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治理方式,公共行政实践面对的基本场域是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行政世界。公共行政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应该被视为一种"人为现象",而且还应该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和再利用。公共行政世界的复杂性主要表征为公共行政实践中大量的非线性逻辑、自组织和不断涌现现象等,具体存在于诸种主客观要素的互动、互嵌、博弈与冲突等交互作用之中。认识和把握公共行政世界中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根源和基本生成逻辑,对于进一步理清公共行政实践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风险与冲突,以及探寻更加适宜和有效的公共行政实践行动理念与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前置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吉 《学术月刊》2023,(2):80-91
复杂性是现代公共行政面临的重要问题。复杂性理论对既有公共行政理论的分析概念和研究议题进行了重构,使其更能解释复杂公共事务的治理逻辑。复杂公共行政的研究既有助于重新理解复杂的行政环境,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组织的变革或政策过程。复杂公共行政的研究是对治理理论的继承与超越,它拓展了对多主体能动性特征、关系网络的形态、“微观-宏观”机制方面的理解,并为治理行为的发生寻找到了意义框架。复杂性理论在诸多立场上与后现代主义公共行政是一致的。建构一种复杂公共行政的分析范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公共行政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很快就要进入一个全新的、更加开放的全球性经济环境,中国公共行政也将处于一个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中--随着国内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将出现更加丰富复杂的利益群体;跨国公司更自由地大规模进入我国,逐渐成为政府新的行政对象;随着我国政府更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以WT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干预性日渐加强.这三方面的因素不仅会基于各自的合法性依据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要求,以满足自身的权益,而且对政府公共行政自主性构成挑战.由于即将到来的挑战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作为政府更应在入世的背景下,加快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和调整,提高公共行政能力,构建政府自主性的基础,以迎接这一历史性挑战.  相似文献   

4.
"公共行政"的概念有着产生和演变的历史.中世纪后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管理意识,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使用公共行政一词来指称那些面向公众的、公开的宗教仪式中的管理活动,也用来指学校等的管理.在近代早期,人们逐渐地把公共行政一词与政府的活动联系到了一起,往往使用公共行政一词去指称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中的活动,以示与君主制条件下的政府活动之间的区别.再到后来,随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化,人们开始用公共行政一词将政府的管理活动与企业、社会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但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在使用公共行政一词时,并不把政治活动中的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区别的,即使威尔逊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二分原则,也没有对公共行政一词作出严格的现代性界定.直到20世纪50年代,沃尔多等人才对公共行政作出了现代性界定.其实,公共行政一词所包含着的是走向服务行政的逻辑,对它的思考和讨论,必将提出否定近代所产生的这一行政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公共性是一个历史地生成的概念,它是随着公共领域的出现而出现的,具有公共性的公共行政是晚近才出现的.对于公共行政而言,公共性的概念是与合理性、合法性和代表性联系在一起的,并需要通过这些概念来加以理解.公共性是公共行政的根本性质,它决定着政府的目标和行政行为的取向.当代公共行政需要在对维护公共利益、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鼓励行政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加强责任感之中来表现公共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内源于行政价值与公共价值的契合度,这种价值的趋同程度规范并影响着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和主导方向,对于塑造行政人的"公共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类在公共行政现代化的求索过程中,曾一度陷入单纯工具理性的泥淖,无力担负起公共行政捍卫民主政治价值的责任.强化公共精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公共行政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公共精神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伦理价值基础,关照民生乃现代政府的治国理念,现代公共行政须突出和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而破解民生难题的路径便在于公共行政转型,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中 ,韦伯选择了工具理性建构了官僚制理论的框架 ,随着世界的“解魅” ,以工具理性主导的官僚制成为现代社会的内在特征 ,从而形成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数字化特征 :抽象还原、定量计算、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然而社会的理性化带来了现代性的价值荒芜 ,哈贝马斯特别是罗尔斯等人的理论从不同方面对现代公共行政数字化要求特征进行调适 ,去实现公共行政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学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应以价值理性为其主导与宗旨。在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即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新公共行政学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及新公共服务时期,价值理性由公共行政学产生之前和产生之初的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在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和新公共管理时期的让位于工具理性、最后在新公共服务时期得到了回归。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我国的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超越工具理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内容提要近代社会的理性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文明和经济繁荣。但是,理性的发展走向了形式化和工具化的歧路,出现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排斥。进而,工具理性征服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现代官僚制是工具理性的典型形式。官僚制不仅把官僚体系中的人变成了官僚机器中的齿轮,而且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工具理性化,把官僚制作用范围中的人都变成了片面发展的人。正是由于官僚制的工具理性统治,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宗教化、行政官员的腐败等等。而且,对于一党制的国家来说,它则是引导其政治解体的陷讲。因此,当代社会的行政改革纷纷对官僚制提出了批评。走出官僚制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超越工具理性,在公共行政的体系中引入道德价值理性,走以德治国和以德行政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科学因为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具有了信仰的属性,然而,在人类社会出现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对科学的信仰却是有害的。科学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会要求建立起与这个历史阶段相一致的科学。科学研究是思维方式的外显形态,在科学研究活动背后,必然包含着特定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所拥有的是分析性思维,在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它表现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巨大功能。然而,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社会背景具有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时,分析性思维不仅不能把我们引向对真理的认识,反而会对我们的行动形成误导。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具有的正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研究对象也同样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从而要求我们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即用相似性思维代替分析性思维。只有当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相似性思维的基础上时,才能形成科学结论,并转化成正确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公共行政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复杂性和广延性,具有现代多学科的特征.当前,中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对多学科的研究路径明显重视不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不够独立与成熟.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对于建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推动公共行政学的学科发展,使之成为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科学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兴科学思想,它以系统性、非线性、开放性、过程性等科学理念颠覆了传统经典科学稳定、秩序、线性的还原论思想.当代公共行政学正在经历变革和发展,新公共管理与治理理论体现了公共行政学新的科学范式,其实质与复杂性科学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理.  相似文献   

13.
王群会  龚群 《兰州学刊》2009,(4):111-114
公共行政人员的不服从不仅仅是一项权利,更是一种道德责任和义务.公共行政人员不服从的客观道德基础在于公民与公共行政人员之间终极性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代理人的公共行政人员对公民利益在道义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自主性是其不服从的道德责任的主观基础.正是作为自主的个体,公共行政人员才有能力承担道德责任的要求.最后,公共行政人员不服从的表达必须符合正当性和程序性这两个条件才能够被证明.  相似文献   

14.
行政学研究的非本土化与非规范化这一"双重困境"已经成为我国行政学研究反思的共识性认识.但既有反思性研究普遍缺乏对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意识考量,这正是公共行政学学科认同危机的深层次根源.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的历史意识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化解社会科学身份危机的学理资源.对于新近引入的公共行政学而言,更应该注重历史意识的重要作用.强调时间上"共时思考"、地域上"地方知识"、方向上公共关怀、旨趣上批判意识和态度上价值承诺的历史意识,应该成为重构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我们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伟大历史性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公共行政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它要求公共行政的研究更多地去致力于理论创新,而不是满足于对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技术性方案的探讨.当然,理论创新是一项艰难的创造性任务,它需要从现实出发.但是,现实是多面相和多层面的,从哪些现实出发就需要公共行政研究者的学术自觉来提供支持.从理论自身来看,在整个工业社会的理论范式中,"经济人"概念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去承担理论创新的任务,应当从对"经济人"概念的反思入手.  相似文献   

16.
公共行政的民主化运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运生 《社会科学》2000,46(7):21-25
公共行政常被认为有着这样的特质 :一是与政治相分离 ,是“价值中立”的领域 ,它的最高目标是“效率” ;二是为了确保行政效率的实现 ,必须有一个权力主导中心。然而 ,时至今日 ,这种以“效率”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公共行政模式却被证明恰是公共行政缺乏效率的症结所在。人们在反思中发现 ,传统的公共行政忽视了民主政治因素的影响 ,以为通过管理技术和量化方法就能解决行政问题 ,而对公共行政生活的根本价值、目的、伦理缺乏从系统的高度进行反省 ,这样反而是欲求效率却不得。于是各国在公共行政改革中开始引入权力下放、公众参与、顾客至上等…  相似文献   

17.
陈刚 《东南学术》2006,3(6):30-36
在20世纪末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中,多种民主行政的理论构想涌现,其中包括对话模式.这一模式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强调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拥有理性的民众参与商讨的重要性.该模式批评官僚制范式下只有少数人掌握话语权,也指出了社群主义者所提出的话语模式缺乏组织和混乱无序的弊病,认为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应当构建一些人的对话.总体上看,公共行政的对话模式肯定了公民直接参与行政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话参与的设计,在理论上贡献很大,但它不具有现实性,缺乏有效的制度举措来实现其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将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这样 ,公共行政必须把政治哲学层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现在其运作机制和运作过程之中。为此 ,公共行政改革必须着眼于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要强化与其宗旨和职权相对应的责任意识 ,以树立“责任政府”的形象 ;二是推进行政民主 ,以达到公共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和谐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西方国家公共行政范式也几经演变,而体现在总体性上,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演变更具代表意史.尽管在总体视角的演变过程中,也涌现过一些理论方面的添加或弥补,但完善与改进的意义更大于跨越与替代.当下,归因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公民民主意识的提升以及政府不可治理公共事务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西方国家政府所处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了复杂性、多变性等时代特征,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范式--网络化治理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网络化治理范式的明显优势既体现了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同样昭示着它将代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范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转变中的公共行政范式--从官僚制行政走向后官僚制行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掀起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共行政改革,这一治道变革预示了西方公共行政范式正在从传统的官僚制行政向后官僚制行政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公共行政范式转变的根源即传统官僚制的当代困境,揭示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主流趋向--后官僚制采用的行政范式以及它的理念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