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资料的解释与说明 1982年全国(除西藏、台湾,以下简称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千分之一人口的生育率抽样凋查,获得了1930—1981年期间出生的818,876名婴儿性别比资料,其中男425,904名,女392,972名,其平均性别比为108.4。  相似文献   

2.
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综论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本文认为,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与生育妇女的文化程度、居住地、民族、原有子女性别等因素相关;出生统计中的瞒、漏、错报是引起报告数据中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非法运用B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而引起的性别选择性流产亦有一定影响;溺弃女婴并非重要因素,但在偏辟地区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加以杜绝。本文建议加强计划生育部门与研究人员的合作,扩大研究范围,对此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寻求彻底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志刚 《人口研究》2007,31(3):20-31
本文对以往出生性别比研究中的若干观点进行了学术评论,并讨论了个别经验统计分析中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非线性分层模型将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1‰数据和1999年的地区级生育政策数据结合起来对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现有子女数量及性别和一些社会特征对出生性别比存在单独的影响,并且肯定了生育政策既存在对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影响,也通过其与妇女以往生育结果以及其他社会特征之间的交互效应来影响出生性别比。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俐 《人口学刊》2004,(2):46-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孩次间差异尤其显著。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要消除这一现象,必须社会、政府齐动员,近治标,远治本。  相似文献   

5.
国外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是学者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通常认定的人类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5,在103—107之间浮动。一般认为,出生性别比超出这个范围表明某种或某些特殊的生物或社会因素可能影响了这一比例,被视为不正常的性别比;同时,非正常的性别比又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关于出生性别比失调(高于或低于通常认定的正常值)的研究主要开始于80年代实行严格控制人口发展的政策之后,并且发现8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性别比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多数学者侧重从地理区域、父母教育程度、孩次、胎次、原存活子女性别、统计资料质量的角度来分析80年代以来非正常出生性别比的现象,并作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解释。但是,出生性别比失调并非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国外学者为这种现象和其原因所困感,曾花费很大精力研究这个问题。这类研究数量繁多,某些研究视角具有启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口学研究日益深入,对于人口出生性别比做出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了客观可能性。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二千多个县的汇总资料,着重对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布特征、资料质量评价等有关问题做一比较分析。但由于出生性别比指标自身的统计特征和连续性的要求,以及我国人口出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探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出生婴儿性别比系以女婴为100,活产男、女婴儿之比例。出生婴儿的性别比和男、女婴儿存活至不同年龄的比例共同决定人口的性别构成,从而直接影响婚姻、生育现象,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北京市出生婴儿性别比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被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生婴儿性别比的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为此,我们对北京市从1964年到1982年这18年中不同年代的出生婴儿性别比,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主要结果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性别价值观与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综合分析模型对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展开专门研究。认为性别选择性生育是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直接原因;性别价值观是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原因。但是农民的性别价值观有其现实的合法基础,调适农村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农民的现实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几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目前影响出生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1988年千分之二生育节育调查的资料,对我国出生性别比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以现有的统计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就我们目前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的认识作一个总体归纳,来考察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现象(1)在什么时候发生,(2)在什么地方发生,(3)在什么人群中发生,(4)怎样发生,(5)为什么会发生,以及(6)应怎么来解决。尽管重点是讨论中国大陆的情况,本文也将涉及我国台湾省和韩国的有关情况,因为在这两个人口中也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类似情况。这种比较将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讨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已经成为国内外人口与社会各界及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如何分析它,认识其对人口与社会问题产生的影响,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人口学家马瀛通在掌握国内外大量学术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分析结论,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本文原以“关于出生性别比与人口性别比的若干问题”为题发表于《中国人口报》1993年5月24日理论版,刊出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应读者要求,并征得作者同意,本刊全文转载此文,转载前,作者对原文又作了若干重要补充和修订,并易文章标题为“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出生性别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一直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运用500多个贫困县的有关资料,对出生性别比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贫困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并没表现异常;出生性别比的升高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下表现得更为明显。经济发展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是复杂的、间接的、多重的。  相似文献   

14.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联合国设定的男女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3-107:100。出生性别比有其内在规律,长期失调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对宜昌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口自然出生性别比是分析和评价人口出生性别比偏离的重要指标,中国对人口自然出生性别比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人的出生性别比正常范围为102~107,国内一般都是以其上限作为标准判断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程度。但是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利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双生子信息探讨双生子出生性别比特征。研究表明,中国1989年双生子出生性别比为104.87,在女性主要生育年龄阶段生育的双生子出生性别比是相当稳定的,比较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出生性别比。相比较而言,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不仅普遍偏高,而且随女性生育年龄变化的模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出生婴儿性别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焱 《人口研究》2004,28(5):75-79
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增高的反常现象 ,已引起政府、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此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研究也与日俱增 ,但遗憾的是 ,许多对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研究恰恰忽视了性别平等的视角。本文即从性别平等的视角出发 ,对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实质、危害进行分析 ,并试图找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原新  石海龙 《人口研究》2005,29(3):11-17
中国出生性别比自1980年代开始偏高且持续升高,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男孩偏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现状是基础,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动因。计划生育政策是促使少生孩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趋势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坚  孙克 《西北人口》2008,29(5):93-97
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人口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采用非线性分形分析R/S法,对1950—2003年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演变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发展趋势存在很强的持续性,即出生性别比在未来的53年间持续偏高的概率将很大;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发展演变可能存在一个大约27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国云 《人口研究》2001,25(3):74-76
1990年“四普”前 ,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始终处于 10 4 :10 0~ 110 :10 0之间 ,90年代前期基本维持在 12 0 :10 0左右。 1995年后 ,出生性别比直线上升 ,1995年为 134 92 ,1996年为 138 78,1997年为 139 37,1998年为155 86,1999年为 158 51,2 0 0 0年 1~ 9月份猛增至 170 75,这种严重失衡状况 ,使当代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 ,也为未来潜伏了某种社会危机。本文试从出生性别比升高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影响升高的主要因素和遏制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由于县级计生工作的局限性和有关资料样本量的限制 ,难免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王燕  黄玫 《人口研究》2004,28(6):27-33
利用对中国人口有代表性的、最新资料 ,分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变化趋势和人群、地域特征。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异常 ,主要表现为第二及以上孩次的出生性别比的升高 ,其中只有姐姐的婴儿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情况最为严重 ;且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从地域分布来说 ,华南和华东地区出生性别比异常现象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