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狭义的"事由联系"与广义的"事由联系"的比较入手,可以进一步阐明"事由原则"被全盘否定的不合理性。论证"事由原则"在档案整理过程中的可应用性和重要性,以及"事由原则"回归档案基础理论体系的必然性,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采用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 ,以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制度。从一般意义上归责原则到具体的法律规定 ,具体探讨《合同法》总则及分则 ,对深入掌握违约责任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管如何设定再审新证据的范围,不管是否考虑主观因素和既判力标准等因素,再审新证据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以新证据启动再审,有利于在发现真实的基础上实现实体公正,因此大陆法系各国一般都在一定限度内把发现新证据作为再审事由。我国目前严格限定再审新证据的种类缺乏现实基础,但也不能过于放宽再审新证据的范围,再审新证据的认定与运用必须在既判力与实体公正之间进行权衡的基础上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流浪动物伤人案件的增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2条规定了遗弃、逃逸动物侵权的责任主体为原饲养人或管理人,但由于受害人难以找到原饲养人和管理人,因此该条的实用性受到了质疑。同时,该条规定过于简单,如要为受害人提供更有效的保护,还需进一步明确原饲养人和管理人承担责任的范围、承担责任的方式、免责的条件以及新占有人(包括无因管理人以及非法占有人)的认定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违约行为发生后,确定违约责任得否成立应遵循的准则或根据,也是贯穿于整个违约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违约责任是合同法上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则是该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同一法律领域不能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关于免责事由的立法亟待完善。免责事由立法模式应选择兼具大陆法系一般化和英美法系类型化特色的折衷式立法模式,并规定免责事由的具体种类。  相似文献   

7.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楠 《学术探索》2011,(5):46-50
“恶意欠薪”现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既是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是关涉民生诉求和社会稳定的隐患。《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行为纳入刑法规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如何对该罪名进行正确的诠释和适用,已经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新一轮的使命。本文围绕拒不执行劳动报酬罪的司法适用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期望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司法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段威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26-27
在有限责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适用中,解散事由应不限于公司僵局,公司的性质、目的等均应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立法中的"其他途径"应理解为公司内部解决机制;以股东持有表决权达一定比例作为股东提起公司解散之诉的要求应予修正;案件审理中应注重调解程序,寻求替代性解决办法,认定解散事由时应立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个案、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9.
经济犯罪司法认定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重要方面,极易出现偏差舛误。究其根源,司法认定中未能对出罪事由予以充分重视是最大渊薮。虽然出罪事由已生动体现并全面渗透到经济刑法和其司法解释中,但其并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司法工作者应主动打破入罪思维定势,逐步重视并做到兼顾出罪事由,将目光不断往返于入罪与出罪之间,努力实现定罪精准和量刑适当,充分实现个案公平正义,从而不断提升经济犯罪刑事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的"二分法"与"三分法"对于决议可撤销适用事由的解释存有差异."三分法"逻辑下的决议可撤销适用对象得到更合乎逻辑的界定.决议可撤销、不成立与无效的制度价值各异,严格区分三者的适用对象的难点是决议程序瑕疵的效力.属于决议可撤销的程序瑕疵严格限定在足够严重但又不足以导致决议不成立的法定事由.在此原则框架下,适用决议可撤销的程序瑕疵情形得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各国刑法典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义务冲突,到目前为止,义务冲突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但是,由于义务冲突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目前法律并没有规定这种理论的情况下,要处理义务冲突的问题,就只能在刑法理论上进行必要的阐述。笔者认为,所谓刑法中的义务冲突,就是行为人在身负两项以上不能同时履行的义务时,选择其中一项或部分义务履行,不得已放弃其他义务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后果的事实状态。  相似文献   

12.
江伟  崔蕴涛 《江淮论坛》2011,(1):86-89,65
程序救济充分是再审制度存在之基本前提。程序救济充分基本标准是可以即时发现的裁判瑕疵能够在正常审级内予以解决。我国再审事由范围过宽的根本症结在于可以即时发现的裁判瑕疵无法在两审终审制下予以纠正。第三审上诉是未来根本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婚姻法》确立探视权制度 ,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但其中一些规定存在的缺陷在实践应用中逐渐显示了出来 ,有待完善。首先 ,探望权的主体范围界定不很科学 ,其权利义务主体应包括子女、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的近亲属。而未成年子女和被委托的近亲属亦应有协助行使探望的义务。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子女应对探望协议内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法律应明确规定中止探望的事由。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运动领域,被害人同意是一种最常见的抗辩事由.体育运动中的伤害行为,受体育运动固有风险性的特点所决定,不能完全按照一般伤害追究刑事责任.被害人同意的范围直接决定着体育暴力行为刑事责任的承担.英美法各国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英美法各国越来越多地运用刑法严格限制被害人同意的适用范围,达到既保证体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又保护运动员生命健康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被害补偿法领域里,为防止有限的补偿金不被滥用,需要设定被害补偿的排除与限制条件,主要体现为被害人可归责事由和被害补偿的妥当性考量.被害人可归责事由指的是被害人行为实质性引发了犯罪加害行为或者是对于犯罪被害后果的发生具有促成作用,被害人对自己行为产生的结果承担自我责任因而不得或少得补偿金.被害补偿的妥当性考量指的是被害补偿之裁定要考察与被害人有关的各种事项,依一般社会观念对是否补偿以及补偿额度进行的有关妥当与公平的综合性判断.  相似文献   

16.
李先伟 《兰州学刊》2011,(2):120-124
2007年修正后《民诉法》确立了案外人异议之诉,但没有规定异议之诉的事由。2008年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异议之诉的事由规定为所有权和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学界一般认为,异议之诉的事由为所有权和他物权。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异议之诉的事由还包括了债权。异议之诉事由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无过错责任原则并非是绝对的,可以有免责事由.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免责事由是法律平衡行为人与受害人利害关系的利器.行为人如果有免责事由存在,就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探讨和厘定无过错责任原则中免责事由的若干争议,有助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18.
商业承诺已广泛作为经营者吸引客户,推销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由此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有必要从法理上辩明商业承诺的法律性质,明确商业承诺责任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商业承诺是经营者公开向社会公众作出的关于商品或服务质量的允诺,是一项加重经营者自身责任的单方行为,而不是要约行为。在商业承诺责任要件中,其核心是经营者违反商业承诺的行为存在,其判断标准应是社会公众的通常理解力,承担商业承诺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也不以可预见的损失为限制。当然,商业承诺责任也应有法定或约定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9.
无效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虽在形式上做出治安处罚,但因重大且明显违法,不待有权机关确认并宣告,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处罚行为。导致无效处罚的事由主要有处罚主体瑕疵、内容瑕疵、形式瑕疵和程序瑕疵,其法律后果包括效力内容、判定方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闫宾 《兰州学刊》2011,(10):88-90
德国在再审诉讼程序构造上坚持"三阶段说",日本虽然表面上主张"二阶段说",但从严格意义的程序划分上则贴近德国的"三阶段说";通过对德国、日本再审诉讼程序构造的比较和对我国再审诉讼程序构造的现实把握,我国也应该建立"二阶段"的总体构造,即再审启动阶段和本案再审理阶段,但再审启动阶段内部仍然要区分为再审诉讼要件审理阶段和再审事由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