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老子思想的根源是"自然",其"自然"思想与大自然有密切联系,老子思想直接受到自然现象的启示,老子柔弱无为的辩证法思想是其自然思想在社会领域中的延伸,老子的道也具有自然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角度研究和审视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思想。文章提出的观象的认知方式是老子思想的思维基础,也是老子管理者自我管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老子以侯王为大的管理思想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但也极易出现问题。所以老子提出了管理者向内、向心,虚心、摄生的自我管理思想,既要有自我心性管理,又要有自我形体管理。执古以御今,最后分析了老子管理者自我管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鹿邑老子学会主办的“中国鹿邑老子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3月3日——5日在老子故里——鹿邑县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和省、地、县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人。 在研讨会上,学者们紧紧围绕老子思想和老子诞生地问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在老子思想的特征、历史地位、现代意义和深化老子思想研究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见解。关于老子思想的特征,罗尚贤研究员依据老子的“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认为老子学说是唯道论,或唯道主义。罗炽教授认为,《老子》全书是以“中道”一以贯之的,所以老子学说是中道论。关于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崔大华研究员认为,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重要源头之一的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文化主要形态的道教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往今来人们对“小国寡民”的解读也不胜枚举。“小国寡民”是老子想要建立的一种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理想社会,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对于一些不能深刻理解《老子》思想的解读,只对《老子》原文文本进行解析,认为《老子》的“小国寡民”是一种复古的思想,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老子》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本文从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小国寡民思想的重探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对《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往今来人们对"小国寡民"的解读也不胜枚举。"小国寡民"是老子想要建立的一种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理想社会,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对于一些不能深刻理解《老子》思想的解读,只对《老子》原文文本进行解析,认为《老子》的"小国寡民"是一种复古的思想,是历史的倒退。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不符合《老子》所要表达的真实思想。本文从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小国寡民思想的重探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对《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车载同志著《论老子》一书,收集了六篇关于论老子思想的文章。前三篇(“论老子书的道法自然”、“论老子书的道与物”、“论老子书的观妙与观侥”)写于1957年,重点在于说明老子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也兼谈老子书中的辩证法思想);后三篇写于1938年,重点在于说明老子书中的辩证法思想,尽管这六篇文章写于两个不同的时期,1938年所写的论文又并没有着重地明确讨论老子思想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的问题,但从这些文章中反映出  相似文献   

7.
曾姝 《理论界》2006,1(1):82-83
老子用简练玄奥的语言表述了他的本体论思想,但由于不同学派对老子的语言理解和思想把握的不同,造成了对老子本体论不同的认识。文子建立了社会本体论,王弼建立了“无”的本体论,还有“气”本论等不同的本体思想。本文就老子的本体思想做概要性简述,以求在总体的层面理解老子的本体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 对老子及其思想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决。通过争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意见分歧仍颇大。这些分歧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时代;(二)关于老子思想的阶级性质;(三)关于老子思想的学派性质。实在说来,这些问题因苦于没有新的资料可资凭证,是不易解决的。庆幸的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这两种写本距今都已两千多年。帛书《老子》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老子及其思想,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本文不想对老子及其思想进行全面论述,只就老子的道作些探讨,以便判明老子哲学的学派性质。  相似文献   

9.
玄华 《江淮论坛》2011,(1):66-71
摘抄现象普遍见于郭店楚墓时代,也见于郭店竹简内部。由郭店竹简及三组竹简《老子》内部规律、思想特点可知三组竹简《老子》是性质不同的摘抄本:地位不同:甲组《老子》最高,乙组《老子》次之,丙组《老子》最低。结构、思想、主题不同:甲组《老子》上下篇结构,思想完全儒化,主题是“修道”与“治国”;乙组《老子》单篇结构,思想部分儒化,主题是“修道”;丙组《老子》无一定结构,思想尚未儒化。也无主题。以上反映三者性质不同:丙组《老予》直接摘抄自五千言,是用于修改、重组新《老子》的原始材料,乙组《老子》是修改未完全的本子,甲组《老子》是修改最完全的本子。  相似文献   

10.
老子道家思想的两重性作用关于老子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质和历史作用,目前国内学术界是存在比较大的分歧。过去一般多认为《老子》一书主要是代表没落贵族的思想。但近年来,也有主张老子思想是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广大农民阶级思想的流露,还有把它说成是逃亡奴隶的旗帜。更有甚者,认为《老子》书是无产阶级前身的革命文献,将之抬到吓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传统思想认为,儒道两家思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其主要表现是以老子为鼻祖的道家具有明显的反仁义道德的思想倾向。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人们对《老子》文本的一种误读。在中国思想史上,王弼是第一个从理论的高度阐述儒道相通的思想家。王弼通过注解《老子》,对老子的道德观进行了阐释,从而使老子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思想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2.
简论儒道思想的精神互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岳川 《文史哲》2001,(5):13-18
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 ,人们一般只看到儒道思想在范式与体系上的差异 ,其实两者从思想源头看还存在着相通相契的关系。这主要表现为 :1 .老子思想的多元性对孔子的影响。 2 .由于汉墓帛书《老子》与郭店竹简《老子》的发现 ,学界根据通行本得出的老子反对“仁”、“义”、“礼乐”的观点并不符合老子思想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董京泉 《云梦学刊》2012,33(2):16-24
老子的道本体论、和谐思想、自然无为和依道治国的思想以及老子首创的作为哲学范畴的道和自然、无为等范畴值得作出系统的考证和阐释,以澄清在这些思想和范畴上的模糊认识。老子无为而治和依道治国的思想特别值得重视,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老子由此提出的依道治国方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对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和依道治国的方略,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性问题加以诠释,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它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在此背景下,对老子辩证法思想进行现代诠释是很有必要的.老子辩证法思想主要包含运动变化的思想、矛盾普遍存在及矛盾转化的思想.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道的阐述中.研究老子辩证法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国寡民”是老子建构的理想国度,历来的研究者以机械文明为参照对老子的理想国思想进行研究,认为老子的理想国思想是一种退化论。笔者通过老子思想体系和熵理文明的对比,逻辑性推出老子的理想国思想是熵理文明下的真理,并认为老子以直觉思维方式悟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条可能路径和人类应然的生活状态,为人类的终极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蓝图。  相似文献   

16.
论老子无为治国思想中的闪光点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作为一种治国思想,是建立在老子的“道”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老子谈论了统治者应有的品性,通过正面借喻的方式来阐述其治国思想,同时对统治者提出了告诫,这些都是老子治国思想的闪光点。但是,由于老子治国思想所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郭店竹书《老子》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于早期儒道思想关系的重新思考,许多学者针对郭店竹书《老子》与传世本《老子》文字上存在的某些差异提出看法,认为《老子》并不反对仁义,而早期儒家、道家有相近、相通的思想,两者的对立则是出自后世的歪曲。然而事实上,郭店竹书《老子》与传世本《老子》在思想上并不存在重要的差异。某些文字的差异不宜夸大,这些差异并不足以否定《老子》思想中固有的批判仁义的倾向,以及早期儒道思想之间存在的根本的、重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与哈耶克之自然秩序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学界皆有人认为,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之自然秩序思想源于中国老子,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思想较亚当·斯密更接近于老子,老子思想孕育了现代经济学的精神。“无为”、“道”与“一般性规则”、“无知”等一般被认为是老子与哈耶克思想相通的方面,但通过比较研究可知,老子和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思想差异很大,可以说是貌似而神不同。其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旨趣殊异,各自代表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韩非思想的独特之处,就是对《老子》哲学的吸收和运用。本文以《老子》中的道论、对规律的认识、无为、愚民思想为出发点,浅谈韩非政治思想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五四年七、八月間,光明日报“哲学”專刊发表了任繼愈先生一篇关于老子思想的文章。一九五六年下半年,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任先生的譯作“老子今譯”,这篇文章也作为附录之一收在書后。这篇文章对老子学說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它的阶級本質,以及老子書中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作了探討,其中包含了一些正确的論断,但也有不少問题很值得商酌。本文打算就老子的政治思想和老子学說的阶級本質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討論老子的学說,有一个困难問题存在。“老子”書不成于老子之手,这在今天差下多已成公論。一般認为里面保存了老子的学說,但也(?)入了后世人的思想。究竟現在的“老子”書里面哪些話是老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