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武陵山区苗族上刀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武陵山区苗族上刀梯遗产项目的保护成效。结果认为,武陵山区苗族上刀梯起源于佛教、道教与苗巫交融形成的苗族"巴代扎"掌坛法师身份确认的度职仪式,以"赤脚踏刃,手脚并用,蹬高作舞"为运动方式,具有身份转换的文化意义,当代通过苗族传统节日和民间体育竞赛开展传承活动,武陵山区苗族上刀梯文化遗产得到较为理想的保护。提出了提炼苗族上刀梯"惊险刺激,超越自我"的创意概念、描绘优秀程度和定位于旅游演艺和开业庆典、中学生的成人礼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毕业典礼的开发利用对策,拓展上刀梯文化遗产的运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被视为建构奇异文化空间的有效资源,原本仅仅作为苗族村民节日仪式或者日常娱乐方式的民间艺术,现都被重塑成供人消费的旅游商品。舞台展演是这种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就使得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旅游物流实践中的困惑,通过日本旅游物流"宅急便"模式的案例研究,从实践的角度回答了旅游物流产业形成的可能性;为证明现代物流理论能在旅游物流中得以贯彻的观点,运用现代物流的LD-CED模型从理论上对日本"宅急便"模式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如何实现我国旅游物流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构想,解决旅游小件物品的社会化配送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其苗族人口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占首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贵州苗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的学术界对"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有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多是从历史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等角度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则主要从苗族饮食文化族内与族际传播模式入手,具体阐释贵州苗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状况,大力弘扬苗族传统饮食文化,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市场的兴盛,苗族刺绣作为旅游商品,不仅受到游客的青睐,同时也受到文化人类学者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苗绣生产主体受到当地经济、科技、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未能在经济市场上得到广泛的认识和认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重点分析苗绣发展模式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苗族刺绣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贵州苗族山地民居的建筑选址与族群历史记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其村落格局是苗族社会文化空间的景观性呈现;在大众旅游时代,应注意对苗族文化空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从与世隔绝到旅游品牌 德夯苗族传统艺术旅游发展随着旅游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可分为三个时期:苗族传统艺术引入期。20世纪80年代初,德夯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苗寨。1984年,德夯村修通了从209国道到村里的公路。得益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的影响,德夯这块有着神秘自然风光的地方,也成为当地市民、学生周末郊游观光的向往之地,跳鼓、会歌、接龙、椎手等苗族传统艺术活动也在开始自发举行。随着游客的增多,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经济观念,萌发了他们发展旅游业的意识。当时旅游主要由村委会管理,但由于交通不便,仍主要以自然风光作观光对象,苗族传统艺术对德夯旅游拉动力不大,加之宣传力度小,旅游业发展不快。  相似文献   

8.
<正>"石老师的研究很有价值。"——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这才是苗族文化的研究专家!"——湘西画家黄永玉"救活苗族文化的功臣。"——《湖南日报》他,一名普通的苗族农民,却成为吉首大学客座教授,并多次接受国内外媒体记者及各级领导、各方专家的探访。他,近30年来,凝聚几代人努力,投入30多万元,收集、挖掘、译注、编撰反映苗族主流文化,字数达1400多万的巴代文化系列丛书,以及上千张(件)的文化影像、图片和其他文物资料,为苗族文化正本清源,传承、推广、展示苗族巴代文化的事迹令人震撼。他,对苗族巴代文化的独到见解和传承精神,使苗族文化走出了"重巫尚鬼"的误区,对传承苗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他就是被许多人称为"苗族文化牛人"的石寿贵。近日,笔者走访了这位年逾花甲的神奇老人。  相似文献   

9.
笔者借助文献资料对苗族鼓舞在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价值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湘西苗族鼓舞具有历史、宗教、文化、精神、观念等方面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有传统教育、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外在价值,并能以文化的涵盖面广、知名度高的资源优势有机地整合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基于此,本文认为湘西苗族鼓舞不仅是一种专门的舞蹈艺术行为,还能有效整合服饰文化、音乐、绘画、手工艺、祭祀等多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贵州的苗族蜡染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工艺,亦是贵州的艺术之花,其样式独特、技艺精湛流畅,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艺术价值进行挖掘,结合贵州当地旅游文化,将其与景点元素相融合,研究其在当地现代旅游宣传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传承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牛刚  吕培 《民族论坛》2011,(4):44-45
节目庆典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跳花节”是苗族的重要节日,集中呈现了苗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在区域旅游开发背景下,节庆活动具有文化现象与经济内容的双重载体功能,本文以湘西风凰县山江镇苗族的“跳花节”为例,分析“跳花节”对苗族民俗文化的整合功能,并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各地区民族文化传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贵州台江县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下,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结合台江县苗族文化传播概况,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台江苗族文化传播战略定位以及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贵州的苗族蜡染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工艺,亦是贵州的艺术之花,其样式独特、技艺精湛流畅,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艺术价值进行挖掘,结合贵州当地旅游文化,将其与景点元素相融合,研究其在当地现代旅游宣传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传承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本文所谈论的苗族文化传承机制,是局限于民间文化方面,且侧重阐述其传承机制的构架与运作。当然,对其内涵与载体,也相应作简要的阐明。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苗巫文化的传承机制,即指负载着苗族民间文化传承、扬播与发挥其苗巫文化功能及社会效应的运作体。研究苗族民间文化传承运作体及其运作,有利于人们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开掘,这对于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和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拟就作如下探讨。一、苗族传统文化中种职司的译解及其社会功能著名学者盛襄子在《湖南苗史述略》中说:“余征之古史,苗瑶盖为中国巫教之首创者。”笔者亦认为,苗族传统文化,无论从历史文献或在民间社会加以考察,都是地道的巫文化,苗族的巫文化,历史上对中国南方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正如史学家王桐龄所说:“苗  相似文献   

15.
黄秀蓉 《世界民族》2022,(3):94-105
作为战争难民进入美国的老挝苗族群体,其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近半个世纪对陌生新文化的适应过程中,不同代际的美国苗族群体根据自身特点与对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采用了不同的适应模式,包括极端适应型、被动与主动的涵化型、主动的同化型以及非常规的青少年帮派活动等。美国苗族不同代际群体与相应的适应模式并不严格对应,而是互有交叉,又或有同一代际群体采取多重适应模式的方式。美国苗族群体多样化的文化适应模式有助于整个族群较快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生活,同时促进其传统文化在苗族社区中的传承与发展,并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寻求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铃木正崇是继鸟居龙藏之后日本当代最重要的苗族研究学者。与日本老一代学者"文化寻根型"苗族研究不同,铃木正崇以苗族为本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中国西南苗族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历时研究,不仅大范围、多点式地动态呈现了苗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且为苗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湘西苗族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传统节日资源的优势和开发现状,并提出了苗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文山苗族文化发展情况如何,只有通过调查了解才可知。本文结合云南省文山州苗族文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方面作简单阐述。目的是引起人们对云南文山苗族文化发展的关注,为发展好云南文山苗族文化作出贡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庆彭水厚重的盐丹文化、神秘的巫觋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乡村聚落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评估,提出"以鞍子苗族文化为抓手,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生态博物馆’,竭力打造‘乌江苗都’品牌;以盐丹文化为核心,精心筹建‘中国·盐丹文化博物馆’,推动郁山古镇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传媒中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创建彭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既促进彭水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庆彭水厚重的盐丹文化、神秘的巫觋文化、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独特的乡村聚落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评估,提出"以鞍子苗族文化为抓手,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生态博物馆’,竭力打造‘乌江苗都’品牌;以盐丹文化为核心,精心筹建‘中国·盐丹文化博物馆’,推动郁山古镇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建立‘中国武陵·娇阿依文化传媒中心’,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创建彭水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既促进彭水少数民族原生态的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