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叶梅 《中国民族》2013,(9):76-76
在《民族文学》由多个民族的作家编辑家组成的编委会里,军旅作家彭荆风曾经是唯一的汉族编委。1949年,彭荆风在江西南昌参军,随着大军解放大西南到了云南。这位从小爱好文学的军人很快写出了一系列边疆小说《边寨亲人》、《佧佤部落的火把》、《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等,并与人合作编剧拍摄电影风靡全国。其后久经磨难,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重新走上文坛,有人评价他是“老而弥坚,老而干练,老而丰产,  相似文献   

2.
许多脍炙人口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都来自云南,说他们是组成新中国经典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主要部分并不夸张。云南作家公浦先生即为其中之一。他深情回忆了当年创作的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3.
书坊     
《中国民族》2013,(4):80-80
《探访云南》 本书是美籍作家、摄影家吉姆·古德曼多次探访云南所创作的纪实作品集。吉姆出生在美国.1972年来到亚洲,是研究东南亚文化的专家。从1992年开始,他先后38次来到云南,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集多年游历完成了这本巨著。  相似文献   

4.
回族留学生与云南现代伊斯兰文化姚继德近现代时期对云南回族穆斯林而言,是一段极为重要的民族人口、宗教教育及文化复兴之关键阶段。而清季光绪以来,留东(日本)、留埃(埃及)、留学越南河内法属学校及香港地区之滇籍回族学生,在这场持续数十年之久的云南现代回族文...  相似文献   

5.
周昂是金代"国朝文派"重要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军旅诗人,在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今存百余首诗歌中,主要表达的是仕途坎坷的心境、人间真情的抒发、军旅生涯的感慨和国家命运的忧叹,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他渴望建功立业,关心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守正不阿,忠贞刚烈,最终战死沙场。他用他手中的刀枪和诗笔,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人生悲歌。  相似文献   

6.
走进鲁院     
2009年9月5日下午15时许,我们16名云南各民族学员来到了鲁迅文学院。我们这一届作家班,汇聚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作家。55个人,55个民族走进鲁院。  相似文献   

7.
<正> 在各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瑶族文学只是菩蕾初放;在浩浩荡荡的各民族文学大军中,瑶族作家队伍阵容较小,步履维艰,但是,人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开放、改革十年来,瑶族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代作家,而且他们已初步显示特有的创作潜力和艺术才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其发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瑶族作家居住分散,生活环境或者社会阅历有别,因而他们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略述云南四位回族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述云南四位回族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马经自元以后的各朝代,云南回族中出了不少名人,其中最能代表云南回族政治思想倾向和风格的著名思想家有元朝的开国功臣赛典赤·赡思丁、明朝的大航海家郑和和大思想家李贽、清朝云南回族起义领袖社文秀等。他们中有的生于云南,逝于...  相似文献   

9.
汉族人口进入云南很早。两汉,就有大量的汉人进入,但魏晋期间,进入云南的汉族与当地民族迅速融合,处于“夷化”过程之中。唐宋时期,云南有南诏、大理地方民族政权,它们都是白族建立的政权,这一时期既是云南白族形成、壮大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云南汉族的“夷化”进一步加深,出现“白族化”倾向的时期:一方面表现为唐以前进入云南的汉人与当地民族融合为“白蛮”,成为白族形成初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唐宋时期仍有几十万汉人由于战乱、饥荒流落或市诏。大理政权的掳掠进入云南,但他们地位低下,没有政治权力,缺乏经济基础,被南诏统治者分散杂处于当地民族中,极易被融合和同化,最终基本被融合到白族之中。元代,云南重新回到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下,又有大批的汉人以镇守军队、统治官吏和商旅流民的形式进入云南,他们地位较高.有政权力量保护,加上元代云南实行了与内地基本一致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生产关系和儒学文化氛围与内地逐渐接近,进入云南的汉人能够终元一代“保其世籍”不改,标志着云南汉族“白族化”倾向的基本中断,走上了与云南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滇池:下一个洱海?徐丽霞50年代初,昆明的滇池还曾以“500里滇池浩渺极目”之气势及“睡美人”之美誉成为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破坏,现在的滇池已几乎成为一个面积只有几十公里的“死湖”。而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  相似文献   

11.
精品书屋     
王连芳云南民族工作──回忆王连芳著这本书回顾的不是个人琐事,而是一代人和一个时代是整整一代人在共产党领导下英勇献身,抱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千家万户,最后使艰难岁月成为黄金时代,让隔阂深重的各民族兄弟般团结起来的历史。作者于建国之初来到云南,长期担任云南民族工作的领导职务,是云南民族工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者、参与者、执行者和见证人。当年的情景始终鲜活地留存于他的记忆之中,当年的艰难历程经过几十年的思索,如今更多地闪烁出真知灼见。这里有中央访问团赴云南前周总理幽默风趣的教诲─—“我们既然接收…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国境线4060公里,傣、景颇、佤、布朗、独龙等十余个民族跨境而居,有5个边疆州,35个边境县,边境少数民族人口约占边疆总人口的2/3。云南边境民族教育,在云南民族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在云南边疆的所见所闻,我们认为云南的边境民族教育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王富文 《民族学刊》2013,4(5):74-75,118-126
中国的苗族被分为三到四个族群,他们所讲的语言相互不通,而且在当前来看他们在文化上几乎没有共同之处。这些族群中的一支自称为“蒙”(Hmong)。在过去200年里,“蒙”苗从广西和云南不断移入越南和缅甸,然后进入老挝和泰国,并在那里的山地建起了小村寨。整个过程里他们与来自云南的回族和汉族保持着贸易关系。本文作者于1981至1982年在泰国北部做田野考察时,老人们仍然会讲汉语云南方言,而现在的他们已经忘记了汉语,只会讲他们自己的“蒙”语以及他们当前居住国的主要语言,如泰语、老挝语或者越南语。  相似文献   

14.
桦树皮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它分布极广,从苏联欧洲北部,中经东北亚,直到北美洲,都有这种文化。如在苏联欧洲部分北部的游动部落用树干搭盖呈圆形或圆锥形的蓬帐,上面就覆以白桦树皮,他们还用白桦皮制成器皿,广泛使用。在贝加尔湖一带居住的埃文基人,同样是使用桦树皮制品的民族。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森林中的印第安人,夏季里也  相似文献   

15.
我的西藏之梦由来已久,时间已无从追寻,但原因可以肯定是“神奇”二字。藏民离太阳最近,离神最近,他们生活在地球的最后一片净土上。他们的阳光、蓝天、雪山和宁静的海子,他们的喇嘛庙、玛尼堆和朝圣路上虔诚的信徒,还有雄壮的牦牛,还有青春的卓玛,一切的一切,令我长久地心驰。当然,作为饮食主义的实践者,垂涎之处,还有他们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专程去西藏旅游,对于没钱没时间的吾辈,无疑是奢侈的。但机缘神授,一次去云南的公差,竟美美地圆了我纯正的藏家酥油茶之梦。今年11月,我到云南剑川出差。公事完毕,我的老朋友宋原总…  相似文献   

16.
铜鼓船纹与水上祭祀林蔚文(福建省博物馆)在中国南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地区发现的距今约两千年左右的铜鼓船纹图案,是早期铜鼓装饰中最生动、复杂和最重要的图案,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引起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云南、广西等地考古...  相似文献   

17.
久远的历史云南有几千公里漫长边境线,有众多的交通大道、江川河流分别通往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有15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姐告,距缅北重镇木姐不到500米,是滇缅交通大动脉必经之地;瑞丽至八莫、密支那等缅甸交通重镇不过几十公里。红河哈尼族  相似文献   

18.
移居缅甸的云南回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云南与缅甸的交往过程中,有一部分云南回族因各种历史原因,主要是经商和躲避战乱,移居邻国缅甸。这些云南籍穆斯林在当地生活奋斗,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沟通云南与缅甸的交往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一个民族群体,这些回族虽然还保持着本民族的许多传统特征,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其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又发生了一些与他们故乡同胞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战争及其带来的流亡,不仅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环境,也深刻地改变了战时作家的创作内容,使他们从个人抒怀和文艺腔调中走出转向对流亡生活的纪实,对底层情感的感同身受,对救亡图存的言说,创作内容和文风更趋现实性、平民化、大众化,也具有更强烈的时代感。梳理战时作家的散文和杂文,感悟流亡生活、谴责侵略行径、批判现实黑暗的书写,为现代散文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云南有“彩云南现”的美誉。 《彩云南现》艺术地再现云南26个民族特别是15个世居民族多彩的生活。溶各民族的歌、舞、乐为一炉;溶亮丽的民族特色与丰厚的文化内涵为一炉;溶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强烈的时代感为一炉;溶登上艺术殿堂与走向艺术市场为一炉。晚会高奏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大发展的主旋律,新意迭出;异彩纷呈,是一台风格浓烈,色彩斑斓,大气磅薄,韵味悠长的民族歌舞。 在梦幻般的云海中,一张张山岩造型的平台车,推出一组又一组云南各民族的艺十造型。有劳作造型、情恋造型、风俗造型、生活造型……追光灯把每一组造型都映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