪些动词只是可以…  相似文献   

12.
韩馥羽 《东西南北》2013,(24):32-33
微捐.是指把自己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钱捐出去.帮助他人解脱困境的一种慈善行为,、“勿以善小而不为”.捐赠不论多少.要的是有爱心。把“微捐”汇集起来,积成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集腋成裘,用于慈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3.
“非谓形容词”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任先生曾指出:“只能修饰名词,不能做谓语的形容词,严格地说,没有”。这个观点代表了早一些时候汉语语法学界对于形容词的普遍认识。近年来的“非谓形容词”一说,引起了语法学界对形容词的重新认识。现在,几乎在所有涉及形容词的语法论述中,都接受了“非谓形容词”这个范畴。不过,笔者通过一些观察和分析,觉得提出“非谓形容词”这一范畴的立论和取证,尚有不少疑点,所以在此不揣浅陋,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就教于语法学界的前辈和同行。1.根据汉语语法研究中普遍接受的观点,划分词类依据三条标准:句法功能、司法形态和抽象意义。一般在分析“非谓形容词”(以下简称“非谓”)时,也运用了这三条标准,我们也就先以这三条标准为  相似文献   

14.
“太货六铢”正品压胜元武钱(图一),铸于南北朝陈国太建十一年七月(公元579年)。正面铭文篆书“太货六铢”,背面有斗、剑、龟、蛇构成图案。直径62.5毫米,厚1—2亳米,重45.321克。化学分析:铜58.52%,铅4.65%。沙型薄壁铸造。这种通用货币在历史上不到三年就废除了。这枚压胜钱的发现是可贵的。“洪武通宝”正品压胜钱(图二)铸于明初洪武  相似文献   

15.
“羡余”辨义彭凤莲“羡”有盈余之意,如“四方有羡,我独居忧”①,“羡余”意即盈余。它本是一普通名词,从唐代开始,它除作为普通名词继续使用外(对此本文从略),又渐渐演变成了与财政有关的专有名词,姑且称之为财政用语,且与进献给皇帝相关。根据清代袁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钱,人人需要的东西。钱,人人关心的话题。自古以来,关于钱的名言俗语可谓多矣,什么“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等等,足以说明钱对于人的重要。但重要归重要。由于受“钱财如粪土”、“君子不言利”等传统道留的影响,在钱的问题上,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禁区,这就是一个钱字欲说还休。下面这串故事也许就发生在你的身边—…·羞于捅破这层统阿吉是某大学有名的政治教师。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往往在他口下变得有滋有味。因而阿吉的名字传遍校园,传向社会。与大学隔河相望的是一家大型企业,负责政工的A领导常为政治学习而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元音占优势”的问题翟光在讲述现代汉语语音特点时,差不多都首先提出“元音占优势”的说法。较早提出“元音上优势”说的是王力先生。他在解放初期出版的《汉语讲话》中,在“汉语的特性”一节里讲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元音特别占优势”。他说:“在许多语言里,辅...  相似文献   

18.
《东西南北》2012,(13):25-27
“过去每个世纪,世界的中心都在变。如果不能单独领导世界了,美国会怎么办?”授课老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坐在圆形长桌的一端,他没有准备讲稿,言辞犀利。在他面前,围坐于圆桌的十几名学生大多西装革履,身兼重职——他们是一群“厅局级”美国官员。而这里,是第二届“中美高级官员培训班”。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著作经常用“子”来指称谈话的对方。这种用于对称的“子”(以下简称为对称“子”),历代学者都释之为“男子之美称”或“男子之通称”;《马氏文通》独创新说,认为它“每用如代字”,是代替“尔”“汝”的代词。现代语法学家则否定马氏的说法,延用传统观点,明确指出“子”是尊称,是名词。例如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三二八页中就写道: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举例中就有对称“子”例;又如郭锡良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也说:“子”是名词,不是代词,当它被用为‘汝’的意义的时候,只是借名词为尊称。”(见该书第三六五页)  相似文献   

20.
杨滨 《唐都学刊》1995,(6):36-41
论《诗经》中“兴”的“起情”作用杨滨《虞书》上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大概是我国文字记载中年代最早的对于诗歌创作的本质及作用的认识了。所谓“志”,据闻一多在《歌与诗》一文中的论证,“志”在汉语发展史上大致经历过由记忆、记载到怀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