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礼》一书于诸经最为晚出,且记载多有不合之处,因而历来存在很大争议。刘歆最早提出《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道,经过礼学专家郑玄的认可,这种说法后来得到更多的认同,孙诒让作《周礼正义》也延续此说。为了弥合"周公作《周礼》"这一默认前提,孙诒让有时不得不勉为其说,把歧异之处解释为时代差异是最常用的方法。孙诒让的学术背景、经学立场、个人局限,以及当时激烈的今古文之争,都是他延续旧说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先秦历史散文《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大篇幅地记载着吴公子札问聘鲁国期间的观乐之感。他大体上认为 ,诗歌音乐具有时代性 ,不同历史阶段产生不同类型作品。西汉人的《毛诗序》,则明确指出文艺作品的风格、基调的形成 ,与国势的盛衰有关 :“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进一步概括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文学作品的密切关系 ,指出 ,“歌谣文理 ,与世推移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到了明代 ,经过吸收、总结前人的有关论述 ,胡应麟在《诗薮》中以唐代…  相似文献   

3.
“唐中”说     
班固《西部赋》描摹了汉代建宫之池苑景象,其中有“前唐中而后太液”一句,然而“唐中”所指为何去没有明言,后人依据不同的资料,得出“唐中”为池及“唐中”为庭两种相异的结论。清代选学和考据学都空前发展,这一命题又频繁地出现在清人的作中,本着力于对各种观点所依据的材料进行整理爬核,发现分歧所在,鉴别资料的真伪,确定其准确性,这是研讨“唐中”的关键,亦是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现所存留的史料都存在着不可靠的因素,因此,“唐中”究竟是池还是庭,目前还无法得出定论,只能等待更多考古资料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王祖远 《社区》2012,(14):18-18
1919年。田君亮等一批留日学生学成归国。因久慕章太炎先生盛名,特地在上海拜见了他。 田君亮年轻气盛。颇为自负,见面即问太炎先生:“请教先生。人生要怎样才不辜负一个我?”太炎先生环顾左右.笑曰:“这是个大问题。古今思想家、政治家所见不同。”他反问田君亮。“你是否以为人生要当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才不辜负一个我呢?”接着,太炎先生深有感慨地说。“你要知道古今中外的大英雄、大豪杰都不是自封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8,(2):36-37
邮票的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了解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窗口,因此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你知道吗,在世界战争史上,邮票也扮演过特殊的角色,在这些“国家名片”的背后,充满着战争的硝烟。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一背景下的晋文公霸业,承接了齐桓公的霸业,是三代共主政治的延续。晋文公“攘夷”方面的功绩远在齐桓公之上,但在“尊王”上却比齐桓公具有更大的现实功利性。同齐桓公的霸业一样,晋文公霸业的建立在安定中原社会秩序和维护中原先进文化“周礼”免遭戎狄的破坏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翻开《成语典故辞海》,第65页,在词条目录中出现“王氏五候”一成语,这里的“候”应为“侯”。再看正文,正文不错。引述如下:[王氏五侯]汉成帝时,外戚王凤之五弟,同日封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礼学史上,东汉末年郑玄礼学的兴起,根本性地改造了两汉礼学观念,并对其后的经学史、文明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汉经学中,礼是五经中之一种,而不是五经共同的基础,礼是冠、婚、丧、祭等具体礼仪之学,而不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政教大典,礼唯有士礼,且是完书,而无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郑玄改造礼经,将礼经从《仪礼》变为《周礼》,改变了对"礼"的认识,"礼"不再只是礼乐,而且更是制度,礼乐与制度,遂合二而为一。郑玄以《周官》为体、为本,《仪礼》为履、为末,其实质是以《周官》之制度,吸纳《仪礼》之礼乐,以《礼记》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礼学史上,东汉末年郑玄礼学的兴起,根本性地改造了两汉礼学观念,并对其后的经学史、文明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汉经学中,礼是五经中之一种,而不是五经共同的基础,礼是冠、婚、丧、祭等具体礼仪之学,而不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政教大典,礼唯有士礼,且是完书,而无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郑玄改造礼经,将礼经从《仪礼》变为《周礼》,改变了对"礼"的认识,"礼"不再只是礼乐,而且更是制度,礼乐与制度,遂合二而为一。郑玄以《周官》为体、为本,《仪礼》为履、为末,其实质是以《周官》之制度,吸纳《仪礼》之礼乐,以《礼记》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  相似文献   

10.
“名物”的定义与名物词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物”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等书,是指上古时代某些特定事类品物的名称。名物词的语义特征包括:一、它与事类相关;二、它表明一种特定的具体事物;三、所指必须具有类属的区别性特征。名物词的范围,不仅有明言其为名物的禽兽、物产、祭器、祭牲、冕服、几席、玉器、卜蓍、车辇、旗物、兵器、甸邑、食物、庙宇等14类,还有作为变例出现的官爵、乐舞、贡赋、妇功等4类,共18类  相似文献   

11.
事情的发展总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宗周的礼乐制度亦不例外,所以“制礼作乐”绝非一蹴而就,亦非一人之功,当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这个“过程”的时间跨度上溯文王下至成康,其间周公所发挥的作用最具代表性。周人损益“殷礼”的最大“创造”在于:发展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完善的宗法制度,并将宗法与分封相结合,又援“德”入“礼”,将整个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生活设置在了礼乐制度的框架之下,社会上下尊卑等级分明却又洋溢着和谐的秩序。这个礼乐制度的框架包括:吉、凶、宾、军、嘉“五礼”体系;乐教、诗乐、乐舞、用乐、乐悬“五乐”制度;铜器、玉器、服冕、车马、旗帜等礼器用制。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并不缺少美学研究,"入出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研究中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以往的研究多从审美态度与审美体验的关系方面来考察"入出说",而忽略或回避了其哲学基础,换言之,对于"入出说"只是从工具理性而非哲学的角度来加以理解。本文尝试探讨"入出说"的哲学基础,旨在说明,美学与哲学是从不同的视阈启示着生命的真相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的“情感说”建立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并推及人生观。他认为,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现,好的作家只有具备高洁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传世名篇。在人生中,情感的稳定指向是趣味,一种高级的趣味,必然关乎伦理,关乎宇宙人生。总体来看,梁启超的“情感说”试图建立“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桥梁,推崇一种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将崇高与“无我”当作人生的追求,因此,“情感说”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生论美学意义,体现了终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释“关”     
宁夏方言词“关”的基本意义是:将一物插入另一物中使之不易脱出。这是“关”的古义的保留。“关”和“管”、“贯”等是同源词。“关”和“弯”在“开弓”的意义上是词义引申形成的同义词,不是通假字。宁夏方言词“关”的本字应是“关”。  相似文献   

15.
“郑声”是有别于雅乐的流行音乐的通称,其旋律繁杂,节奏明快,抒情细腻,并常与女乐相配合,追求情感与感官的快适,极富魅力,极具娱乐性,故而被斥为“淫声”。“郑声”之“淫”与郑国的社会现实有关。具体说来,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军事较为强盛,处于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导致其商业发达,受殷商文化的影响而巫风盛行,加上周礼的衰落等都对“郑声”之“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宋卫齐楚也有“淫声”,但这些国家有其特殊性。郑因与周天子同宗等原因,郑声更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现实而为孔子所恶。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不仅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这种“义”、“利”观可以称为“义以为上”的“义”、“利”统一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古籍整理出版一派繁荣,同时也面临着优秀作者、优秀编辑、优秀出版社不足的问题,伪注释之风随之出现。所谓伪注释,作伪者未必是整体照搬照抄他人整理同类古籍的成果,而大多是抄掇众书甚至只是抄录辞书而生成洋洋大观的注释,并将其标榜为自己多年埋首书斋的原创。这种缺少学术价值的注释方法,既无助于加深人们对古代典籍的理解,又使正常的古籍整理学术环境受到干扰。当代古籍整理者应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深入吸收利用前人注释成果,系统总结当代古籍注释成绩,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原创性的注释工作中,在注释的内容或形式上不断创新,推出更多既能够满足当代读者需求又符合学术规范的优秀古籍整理作品。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证论述了传说中“后羿射日”的神话与弃要现象的原始关系;考证了人类学中共通的原始思维与原始宗教在早期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周礼·春官》大师所教"六诗""风、赋、比、兴、雅、颂"之本义,应该从《春官》大师配合大宗伯参与周王"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的各种礼仪与"风、赋、比、兴、雅、颂"的上古辞源意义考究,加以文献实证,方可确定。从上古辞源考究,本义为祭祖且为各种祭祖仪式通称之"兴",正好与《春官》所叙大师配合大宗伯参与周王之祭祖礼仪"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相契合,而"兴"为祭祖和各种祭祖仪式通称在《尚书》、《礼记》、《诗经》等文献均有存留。据此可以推定:配合大宗伯参与"大祭祀"的大师所教"六诗"之"兴"诗,是专用于祭祖的诗歌。孔子所言"诗可以兴"应译为"诗可以祭祖"。朱熹所言《诗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象诗,并非《周礼》"六诗"之"兴诗",而是上古神文化的诗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