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的转变、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所带来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造成道德倒退甚至衰败,使得新时期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突围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同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对接,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可资利用的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北省资源消耗迅速增大,环境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而环保高成本和资源短缺也给河北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生态困境促使企业必须走上可持续发展转型之路.本文针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对河北省企业结构的发展提出了低耗化、一体化、无形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历史学研究的内在困境与外部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杰  姜海龙 《河北学刊》2004,24(6):157-161
对于中国史学界而言 ,目前的繁荣并没有使历史学真正走出困境。历史学的困境与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史学的内在困境与误区 ;二是史学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所谓史学内在的困境与误区 ,主要是指实证研究的过度化、庸俗化与理论污染化。所谓史学与现实间的紧张关系 ,首先在于二十余年来社会变革对史学研究的巨大冲击 ,其次是史学与史学研究者相对贫困的物质困境 ,再次是纯学术的史学研究成果向一般社会知识的转化过程受到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4.
历次宏观调控中,2003年以来至今尚未结束的新一轮宏观调控无疑在所处背景、时间跨度、政策形态等诸多方面有着非同寻常的表现.与这些不同寻常的方面互为映衬、影响和加强,本轮宏观调控产生了非常复杂的政策困境,其根源在于政府职能的内在矛盾、财政体制的利益分歧、经济政策的目标冲突和行政手段的功能悖论.针对其发生机理,现阶段化解宏观调控政策困境最为紧迫的治本之策应是建立统一布局下的政策联动,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完善切实改善民生的收入分配政策.唯有跳出宏观调控的自身窠臼,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制度改革中方能寻得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锦 《云梦学刊》2005,26(1):111-113
合并升格的高校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我国合并升格高校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必须找准定位,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协商治理是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协商遭遇乡村协商主体"虚置化"、协商渠道"堵塞化"、协商会议"形式化"、协商成本"高企化"、协商监督"短缺化"等诸多困境。化解路径在于: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夯实乡村协商基础;完善乡村协商制度,建构乡村协商机制;建构协商法治化路径,促进治理现代化进程;发展乡村网络协商,降低外出农民协商成本;构建参与型乡村文化,强化农民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行政化、控辩失衡、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制约之下,我国刑事庭审依然普遍存在走过场、庭下看案卷判案、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虚化现象。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之路在我国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庭审实质化的内涵,厘清“审判中心主义”与“庭审实质化”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在当前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探讨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实现路径,实现定罪量刑辩论实质化、庭审证据调查实质化和心证形成庭上化。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用工困境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廉价的劳动力已不再成为优势,企业的用工问题目益凸显,尤其是竞争力较弱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走入了用工的困境,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用工困难的原因不仅在于社会用工大环境,经济结构的改组,主要在于民营企业自身对用工观念的陈旧以及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弱势.只有突破传统的用工理念,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转变.才能走出一条民营企业用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化”来说,问题不在于如何“解释”马克思,而在于对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的批判。当代人类生存的现实困境在于生存危机。因而,马克思哲学当代化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生存危机的根源进行批判。而生存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因而,必须结合时代特点,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解析克罗齐美学的审美判断论、艺术重现论和批评观念论等相关内容 ,提出艺术批评的逻辑本性是对情感表现作逻辑综合 ,内在构成是由系动词联结艺术重现与艺术观念 ,合法性依据在于人性共同性、意象先验性和个别有限相对同全体无限绝对之间的辩证关系 ;并在批评活动中实际存在的伪历史批评、伪美学批评、批评的当代化或历史化、题材批评、意图批评等“非批评化”倾向的同时 ,肯定真理之路即批评之路 ,从而促进艺术批评自我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城市信用社发展的前景、困境和出路□周键一、发展前景:颇具生命力回首城市信用社创建、起步、发展之路,它是与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之路紧密连结在一起的。城市信用社作为城市合作金融组织,诞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初期,它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它的存在具有合理性;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以来,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的同时,人口的爆炸性增长、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峻.加之核军备竞赛、南北差距等一些社会问题的困惑,对人类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新障碍。人类在加速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加剧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面对这种形势,人类不得不认真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战略。一、走出困境之路的理论探索自60年代以来,科学界开始探索走出困境之路,提出了多种关于“发展”的理论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之路,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科学创新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之路蕴含着卓越的智慧和科学精神,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殊规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体现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之路有着重要的价值,沿着这条创新之路继续前进,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之路的主要启示有:解放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先导,实事求是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孙娟 《理论界》2005,(10):18-19
随着农村内部差距日益扩大,我国低收入农户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发展。本文主张要关注低收入农户,分析了低收入农户面临的困境,指出困境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不足,并提出了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加资本积累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精英化:图书馆员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 ,论述了适应未来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员走精英化之路的必然趋势及符合精英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彩周 《北方论丛》2005,(4):134-137
民营企业化建设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其现实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家族血缘化与现代企业理念的冲突,人才危机与创新力的不足上。民营企业化发展欲走出现实困境,要求变革而非完全抛弃家族血缘化;要结合人力资本变革构建不同层次的企业化;要把企业化建设作为长期任务持续不断地抓下去。  相似文献   

17.
“二元化”困境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归结为教育市场化改革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看法,但这显然忽视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行政化制约和财力约束。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行政化制约对市场作用的扭曲。正是教育体制运转的行政化,导致了市场化改革的软约束和无效率,而市场化改革的失效又进一步导致行政管制的强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教育体系的行政制约。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循环衍生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独有的“二元化”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就必须以克服教育行政化倾向为起点,通过成本分担机制、分配享用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投向使用机制四个领域的综合改革,完善中国教育的内外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理工院校的法学专业面临着根基薄弱、发展空间小、未能走出传统发展老路的困境,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应当在提升身办学实力的同时,走出特色的发展之路,培养真正的知行合一且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宗强  柳洲 《理论界》2008,1(2):45-48
人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前经济社会、经济社会和后经济社会,后经济社会是一个用文化的视角观察世界的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的社会.后经济社会的非物质化和虚拟性的特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表明,迈向后经济社会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从战略角度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将分为两个阶段,即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建设阶段和以文化发展为主的后经济社会建设阶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20.
民族宗教学作为民族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在学科建构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难题与困境。这样的困难一方面在于我国民族与宗教议题的多元复杂性,另一方面在于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中国实用性。民族宗教学学科建构的理念与目标,在于探索与建立独立的中国宗教学理论方法,以回应和解决中国语境中的民族宗教议题,这样的议题主要包括民族宗教的定位、分类、本土化与类型化、民族与宗教关系,而目前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宗教生态论、宗教文化融合理论等,能作为回应和解决相关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建构新的中国化宗教理论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