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7,(9):80-81
三国时期蜀汉英雄们的故事可谓源远流长、妇孺皆知。与刘备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等人构成了蜀汉集团中最为资深的元老团队。他们凭借着刘备汉室宗亲的“品牌”和非常有限的资源,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险恶的乱世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得到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团队倾心辅佐之后,不仅联合东吴一举击败了曹操这一最为强大的敌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李宏 《人才瞭望》2005,(9):49-50
前一阵,网络上流行一本《水煮三国》的小说,小说中有一段情节,说年轻气盛的刘备,在陶谦临死之际被授命为公司的总裁。刘备新官上任,对公司情况极不了解,公司的员工又因其过于年轻而颇感不屑。公司企化部经理陈登建议他在全体员工中组织一次满意度调查,而不必理睬调查结果。刘备对陈登的这条建议极为费解。于是陈登对刘备解释道:“用一份精心设计过的《员工调查问卷》,把员工们的注意力从目前让他们恼火的事情上转移,并引到那些看起来是他们自己做错了的地方。一旦达到目的,员工们自责都来不及,怎么会对你这个新官不满意呢?”  相似文献   

3.
佳桐 《人才瞭望》2011,(10):49-49
蜀汉政权建立后,并未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描述的"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但杜撰的"五虎将"也非毫无依据,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就专设《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根据通常原则,大体相当的人合并作传,《关张马黄赵传》在蜀书中仅列《诸葛亮传》之后,充分说明五人在蜀汉阵营中的显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司马延 《人才瞭望》2014,(11):29-29
"刮骨疗毒",即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干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典特指三国时期的关羽"刮骨疗毒"。其实,历史上有"刮骨"经历的战将,并不只关羽一人。据史料记载,三国东吴的留赞、北朝西魏的长孙子彦、北宋的张琼、南宋的韩世忠等,皆曾"刮骨"疗伤。  相似文献   

5.
在选用人才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就拿“以貌取人”来说,自古到今也不知委屈埋没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三国演义》中庞统就因为“其貌不扬”首先被东吴的孙权冷处理,继而没有录用打发走了。刘备一看庞统长得根本就不像个小凤凰,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卧龙”没法比,也安排他去来阳县当了个小县官。至于后来的重用,那是  相似文献   

6.
姜少勇 《人才开发》2001,(10):29-29
在民间传说中被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生勤勉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辅佐刘备成就了蜀汉帝业,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其业迹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先主刘备去世以后,遗诏诸葛亮辅政,嗣主刘禅“与承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更是“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然而,最终却未能实现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这其中原因固  相似文献   

7.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18路 诸侯借镇压叛乱为名,纷纷拥兵自重,东 汉政权由统一走向分割。经过一番角逐, 董卓、袁术、袁绍、刘表等军阀政权相继 土崩瓦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靠东 汉强盛根基在北方建立霸业;孙权凭父 兄经营东吴多年,借长江之险及土地肥 沃而独霸一方;刘备,早期靠编草席为 生,却通过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白手起 家,最终建立了西蜀,与北魏、东吴成三 足鼎立之势,开创了一个具有76年历史 的三国时期。 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既无"金融 资本",也无"一城一域",个人能力更不 及曹操。他少时不喜读书,只喜弄狗养 马,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其为 人忠厚、侠义、善交友,更长于"人力资 本"运营投资,这正是他成功的企键所 在。以现在角度看,刘备不愧是一位英明 的"董事长",一位"聚才高手"。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关羽被封过两次侯,但当时所有的史料都没涉及他是神。大概是隋唐时期,关羽开始被"神化"。据唐代《重修玉泉关庙记》记述了关羽帮助隋代智大师兴建玉泉寺的传说,说"(关羽)生为英贤,没为神明……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  相似文献   

9.
人才不嫌多     
筱青 《人才瞭望》2009,(1):77-78
后汉三国鼎足而立数十年,按说刘备是正宗皇室子孙,应该“收复中原”统一天下才是,然而最先亡国的却是蜀国。这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人才不旺、后继乏人是其致命要害。  相似文献   

10.
楼彧 《人才瞭望》2009,(5):57-58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这首诗中,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形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汉基业;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1.
刘备"取天下之量"刘备早年有一事能说明他的气量。张飞怒鞭督邮,是《三国演义》中一段大快人心的故事,但据《三国志.先主传》和裴松之注引《典略》记载,真正怒鞭督邮的其实并不是张飞,而是刘备。这让许多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感到意外,然而却是历史事实。当时  相似文献   

12.
任重:御人法则之本 汉武帝刘彻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即要建立不平凡的功绩,就要善用具有非凡能力的人。而用非常之人,任重则是必不可少的御人法则之一。任重者,即委之以重任,施之以压力,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则功名可就,事业可成。故而一个有效的、善于洞悉部属心思的领导者,若想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拓展事业的天空,任重之法则不可不用。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隆中,得天下贤士诸葛亮,刘备倚其为长城,“如鱼得水”,委以全部军政大权,可谓任重之至。与之对应的是,诸葛亮明知复兴汉室江山,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刘备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渲染成一代明君,他那求贤若渴的精神让后人大为称道。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历史学家通过考证得出了刘备不曾“三顾茅庐”的结论。原说法不过是罗贯中通过小说的虚构刻画刘备的崇高人格而已。当然,这也是历代文人们所崇尚的,以此来唤醒统治阶级“用其才”,他们渴望被刘备式的圣人发现,他们活在为自己编织好的意念中。  相似文献   

14.
成就 《人才瞭望》2010,(7):71-72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人杰辈出。与绝大多数怀才不遇者的思维定势相反.长期隐居南阳草庐的诸葛亮一出山就投靠了当时最为势单力薄的刘备集团并终生为其奔走效力。在为刘备集团做出杰出贡献基础上.诸葛亮实现了个人事业的成功——这归根结底取决于诸葛亮近乎圆满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5.
古今 《人才瞭望》2016,(3):91-91
浙江东部慈溪县旧有东西二街并二庙,东庙祀奉三国东吴之中书令阚泽,西庙祀奉唐朝宰相房琯。有人据此题写一联:
  东庙阚,西庙房,东西两庙,门户相当,方敢并坐;
  此联巧妙地使用了拆字法,将“阚”字拆为“门、敢”二字,将“房”字拆为“户、方”二字,再让四个字交错并列,而成“门户相当,方敢并坐”句,意思又切合了两姓。自不待言,下联当完全符合上联这些要求。此对可谓难啊!因而此君题了上联后,就再也对不出下联了。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信箱     
作为沈阳的一个读者,我感到6月份改样的《国际人才交流》实在太棒了!看了特别报道的陈章良,简直就是看到几亿有良心的中国人奋进、拼搏、光我中华的灵魂!这才叫中国人,这才是现今中国人应想应学应立的追求,把一个人才的正面、侧面、外面、内面都进行多棱的报导,给人留F血肉的记忆,这种杂志水口中”教材”,而不是“诱惑”。其他如《h一二行W人物写真)/(艺术家生涯V环球纵横V名人生活俄也爱音。这期的版面设计实现了我的理想,将“交流”二字隐小厂,突出了“国际人才”四个大字,醒目而诱人。与这些就是想说下期还要好。手持。…  相似文献   

17.
房跃 《人才瞭望》2006,(11):64-65
一、从“三顾茅庐”看追随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一直被传为佳话,刘备求贤若渴令人敬仰,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可与”三顾茅庐”相媲美的另一段故事,那就是刘备挥泪送徐庶,在痛失人才时,其爱才、惜才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8.
孙学 《人才瞭望》2010,(4):73-74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于隆中躬耕陇亩.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为其所用:其兄诸葛瑾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如同我不会到蜀汉去是一个道理。’这些话.足以显示出他的高贵品格,哪能出现那种流传的事呢?子瑜是不会负我的,我也不会负子瑜。”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明确提出“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在研究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因素中,教育的作用也被突出强调出来。孩子最开始是在父母的引导下开始看世界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三国志》中记载的有关曹操、刘备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蒋琬年少好学,聪明过人,加之器宇轩昂,人长得也精神,在当地老早就很有名气。不过他第一次纳入刘备的法眼,却事与愿违,跌了个不大不小的跟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