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弥补语言模糊性的可译性缺陷的方法是语义模糊——具体化,指代模糊——原型化,结构模糊——语域化,时间模糊——精确化。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功能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相辅相成,而语言的模糊性所产生的美感使语言丰富多彩,韵味无穷。在现实生活中,模糊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模糊语言是表现客观现象的手段;第二,模糊语言是表达主观情感的需要;第三,模糊语言有利于美的创造和欣赏。  相似文献   

3.
认识上的模糊性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无从穷尽对大千世界的表述。这种认识上或观念中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是模糊语言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认为,认识上的模糊性虽然源于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但是这种模糊性并非是语言的弊端,相反,它是语言表达的固有属性,它的存在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模糊集合论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从模糊语言的由来出发,试探地给语言的模糊性下了定义,并列举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对语言模糊性的表义功能作以说明,点明了当今众家研究语言模糊性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客观需要,更是提升语言表达层次和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的四个层面(即语音、语义、语法和语用)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进行研究,指出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要敏锐地认识存在于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模糊性,正确理解翻译的模糊性并合理运用模糊性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6.
论诗歌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中的模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歌具有模糊性,其模糊语言创造模糊美。模糊美作为诗歌美的一部分在译作中应得到表现,译者的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式,即能激发读者想象和联想的语言,再现原诗的模糊美。汉诗英译的模糊处理在翻译中有着特殊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语言、逻辑、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语义模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且对其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因此对语义模糊各层面上尤其是认知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从认知层面上讲,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而人的思维和认知又是通过范畴化来体现的,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从认知范畴化角度讨论语义的模糊性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会对语义模糊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模糊理论使人们认识到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模糊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在翻译中,对于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是正确理解原文并用译文准确表达的基础。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识别和运用模糊语言,从而有效地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模糊语言——《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这一特性赋予有限的语言表达式以无限的意义,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然而,模糊性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文中以中国经典著作<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为例,分析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模糊语言的处理,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固有特点.“模糊”是一个科学概念,指的是语义外延界限的不确定性,不等于“滥用”或“误解”.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四个:生理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语言符号本身的原因.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语义的多义性、语用的多义性、语境的多义性和人物形象的多义性.文学作品之所以广泛使用模糊语言,是因为模糊语言具有丰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