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内外研究《格萨尔》状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萨尔》史诗虽然产生于青藏高原,但是它以独特的魅力,不仅冲出族属的省界,流传于大半个中国,而且早已跨越国境,在许多国家的文苑中竞相开放,为世界人民所喜爱。《格萨尔》研究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人说国外对《格萨尔》的研究比国内早,而且成果颇丰,正如敦煌学在中国,而敦煌研究在国外一样。同样,《格萨尔》史诗在中国,而《格萨尔》研究在国外。其实不然,事实上,这部史诗以其“非凡的普及性”引起国外学者注意之前,早就受到了本族学者的热切关注。在国内,研究史诗的历史比国外早近200年,研究成果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2.
199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仁钦道尔吉、郎樱主编,被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列入“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第一批书目的5本著作出版。它们是:《格萨尔论》(降边嘉措)、《江格尔论》(仁钦道尔吉)、《玛纳斯论》(郎樱)、《南方史诗论》(刘亚虎)、《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斯钦巴图)。2000年6月9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史诗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98岁高龄的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会上这样评价: 典型的史诗是人类早期的东西,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时期高级阶段的产物。当然,实际上…  相似文献   

3.
降边嘉措近一段时间之所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还在于他正在倾力而为的另一件事,那就是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格萨尔〉》。这部将用 900分种,分 30集拍摄的大型电视片,据称将成为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文化专题电视片。   记者为此专访了降边嘉措先生。 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辩解: 西藏文化不仅仅是佛教文化 记者:如果说 《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大型电视专题片《话说〈格萨尔〉》是承续这一巨大工程的一种崭新方式 ?  降边嘉措:可以这样理解。之所以花费了 8年的时…  相似文献   

4.
《格萨尔》遭遇九十年代文·图/巴义尔《格萨尔》新消息:·用手画出一部史诗来·《格萨尔》进光盘———“角色扮演”世界屋脊、藏传佛教、布达拉宫……,伴随所有这些伟大和神秘的还有藏民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一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千百年来她被反复吟...  相似文献   

5.
在《格萨尔》学领域研究说唱艺人是重要的课题。世界绝大多数著名史诗已成固定文本,没有传唱艺人,而藏族史诗《格萨尔》仍以活的形态被艺人传唱,这一切应归功于神奇的说唱艺人。因此,挖掘、发现、调查和研究说唱艺人是抢救、整理《格萨尔》的重要环节。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探访艺人,首次研究《格萨尔》少年说唱艺人斯达多吉,并分析该艺人的说唱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一、格萨尔的“困惑”《格萨尔王传》的族属问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禁区,许多人讳莫如深。假如将来真有什么“格萨尔学”产生的话,这一问题仍然会成为热点,甚至会障碍这一学科的发展。因为:1、无疑格萨尔是世界史诗的一个高峰,这一高峰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我曾如此预言:“将来——在未来的一个遥远世界,藏语甚至藏人或许会在  相似文献   

7.
藏族史诗《格萨尔》在世界多民族史诗中篇幅最长、影响极广、哲理最深、文化内涵最丰富、生态理念最突出……加之她又是唯一一部活形态史诗,认识价值最高,从而对她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格萨尔》学。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起一位大学教授将《格萨尔王传》的《世界公桑》之部译成了汉文,这是对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一大贡献。对此,表示由衷地高兴。据说,在译文的“前言”里说:“史诗中屡次出现‘噶伦’字样,……而噶伦官职的设置,也自清朝初年开始。因此,我们的初步看法是,这部史诗成为完本的写作时期,当在十八世纪以后。”就我个人来讲,对《格萨尔王传》并没有研究过,《世界公桑》这部书究竟成书于  相似文献   

9.
西藏《格萨尔》抢救工作及其研究前瞻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千百年来 ,史诗《格萨尔》以其高度的人民性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藏族民间广泛流传。直到今天 ,《格萨尔》说唱艺人仍以他们非凡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继续活跃在民间 ,为史诗增光添彩。据迄今搜集、抢救、整理的情况看 ,全国藏区《格萨尔》说唱艺人自报能够说唱的《格萨尔》篇目多达千余条 ,经过去同存异 ,具有独立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篇目达 2 2 6部。无论是篇幅 ,还是诗行、字数 ,比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最长的五大史诗的总和还要多 ,称之为“世界史诗之最”毫不为过。  一、史诗《格萨尔》依然以活的形态在西藏流传史诗是一个民族宝贵的…  相似文献   

10.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11.
当世界已经议论了几千年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这些希腊、印度的伟大史诗的时候,而今世界上正越来越多地议论起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它使我们的国家、民族赢得了世界地位和声誉。它的意义不但在于其高度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并且在于非凡的音乐、艺术价值。《格萨尔》究竟与音乐有什么联系?这种联系紧密到什么程度?进而确立研究《格萨尔》音乐在《格萨尔》研究中的地位,以及了解《格萨尔》音乐的具体面貌、全面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格萨尔》,作为一部正在搜集整理中的巨型史诗,具有英雄史诗所具有的品格,她的人物,也具有“诗性人物性格”的特征。但是,《格萨尔》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着,在年深日久的流传过程中,自然会衍化、变异、融进许多历史的“溪流”,而使《格萨尔》呈现历史化、社会化的特征,人物性格则开始出现非诗性人物性格的迹象,而有些不傢史诗人物。这是《格萨尔》这部尚未定型的英雄史诗所独具的特色。由于这一特点,而使《格萨尔》人物性格趋于复杂,不再纯粹是毫无个性的一种理想或能力的象  相似文献   

13.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14.
周爱明 《民族学刊》2019,10(1):47-56, 112-113
《格萨尔》这部世界著名的至今传唱于青藏高原上的口传史诗,究竟产生于何时?为何人所创?又是如何日渐丰盈成为世界最长史诗的?至今讨论仍在进行,亦无定论。本文从进入书面记录的《格萨尔》零星记载入手,分析最早进入书面记录的格萨尔军王的有限描述及形象,进而考“格萨尔传”与“说格萨尔传”之具体丰盈、发展及《霍岭大战》等记录整理本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并指出“藏三国”之讹及“谢村版”和“拉达克版”的内容、特点与价值,试图通过系统的分析与考证,厘清《格萨尔》口头传统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5.
朗吉 《西藏研究》2002,(4):5-10
去年 1 1月 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 ,正式将中国著名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列入 2 0 0 2~ 2 0 0 3年的周年纪念名单。《格萨尔》史诗进一步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 ,这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件盛事 ,是值得纪念的喜庆节日。今天 ,我们在格萨尔的故乡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由西藏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格萨尔王传》千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作为史诗的爱好者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在这样隆重的纪念会上 ,我认为应该感谢以下两种人 :首先 ,感谢《格萨尔》史诗的演唱艺人 ,感谢他们把千年的《格萨尔》薪火传递到我们手中。历代…  相似文献   

16.
《格萨尔》以其宏篇巨制居于世界史诗之首;同时,它又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人民性,以及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为藏族人民世代传诵的不朽之作。“文学是人学”。史诗,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自然不能超越这种文学的规定性。因此,研究史诗人物就显得重要和必然。通过研究史诗人物,可以窥见我们的先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如何顽强地在空间寻找自己的位置,是如何在“物本主义”和“神本主义”的禁锢中挣  相似文献   

17.
“在苯教及其它教派中,‘十三’被视为一个神圣的数字。”——[意大利]G·杜齐论题的由来 1989年11月在我国四川成都举行的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西德波恩大学中亚研究所藏族学者扎雅教授的发言提到:在《格萨尔》史诗中,有几个数词如九、十三、十八等,常常包含有特殊的象征内容,这是“象征学”在史诗中的一种表现。这  相似文献   

18.
蒙藏《格萨尔》音乐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生在雪域的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上千年来以它特有的魅力被多民族所接受,并各自得到巨大的发展,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博大、渊深、丰厚与多彩。这种多民族共同发展一部史诗的现象,将为我们在研究民族关系和文化交流方面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现就在格萨尔学中具有独特意义的藏蒙《格萨尔》音乐试做一比较研讨。  相似文献   

19.
韩伟  彭钧 《中国藏学》2004,(4):122-123
随着《格萨尔》史诗搜集、整理、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格萨尔》研究逐渐走向规范化、学术化.新时期以来,《格萨尔》学逐渐受到中外研究者们的重视,成为一门显学.《格萨尔》学得以建立,是几代学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撰写《格萨尔》学史就显得尤为迫切.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的扎西东珠、王兴先二位藏族学者所著的《《格萨尔》学史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及时填补了这一学科空白,将《格萨尔》研究引向了一个更为深广的理性思维空间,再现了《格萨尔》学史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的《江格尔》是一部驰名中外的英雄史诗。它与藏族的《格萨尔》(或《格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列为我国的三大史诗。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五部《江格尔》,这是在我国出版的《江格尔》的第一个汉文本。它的出版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的一项重要成绩,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这个汉译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将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尤其是有利于我国“江格尔学”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