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魏玉升 《老年世界》2014,(13):43-43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进入家庭养鸟的第二个部分,和大家一起交流观赏鸟的饲养。在我国,观赏鸟进入家庭饲养最多的是鹦鹉类和文鸟类,这两个种类的鸟不但羽色艳丽,体态优美,而且易于人工繁殖,因此拥有比鸣唱鸟更广泛的饲养人群。本讲就从常见的虎皮鹦鹉开始说起。形态特征 虎皮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后来经过人工培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笼养鸟。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翅膀花纹较多,毛色和条纹犹如老虎的花纹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天真可爱、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公鸟的蜡膜颜色为绿蓝色,母鸟的为白色或肉黄色。  相似文献   

2.
梁伟 《老年人》2015,(2):27
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上床睡觉前他还洗了个热水澡。父亲平时就是个爱干净的人,难道冥冥之中竟晓得自己的生命大限到了……这让我们子女感到内心歉疚。父亲也真是,连个净身的机会也不给我们。父亲退休前是位邮政投递员,一位在底层讨生活的普通劳动者。每天天一亮他  相似文献   

3.
聂茂 《老年世界》2008,(6):20-21
出国六年了,我没回过家。今年春节,我决定回家看看,回去陪父亲喝喝酒。 我特地给父亲买了两瓶洋酒。父亲爱酒,一辈子只喝自酿的米酒,寡淡寡淡的,没什么味道。母亲怕他年事已高,不胜酒力,限定每餐只准喝一杯。父亲拗不过,又嘴馋,总是趁舀酒的机会,大抿一口,满满的一杯酒,一抿便下去,父亲“理所当然”地还要加满。实际上,父亲每餐都要喝一杯半。  相似文献   

4.
一辈子的谎     
演包青天那个演员,好像姓金的,名字忘记了,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却一直记得.他在答"会否对妻子说一辈子都爱她"时说:"一辈子爱是不可能的,但我会对她撒谎.如果我愿意一辈子都对她撒谎说我爱她,这也是一种真爱."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寄托     
对父亲的思念,总会牵出我对《老年人》杂志的感激之情。是它,陪伴父亲度过了人生旅途的最后时光。父亲卧病在床的最后3年里,读书看报几乎是他精神生活的全部寄托了。但是,随着心力的逐渐耗尽,父亲看的东西越来越少,唯有《老年人》杂志是个例外,他的病床边总放有一叠。记得有一次,父亲跟我闲谈时说到,他这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计较吃穿,惟独爱看书报。在阅读过的老年生活类报刊中,他对《老年人》杂志情有独钟,觉得蛮适合自己的口味,既有休闲生活的经验,又有养生保健的知识。与父亲同病房的4个病友,受他的影响,也喜欢上了《老年人》杂志。每…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退休后,为了让他享福,我不让他做任何事,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帖帖之后才去上班。有一次,因为忘了一份文件,我从单位返回家中。推开门,看见父亲独自坐在沙发上对着窗外发呆,我走到父亲身边,他没有察觉,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相似文献   

7.
老工友赵兄退休后,在各方面与我相处得很好,唯有一点让我烦,只要是和我遛弯时,不管我爱听不爱听的,就唠叨起他的那点病来。今天说他血压高了,明天说他的血糖突破正常指标了,后天又说他的腿也软了,走起路来没有劲儿,如此种种。这些负能量,让我听得心情很不爽。  相似文献   

8.
祥和的阳光     
祥和的阳光谢明子父亲是一位好学的作家,他的藏书不少。四个顶着天花板的大书柜,总是饱饱满满,那么傲然地占去了他书房的大半空间。或许是耳儒目染,我从小就爱看书。时常像穿堂风一般,不打“门票”就溜进父亲的书房,挑选我爱看的书。久而久之,我对他好些藏书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笑话连篇     
鹦鹉也疯狂有个人买了一只鹦鹉,想让它学会文明用语,于是每天早晨经过它时都说:早安。话说这天早上他精神不太好,经过鹦鹉时什么也没说。鸟儿冷冷地瞪着他说:"喂,你今天怎么啦?"  相似文献   

10.
进入老年的父亲越来越有温度了,他频繁地组织家庭聚会。以前,他是特别小气的一个人,现在,花起钱来毫不吝惜。有一次,他喝了一点小酒,竟说:"我这一辈子,活得太用力、太费劲、太坚硬,如果可以换一种活法,我一定不会这么累,这么苦,也不会让你们这么不开心。以后,我要做个温暖的老人,希望可以活得久一点,健康一点。"2009年3月,父亲在体检中查出甲状腺瘤,非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世界》2011,(11):28-28
打招呼 一老人退休后无聊,天天教鹦鹉说话。每早必教它说:“早上好!”可是几个月过去,鹦鹉仍不开口。老头十分气馁,这天早上便没有继续教。这时,只听鹦鹉对着老人大喊:“老头!今天牛了啊!见我也不问好了?”  相似文献   

12.
进入老年的父亲越来越有温度了,他频繁地组织家庭聚会。以前,他是特别小气的一个人,现在,花起钱来毫不吝惜。有一次,他喝了一点小酒,竟说:"我这一辈子,活得太用力、太费劲、太坚硬,如果可以换一种活法,我一定不会这么累,这么苦,也不会让你们这么不开心。以后,我要做个温暖的老人,希望可以活得久一  相似文献   

13.
我“潜伏”在父亲的朋友圈,不仅更加了解了父亲的生活,还成功地帮父亲做了一回“投资顾问”,我偷偷地快乐着,幸福着,也骄傲着. 自从教会父亲玩微信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看着他每天抱着手机,不是传图片,就是发感慨,要不就是对着微信说个不停,还时不时“呵呵呵”地笑出声,日子充实又快乐.我见了,一半高兴,一半担忧,高兴的是,退休后的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现在有了寄托,他心情好了许多;担心的是,现在的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万一交上个不良网友,被人骗去钱财就不好了.思来想去,我决定当一回“卧底”,“潜伏”进父亲的朋友圈,看他每天都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对联亲情浓     
我刚读大学时,很喜欢对对联,于是便订了一份《民间对联故事》杂志。放假时带回家,父亲看见了,竟爱不释手,渐渐也成了一个“对联迷”。 父亲退休后,更加喜欢对联。那时的通讯并不发达,父亲常常给我写信。信中,他总要出些对联让我应对,而且联语中蕴含着对我的期望和关怀。比如,他有一次出的上联是“勤勤恳恳学,后进可  相似文献   

15.
问: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之后我一直和母亲生活,和父亲来往极少.我只知道父亲在外面做生意,生活条件很不错.前不久,我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因为父亲只有我一个孩子,因此奶奶让我继承父亲的遗产.然而在遗产清算的时候我却发现,父亲做生意还欠了很多债务,这些债务几乎比他留下的遗产还多.为此我犹豫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放弃继承父亲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当了一辈子老师的母亲,退休伊始心情低落到极点,不习惯脱离了同事和学生的生活。由于担心她一人出远门无安全保障,我只能劝她在小区内找娱乐,或是找人打打牌,或去左邻右舍家走走,可是几日下来,母亲以“七律”口吻报怨:“花虫鱼鸟男人爱,老妪出门无处转;乱敲邻里防盗门,彼此尴尬有损害。”我意识到,老人颐养天年还得投她所好方可。  相似文献   

17.
1或许我是一只鸟,一只候鸟,或许我什么都不是。撩开阳光的羽毛,这只不知来自何处的火鸟,正卧在春天不再碧蓝的背囊。鸟,一个活脱脱的象形文字。弹出伏羲的九龙车,忽喇喇在大地上铺展开。一只神奇的手,一块小本炭,一些神秘的符号,忽然就将文明的钥匙留在第四纪岩石上了。日神我父,日神我父,刻在我骨头里永不沉落的图腾,连同文明的钥匙镌刻我躯体的血印,给我生命,给我痛觉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儿子有一条生路,他宁愿一个人背负着"无情父亲"的骂名。从一开始,他就没给自己留退路,预料到儿子会恨自己一辈子。但作为父亲,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9.
魏玉升 《老年世界》2014,(23):43-43
在民间,八哥之所以有着和虎皮鹦鹉一样高的知名度,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技能——可以模仿人说话。从常见的问候语到和主人对话,再到背诵唐诗和学唱歌曲,八哥的表演天赋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么,一只人见人爱、逗得我们开怀大乐的小八哥,到底是怎样练成的呢?  相似文献   

20.
父母如书     
黄维 《当代老年》2010,(6):33-33
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技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悲哀。”或许,父母一辈子都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可是,他们双方却是在一辈子的路上都种满了鲜花,让我们时刻都闻得到芳香,永久弥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