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为一名医务社工已经两年了,我经历了从“学生社工”到“职业医务社工”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变。对于我来说,从理论学习转入实际的专业辅导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没有直接督导辅助的情况下,这一过程显得更为艰辛。  相似文献   

2.
小飞是一名社工,工作快4年了。4年里,他有3位同是大学社工专业毕业的同事相继辞职。 小飞进大学时觉得,社工专业眼下冷门,但未来会有热度。他看过一部香港电视剧,里面那些社工,拿着不错的工资,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职业前景甚至直追律师。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实习社工。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我觉得社工很伟大,做社工应该会很有成就感。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做的一些事情很琐碎,有些事情自己也感觉无能为力。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的观察力不够。现在我不断地怀疑:自己到底造不适合做社工呢?匿名读者 答:你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多年在内地从事社会工作期间曾见到的。我觉得很多充满热忱的年轻社工都会面对这样的挣扎,值得好好谈谈。你说到“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时,觉得社工很伟大”。社工“伟大”这个印象是怎么来的呢?2008年汶川地震后,志愿者及社工不畏路途险阻,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各尽其力帮助灾区人民。我在广州的同事也马上到了灾区开展评估工作,后来我们机构决定调派3名社工进驻灾区某村开展为期3年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是有意义的。进驻灾区的同事亦斗志高昂,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毫无怨言。这工作算“伟大”吧?但我当时就要让同事知道,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要承认自己的限制和需要,不要仅仅抱着一种牺牲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工作蒙上太浓的道德色彩,使自己背上沉重的道义包袱。  相似文献   

4.
我是香港一名很普通的社工,在大学念完社工系本科后,便顺理成章地从事社工职业,曾经做过的服务包括家庭生活教育、家庭服务中心和学校社工,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一直走在别人曾经走过的路上,后来者也走在我曾经走过的路上,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简简单单地从事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深圳招募社工去一线的消息发布后,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就从全市14家社工机构中征集到了200多名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者。而我和其他3位同事非常幸运,被选中作为第二批社工赶赴甘肃省文县。  相似文献   

6.
社工B问:我是一名企业社工,在进行一期职场女性减压小组活动时,一位组员向我透露她长期受到同事的讥笑与嘲讽,精神压力很大,常常出现失眠等症状.我发现该组员由于长期单身,又时常需要代表公司参与一些应酬活动,引起身边同事的闲言碎语,同时还面临着家人逼婚等压力.但她仅仅是在小组活动中提出问题,也未曾提到需要社工提供相关帮助.而与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存在一些需要社工介入的地方.我是否需要为她提供个案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在我所见证的社工成长中,有两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案例是:从事孤残儿童服务的两名社工,因性格不合,长期无法形成工作合力,也不服从机构管理,甚至和服务对象监护人关系也不好,最终两人分别离开。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我进入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福利院,成为老年公寓里的一名专职社工。3年来,从最初的迷惘到渐渐适应,再到热爱这项事业,期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欢笑是老人给予的,泪水也是为老人而流的。上岗伊始,我在社工科的指导下在老年公寓建立了第一个社工站。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知道社工是通过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那时觉得社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它充满了崇敬和向往,期待自己在上海也能有机会从事这样的工作。但是,我大学四年学的是环境工程,毕业后的4年工作经历也都是与行政管理和秘书有关,似乎与社工并无交集。  相似文献   

10.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在范向群眼里,社工也大抵如此.范向群不是社工专业科班出身,2008参加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当时她是无锡市崇安区江海街道的一名社区干部.之后,她一头扎进了社工这个行当,从街道兼职社工成为“七彩家园社工服务中心”专职社工,再到去年成立个人社工室成为职业社工.“能从事社工这份事业,是我的幸运.”范向群说.  相似文献   

11.
"社工"一词在新闻报道和百姓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日益提高,社区里有了社工,学校里有了社工,工厂里也有了社工……这里的社工是指社会工作者,它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助人活动的职业工作者.但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另外一群人也被称为"社工",例如2012年5月19日北京晚报发表的一篇名为《北京市公开招考社工,633个岗位吸引3万余名考生》的报道,文章中的"社工"其实说的是社区工作者.这两支同样被称为"社工"的队伍被混淆在一起,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23日,社工晓蓓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新闻中得悉,一个我曾经在那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的心被震撼了,从未有过的震惊和触动,我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在网上也和同事在说,很希望去灾区与当地的灾民一起共渡难关,这个时候,有一种冲动,想冲到四川去,  相似文献   

13.
自从加入社工行业,我在社工前线实务及管理岗位一做就将近5年.就在从事社工职业快5年之际,我做了一个很重要也很艰难的选择:和几个社工朋友一起创办社工人才培育方面的公司. 很多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做社工而要办公司?我回答:我们并不是不再从事社工工作,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支持社工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以社工的成长为需求,以社工为服务对象,培育社工,服务社工.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不觉间,我从事社工职业已经4年了。在这段社工职业旅程中,我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角色变换。适应这些角色变换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每一个阶段对角色的适应也是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15.
10月20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举行首届区级十佳优秀社工表彰暨社工推进大会,为即将到来的第二届社工节拉开帷幕。同时,200余名职业社工接受了职业继续教育。“想不到我们社工也能评选十佳。”优秀社工代表王迅在发言时很是激动,由她推动成立的社区慈善银行,已成为新开铺街道梅岭社区的一个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8日,作为22名深圳市首批社工义工联动(以下简称“双工”联动)社工的一员,我怀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前往深圳市龙岗区义工联,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迈出了社工职业的第一步。2010年5月30日,我正式离开龙岗区义工联岗位。两年的时间并不算长,甚至可以用短暂来形容。但是对于切身经历“双工”联动这项新事业的我来讲,两年的时间却很长。这里仅以个人感性的认识,回顾和思考“双工”联动的轨迹、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7.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4,(6):58-59
如何撰写社会工作文书 社工A问:我在一家专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机构工作了半年,算是—名社工新兵,但论工作经验的话,之前我曾在居委会工作了将近5年。我非常喜欢和老人打交道,所做的各种活动也很受老人欢迎,但每次要写工作材料我就“一个头两个大”,尤其是不善于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术语。我感觉社工写的材料与我在居委会工作时写的材料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导刊》2013,(1):57-57
社工B问:我在医院做医务社工。社工办公室是开放的,有时服务对象到病房拿药,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也会顺便到社工办公室“坐坐”、“聊聊天”。但此时服务对象未必需要即时的辅导,社工花时间陪着他们聊天也不是,不陪着也不合适。我们一般会安排一个同事接待他们,这样正常的工作难免会受影响。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19.
鞋子变形记     
汶川地震过去三年了,我在汶川水磨也已经做了两年多的社工。回首这段酸甜苦辣成五味杂陈的旅程,该拿什么来纪念呢?突然想起了我的那些不会说话的特别的伙伴——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鞋子。它们见证了水磨日新月异的硬件重建,见证了社工持之以恒地致力于社区文化的发展,也见证了我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大学生,到一个走街串巷的水磨人,又成长为一名持续推动水磨社区文化发展的成熟的社工。于我而言,变换的是鞋子,蜕变的是青春,绽放的是梦想。  相似文献   

20.
我的美国上司特蕾莎有三个口头禅,我称其为"特蕾莎的社工三原则". 原则一:重视个案笔记 特蕾莎的头号口头禅是:"If it is not documented,it did not happen.(没写下来的就没发生过)"它点明了在美国儿童保护领域社工个案笔记的重要性.个案笔记既是律师辩护、法官判案的依据,也是各方对质、保护社工的工具,还是社工进行回顾总结和学习提高的手段. 我身边就有一个因为个案笔记中少写了一句话而惹下大麻烦的典型例子.一名同事按常规把案主的孩子从幼儿园接出来,送到政府儿童保护部与案主见面后,再把孩子送回幼儿园.两天后,孩子的寄养妈妈打电话声称那天孩子回家后脸上多了道伤痕,要求机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