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费主义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志鹏 《天府新论》2010,(2):115-11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文化为表现形式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界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认为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消费主义文化是由“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意识形态实践方式转变的表现;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于“文化工业”;其运行和扩张以“文化主导权”的形式来实现;消费主义文化造就了异化的人,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批判与消费伦理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消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的必然.消费主义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态势的同时,也使现代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等伦理困境,表征着消费主义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成为消费主义批判的逻辑前提.反思、消解、超越西方的消费主义,自觉地建构"合理的"消费伦理,有助于推进正处于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的当今中国社会"健全的"发展和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不断刺激人的贪欲,满足人的虚荣心理及对资源的严重消耗等。随着消费主义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味追求时尚消费、超前消费及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主义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运用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下,西方各种思潮对我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中消费主义思潮就是一例,它不仅影响了公众的意识形态,形成了消费社会,而且影响了大众传媒,媒体为了迎合受众出现了新闻消费主义现象.新闻消费主义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①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一种消费意识形态的控制,它通过自身特有的编码系统向受众传递一种符号化的生活方式,消解人的主体性,使人沦为“单向度的人”.西方的现代化是一部充满深刻冲突的历史,我国新闻媒体在接受外来思想的时候,应在结合本国实际的情况下有批评意识地借鉴并加以正确引导,不应盲目地全盘接受与一味的迎合受众.因此文章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出发,结合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的著作《消费社会》中的思想观点,分析新闻消费主义这一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具体表现,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来思考新闻消费主义,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来唤醒大众传媒的良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消费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化模式 ,处于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同样也受到这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我国消费领域所出现的经过价值化包装的精英消费现象的考察和分析 ,以期表明进行社会消费结构有序调整的必要性。一、消费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日益明显地表现出经济、政治和伦理三大领域彼此相互分离的倾向 ,三大领域分立并各受其自身规律支配。这种社会“划界”倾向反映在经济领域中 ,突出地表现为所谓经济行为价值中立化 ,亦即有的西方学者…  相似文献   

6.
黄蓉  滕朋 《兰州学刊》2005,4(5):290-292
消费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并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体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消费主义不仅向世界上的各个国家蔓延,影响了诸多国家的生活方式;而且向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都深受其影响.大众传媒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扩散渠道对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自身也受到消费主义理念的戕害.本文通过对消费主义本质和特点的探讨,梳理和阐述消费主义价值观影响下的大众传媒现状及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对当下大众传媒的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文化,已经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入中国社会。当前,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商品拜物教、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避免消费主义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网络消费已成为当下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而网络消费主义片面夸大网络的消费功效,极力追求感官刺激和符号消费,已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引力。网络消费主义是网络成瘾形成的重要原因和表现方式,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异化的生存方式,并给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消费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生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进入我国,并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一现象,我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消费主义的内涵界定1.消费主义的性质大部分学者认为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但不同学科的学者着重点不一样,哲学研究着重价值观念,文化人类学着重文化态度,社会学着重生活方式。毛世英认为:“所谓消费主义,是指一种鼓吹在大众生活层面上进行高消费的价值观念、文化态度或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董玲 《北方论丛》2012,(2):145-148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重构。两次变革一方面以过度消费取代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消费;另一方面,还以奢侈消费为善的道德判断颠覆了节俭消费的美德传统。解读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消费伦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消费生活颠倒性的实质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内学界倾向于对消费主义赋予强烈的道德贬义,使得中国消费社会研究呈现出极为鲜明和单一的批判基调,现实中千姿百态的消费现象在许多学者眼里几乎都成了批判的对象,我国的消费社会研究正面临着单调乏味的瓶颈问题.本文依据对中国消费社会研究的评述,整理出国内学者在理解消费主义上的一些特征,并把其喻为对消费主义的“过敏症”;指出导致这种“过敏症”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消费主义作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了当代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消费主义在当代主要表征为炫耀性消费和先行性消费,由此带来了当代人的价值失落和“消费人”的生成,造就了享乐主义的消费伦理。当代社会需要建构一种合乎科学发展的“适度性”消费伦理,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规范与约束,从而实现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李琴 《学术界》2006,46(2):89-96
消费主义文化是一种有关消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把消费当作唯一目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主义背离了消费是满足人需要、促进人发展的手段,是一种极端的文化现象。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评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符号论学派、社会学和人类学学派对消费主义文化所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消费文化最终将回归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享受为中心,成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经济畸形发展的产物,也制约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桂林旅游业也不例外。从伦理层面上,如何改变消费伦理理念,构建新的消费伦理观,即从消费主义到消费伦理的转变,从不可持续的消费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观转变,是促进桂林旅游新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提倡适度消费、节约消费,提高桂林旅游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消费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被异化为“病态式消费”模式,这使得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生态系统也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我国新富群体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加上西方消费主义影响,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克制消费欲望、调整消费行为,才能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组织起来的社会.消费社会以最大限度攫取财富为目的,不断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望需要;消费从一种附属的地位转变为一种主动的、唤起人们消费欲望的生活图景,以使用功能为主的耐用消费品逐步演变为体现个人风格和独特品味的符号化消费品.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是对禁欲主义的反叛,它培育了炫耀性消费心理,推崇符号消费的象征意义,导致了价值的虚无化.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现代社会,需要培育和确立有利于推进适度消费发展的自主伦理、责任伦理和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论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扩张,消费主义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以挥霍性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消费社会。消费已经背离了需要和使用价值而成为“异化消费”。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观念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态度,消费主义成为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正在成为资源匮乏、环境危机的催化剂,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方面内容,重在节能减排,是一种"绿色经济",包括生产与消费等方方面面。低碳经济增长方式的推行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依赖于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发展应做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9.
“消费型社会”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消费在整个社会制度安排中处于优先地位.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是由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缘于我们长期处在生产型社会阶段,是由生产型社会本身具有的结构性矛盾所致,而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尽快实现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这不仅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构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燕 《甘肃社会科学》2007,(1):254-255,155
以都市报为突出代表的现代传媒使消费主义在社会中获得正当性与合法性,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同时,其内容也在向消费主义靠拢,在传播中日益重视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现代传媒日益浓厚的市场化倾向加速了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对此,本文从分析都市报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入手,以批判的眼光对都市报消费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