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荣获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老舍评传》 ,是一部颇值得读的好书。该书作者关纪新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学术工作者。据我所知 ,他从事老舍研究差不多已有20年了 ,《老舍评传》这部洋洋40万字的著作 ,即是他埋头治学的可贵收获。关纪新的《老舍评传》 ,全面梳理、总结和描述了老舍的整个文学生涯 ,并着重分析了作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循序而细致地观察了老舍与众不同的写作实践 ,对其总体艺术成就、基本创作风格和成败得失规律 ,做了深刻的检视 ,显示了学者成熟沉稳的学术风范 ,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2.
2000年 11月 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厅。人们在距离新世纪只有 40多天的时刻,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 20岁生日庆祝会,庄严而热烈。   可以断言,站在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回望,少数民族文学所曾经有过的许多重大学术行为以及重要学术成果,几乎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使开拓、进取与探索构成这一研究机构难能可贵的精神品格。今天,我们似乎可以用这样的比喻:至此,民族文学研究已摘下一只熟透了的苹果。   毋庸多言, 20年间,少文所忠实地履行着最为基本的职能——从事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研究,但这绝不意味寂寞与偏狭,相反,它在…  相似文献   

3.
199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仁钦道尔吉、郎樱主编,被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列入“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第一批书目的5本著作出版。它们是:《格萨尔论》(降边嘉措)、《江格尔论》(仁钦道尔吉)、《玛纳斯论》(郎樱)、《南方史诗论》(刘亚虎)、《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斯钦巴图)。2000年6月9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史诗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98岁高龄的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会上这样评价: 典型的史诗是人类早期的东西,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时期高级阶段的产物。当然,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田润润 《回族研究》2023,(3):97-104
笔者主要以中国当代藏族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为例,考察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译介特点及启示,认为迄今为止日本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积极且面面观式的译介特点。通过剖析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外国译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译介特点,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内在因素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由外国译者直接译成目的语是捷径,但也存在隐患,亟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与外国译者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比较庹修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能与外国文学相比较吗?──比较文学盛行已久,我们终于在林林兴盛的各种学术思潮里,听到了学者的回答1985年10月28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从此,停顿于“五四”之后很长时间的中国比较文学得以...  相似文献   

6.
1987年10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处和湖南省怀化地区民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当代侗族文学研讨会在(氵无)水之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新晃镇举行,来自北京、湖南、贵州、广西、湖北、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36名侗族文学作家、民间文艺家、学者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分析了侗族文学的现状,探讨了侗族文学的发展途径,研究了培养侗族青年作者、开辟和拓展侗族文学园地等问题,并决定成立侗族文学学会。1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成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中,有关西北民族文学研究的部分可以用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作家文学研究及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三类专题进行分类述评。其中所涉之文无不以西北之地域、民族、乡土、民俗等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作为研究与探讨之出发或旨归,体现出文学与文化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西北民族文学的深刻植根性。此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亦应成为西北民族文学探讨的重要理论支点,对于民族文学的理解更不能离开这一基本语境。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历史题材居多。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凸显出独特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因而,本文将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进行探讨,继而对当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发挥指导功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苏利海 《民族学刊》2022,13(8):72-79, 160
少数民族文学不能因为“少数”而固步自封,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中国文学史”中被边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启示学界需要践行一种新的多民族文学史观来适应时代发展,“大文学史观”以“一个中心、三层视野”为框架:一个中心即以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为核心,三层视野即以民族性、中华性、世界性三重研究视野,关注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一体性、全人类性。通过三层视野建构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层级较为完善的多民族文学史观。依此“大文学史观”,将多民族文学置于民族共性、文化共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坐标中,提炼出具有“中国话语”特征的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介绍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研究中国回族文学的科研机构,198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正式建所。1990年荣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园丁奖。现任所长李树江(副研究员),副所长赵慧(回族...  相似文献   

11.
本栏目主持人曾向著名作家张承志约稿。张承志对今天少数民族文学面临的语言环境和境遇表示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在给编辑的回信中他说道“为了最大的主题,我以为不如先使用一次《二十八年的额吉》,因为它表达了我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最基本的观点。”的确,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中国,还面临着一个民族文化不断走向多元化的世界。何以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更进一步地繁荣少数民族文学,成为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中国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少数民族文学,以它那独具特色的丰硕成果,展现了一条独特的二十年之路。从古到今,在少数民族文学门类中,诗歌创作最活跃。新时期伊始,铁依甫江·艾里叶夫(维吾尔族)、巴·布林贝赫(蒙古族)、韦...  相似文献   

13.
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地处华中重镇武汉,立足中南,面向华东、华南。在充分考虑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设立了民族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土家族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韩国研究所、台湾研究所;两个实验室:人类学实验室和民族经济模拟仿真实验室;中心还设  相似文献   

14.
郭军宁 《民族研究》2001,(3):104-105
20 0 1年 3月 1 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和民族历史研究室共同举办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5 0周年专题学术座谈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等长期从事藏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 2 0余人 ,畅谈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西藏 5 0年来各方面建设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5 0周年。民族研究所所长、《民族研究》主编郝时远研究员主持会议并说明了举办这次座谈会的必要性。他说 ,1 95 1年 5月 2 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正式签订了《关于…  相似文献   

15.
<正>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地处华中重镇武汉,立足中南,面向华东、华南。在充分考虑区域特色的基础上,设立了民族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土家族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韩国研究所、台湾研究所;两个实验室:人类学实验室和民族经济模拟仿真实验室;中心还设  相似文献   

16.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是一个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人才和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的机构。学院下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维哈柯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此外,还设有汉藏语研究中心、双语学研究中心、民族古籍办、朝鲜学研究所、中亚学研究所、蒙古学研究所、壮侗学研究所、彝学研究所、维吾尔学研究所、苗学研究所、哈尼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尔泰学研究所、康赛电脑语言中心、电脑语言学工作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资料中心、语音实验室等机构。 学院的前身…  相似文献   

17.
学术交流     
1988年11月5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经济与社会研究所高级研究院士纪宝坤博士及其夫人来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作学术访问. 为此,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召开了学术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徐基述先生主持.参加座谈的还有《黑龙江民族丛刊》副主编波·少布、民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韩有峰等.会上纪宝坤博士介绍了在澳大利亚国居住的土著民族情况,徐基述所长对黑龙江省少数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在四川乐山召开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和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四川乐山举行。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刘先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中国民族》2014,(5):69-69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4年4月19日上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与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此次成果发布会集中展示了出版、翻译和理论批评建设扶持等三个专项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一、争议的始末 1987年5月,我以《萨满教与伊玛堪》一文,参加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同江市召开的学术会议.我的目的是以我论文中的观点,到这次会上做一次学术调查和请教.因为从学术研究角度,我发现了赫哲族"伊玛堪"这种文学形式和萨满教文化关系太密切了,无论其文学形象、描写内容、情节结构、幻想特点,都是萨满教文化的表现形态;而最后发现竟连"伊玛堪"(imakan)这个词也是来自萨满教的"伊尔木汗"(ilmh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