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哲学层面反思人类的虚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虚构对象和话语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虚构哲学的诞生.虚构主义是其中层出不穷的大量竞争理论中的一种最为激进的倾向.它不仅关心一般虚构哲学所重视的那些虚构对象,如虚构的人物、事件和可能世界等,而且把虚构主义解释的触角伸向了科学和真理,试图发现科学中的虚构对象和话语,重新阐释真假和有无的本质,以建立一种囊括所有虚构话语的最一般的真正的虚构哲学.虚构主义即使有极端化倾向,但至少值得严肃地对待和思考.其诞生、发展以及对它作出对话性研究是有益于认识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元小说是当代小说艺术的重要地标.过往相关研究多侧重于此文学亚类别的形式特殊性,忽略了“metafiction”一词的词义根源;在中文中,“novel”和“fiction”就通常被不加区分地翻译为“小说”.这一翻译盲点遮蔽了虚构问题之于元小说的核心地位.对文学虚构的问题化过程,不仅象征着西方小说范式的一次转变,同时也折射出当代西方人文思潮的一个突出症状,即对符号和自身文化体系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3.
重新审视散文的"真实与虚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必须无条件"写真实"的理论违背了散文创作的规律.其一,从严格意义上说,一切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虚构;其二,由个人"经验"向"体验"的转型,为散文的虚构提供了可能性;其三,"即时性"与"回忆性"的错位,也使散文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其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法无定法",敢于"破体"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有限制虚构"的观点,即允许作者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虚构;同时,又要尽量避免小说那种整体性的"无限虚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成熟,文学创作所构建的审美精神领地出现了被虚拟现实同化的趋势,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文学的虚构问题,重估文学虚构的意义。文学虚构者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抗衡的"异在世界"。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学虚构者,以其独特的生命存在,在意图的节制和引导下,走向了对虚拟沉浸性的超越;第二,文学虚构可凭陌生化的审美方式超越虚拟的符号繁衍中的自我多制的世界;第三,文学虚构能以蕴涵丰富的语言应对虚拟影像制造的幻境。  相似文献   

5.
小说的虚构性与自足性是现代小说发展的最基本的立足点和文本特性。而中国古典小说在虚构性方面一直没有真正意义的乌托邦小说,没有建立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断绝联系的理想世界;在自足性方面,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占了很大分量。中国受史传传统影响至深,把小说当史书读是一种很普遍的观念。小说和现实不分,既是读者的普遍心态,也是小说作者的普遍认识。造成中国古代小说非虚构性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不愿意承认日常生活伦理以外的东西,不愿意承认现实中背离自己的东西,所以就没有力量站到审美的高度断然放弃在小说、戏曲中满足自己现实感情的功利性要求。这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凌晨光 《东岳论丛》2003,24(6):111-113
故事、叙述、虚构是"叙事虚构作品"的三要素。小说作为叙事虚构作品的一种代表性样式,其本质特性恰好可以通过叙事虚构作品的三大要素得以体现。故事由一系列前后有序并且互相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事件构成,当故事被讲述出来时,就变成了情节。故事的讲述方式则是由叙述话语完成的。叙述是一种"后向预言",它造成了小说叙述的"逆向因果关系"特征。虚构则处于真实与虚假之间,它表明了小说叙事的可能性与自由性,展现了小说对可能世界的构建与描绘。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虚构与人类的本质属性紧密相关的话,那么,文学虚构作为人类可能性世界的表达,更富有表演的特性.它既是作家自我的多重角色的表演,也是人类可塑性的表演,又是生命可能性的表演,还是人类追求自由状态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文学虚构让读者进入陶醉状态,借以突围进而表达和追寻人生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中国非虚构文学写作逐渐成为创作潮流与研究热点。在创作群体扩大及大量作品涌现的背景下,非虚构写作逐渐暴露出文类概念界定模糊、文学性不足、"消费底层"等困境。在剖析非虚构写作面临困境根源的基础上,从非虚构写作为中国文坛注入新活力、提供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及重构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非虚构写作与当代文学如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路径变得尤为迫切与有益。  相似文献   

9.
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文学并不存在叙事上的乱伦 ,这种文体对真实性或者说非虚构性的坚守 ,是其根性所在 ,是其“立文”之本 ,其名称中的“文学”二字 ,也并不等于虚构。“文学”本身理应包含有虚构与非虚构的因素 ,它在小说那里主要体现为以虚构为核心的文体建构方式 ,在报告文学中则不表现为虚构 ,而是除虚构之外 ,通过语言、结构、视角来实现其文体富于艺术性的建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显示出其作为非虚构文体的文学魅力。而文学魅力的展现 ,主要有赖于其“跨文体性”的文体规范 ,这一特性是指其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影视等文学文体和非文学文体表现方式的兼容 ,以及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个性。这主要体现在叙述结构的变化、叙述语言的丰富与个性化以及对自身艺术表现局限的超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说《赎罪》是一部虚构与真实混合交织的杰出作品。本文试从布里奥妮用虚构性做出的错误判断,作者自身创作过程中的叙事判断,以及读者做出的三种主要判断这几个方面分析小说文本的叙事性,以此说明叙事判断对解析文本的深层含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塞尔认为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言行事行为"的规定展开对"虚构"的哲学定义。通过与非虚构话语的对比,塞尔发现虚构话语不具备正常断言式以言行事行为所必须的基本原则、准备原则和真诚原则,进而推论虚构行为并非真正的以言行事行为,而是一种"伪装"的以言行事行为。在塞尔看来,虚构行为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游戏,需要一种特别的惯例。而这种语言游戏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以言行事的语言游戏,而只是对后者的一种寄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发展至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具备虚构意识了,但志人轶事小说至南朝梁代的殷芸《小说》方才有虚构意识。殷芸《小说》是南朝梁殷芸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也是第一部以"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作品专名的小说集。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殷芸在《小说》中通过对志怪和志人的虚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学发展现状,其"小说"思想成为志人轶事虚构文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在小说等叙事虚构作品中,叙述者不能与作者相等同;同时,叙事作品中的叙述者以及人物又往往与作者有着某种关联,有可能通过它们出现不同形式的作者自我虚构,形成为独特的艺术虚构的形象。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探讨其小说中作者与作品、叙述者与作者、作者的自我形象与作者自身的关系,以及以作者名义出现的叙述者在作品中的修辞意味,作品中实现作者自我虚构的不同表现等。  相似文献   

14.
论样板戏中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虚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腊生  虞新胜 《学术论坛》2004,2(6):116-120
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二元对立的斗争哲学产物。它并非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有着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相应的典型传统。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塑造就是将人物置于阶级斗争环境中,进行程式化、脸谱化的变形复制过程,体现出一种政治功能性的文学虚构本质。  相似文献   

15.
虚构是文学发育的先决条件,也是文学叙事区别于历史叙事的一个突出特征。《战国策》中虚构叙事的发生与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现象的形成等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密切相关,其发生方式主要有依附史实、踵事增华和借名拟托、无中生有,而后者也即拟托文的虚构又可以分为附会、套括、仿改、缀辑、衍生五种,近乎涵纳了后世历史小说尤其是新历史小说的所有虚构叙事类型。《战国策》夸饰恣肆的文风、大量的寓言及一些长篇叙事文对后世的文学叙事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说虚构理论出现在近代,其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化的整体变革,其中包括外来文学冲击下小说外延的变化、西学东渐大背景下知识系统的重组等.小说虚构理论的出现,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理论事件.虚构理论的出现,与近代以来小说自身构成的变化及小说之外的其他文化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文学虚构具有游戏性质,这是文学的诗性本质决定的,因为文学虚构是人类与生俱采的一种能力.文学虚构的游戏性既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陶醉中,还表现在文本游戏中.游戏性其实就是娱乐性,强调了"非现实的虚拟性".然而,文学虚构不仅具有游戏性,而且还具有超游戏性,因为它能突现人类精神,要追寻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既存在有科学的面相,又具有某些科学之外的特质.历史学致力于探讨业已消逝的生活.它存在认知的、伦理的与审美的三个维度.从认知的维度上说,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实及解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学成为科学的消费者而非生产者.从伦理的维度上看,历史研究无论是在选择主题,还是在追问历史意义的方面,历史学皆渗入了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关怀.从审美的维度上讲,历史学与小说都探讨了人类的生活经验.尽管前者被限定在实际发生了的事件方面、强调了证据的检验;不过,历史表现势必援用了如象征、隐喻与转义等修辞策略,历史叙述仰赖于历史学家独特的蕴涵了艺术品性的技艺.实际上,历史学被视为一门事实化虚构的人文科学,是上述三个维度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20.
范长征 《理论界》2007,(4):197-198
《天秤座》中的原虚构手法在叙述方式、符号象征、涉及领域、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历史与现实题材相结合及人物性格的自我矛盾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