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与烟     
刘建明 《老友》2011,(6):18-18
父亲爱吸烟,烟似乎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次茶余饭后,父亲都会点上一根烟,往沙发上一靠,翘起二郎腿,便腾云驾雾起来,一种悠闲自得之状溢于言表。用他的话来说,这叫"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对于烟,父亲是情有独钟的,自然就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吸烟理论"。闲暇的时候,一提起烟,父亲就向我们"兜售"他的"吸烟理论":"你们可不要小瞧了这一根烟,它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哩!你和别人打交道,一根烟可以结识一个人,可以使陌生人变成朋友。以后你们走上了社会,可千万要注意,即使自己不吸烟,也要带上一盒烟给别人吸。你看,每天我身上都带着两盒烟,好烟给别人吸,差一点儿的烟留给自己吸。"没想到,父亲说得还真在理。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3,(4)
一代伟人毛泽东平生并无太多特殊嗜好,惟抽烟与喝茶伴随终生。他在敬烟与戒烟上,也体现了伟人风格。毛泽东喜爱抽烟,尤其在写作和思考问题时,手中往往夹着一支烟,且工作越繁重抽得越厉害。建国后,虽然多人、多次、多种方法帮助他戒烟,他自己也愿意配合,但效果总不理想,他依然常常手执一柱,不绝如缕。毛泽东推己及人、以烟待人的态度,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平易近人、至诚高节的品格。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  相似文献   

3.
家长送礼     
作为教师,无须讳言,我收过学生家长的礼,小到一把白菜,大到好烟好酒。过去抽的烟,我很少花钱买的,多为家长所送。但我收家长的烟酒是有“原则”的,绝对不收家长花钱买的。送我烟酒的家长多为有权有势之人。他把烟酒送我,只是烟酒换了一下位置而已。如果你假装正经不接受,有的家长反而不高兴了,觉得你瞧不起他。与其让别人担心瞧不起他,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接受。当然,我这是歪理邪说。  相似文献   

4.
我有位好友,他为人耿直但认死理。只要是他认准了的,谁也难以说服,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一生中,他既不好吃喝,也不爱穿戴,就有一样——嗜烟如命。他不抽好烟,可一天3盒,数量不能少。他每日清晨6时左右醒来,人还没出被窝,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抽烟,第一支刚点着,第二支就接上了。一天中就这样一支接一支的抽,只是在吃饭时才把烟暂时熄灭,刚一放下筷子,就又点着了,直到晚上躺到被窝里抽完最后一支,丢掉这一天唯一的一个烟蒂,才合上眼晴。 因为抽烟,他的所有衣裤都留有大大小小的“纪念  相似文献   

5.
王十月 《可乐》2008,(1):5-7
齐聚发廊1990年,我和西狗从初中退学,整天泡在刘小手的理发店。西狗父母让他学瓦匠,他梗着脖子说当瓦匠没出息。西狗梦想当歌星,是烟村最早的追星族。他的偶像是"小虎队"里的苏有朋,房间贴满苏有朋照片,他还做了个苏有朋的发型。理发店有台录音机,西狗把声音开得老大,放"小虎队"的歌、罗大佑的《恋曲1990》。西狗还会跳霹雳舞,是烟村最出色的歌者和舞者。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位朋友,一天能吸两包“红塔山”,李白不是自称“酒中仙”吗?他则自称是“烟中鬼”。整天喷云吐雾,美滋滋地自我炫耀:“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别人劝他戒烟,他则反驳说:“有些人整天烟不离口,不是照样高寿吗?”而不到50岁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癌魔对他的侵袭,他的肺部已经溃烂,在他即将告别这个世界之际,他后悔地说:“是吸烟害了我,都怨我没听医生的话。”由此,我联想到另一种后悔,也就是被禁锢在大牢里的某些“公仆”们。当他们还没有尝到铁窗高墙的滋味的时候,当他们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时候,他们何尝不知道这是犯罪?可是他们挡…  相似文献   

7.
周谷城先生在《逻辑能推出新东西吗?——与李继宗先生商榷》一文的第三段中,就火与烟相互关系的推论指出李有四个逻辑错误,我以为是没有道理的.李文关于演绎推理能推出"新东西"的观点虽然有待商榷,但他关于以烟推火的推论还是完全合乎逻辑的.恰恰相反,是周先生自己有四个错误.为便于对照分析,先将周先生的这段话抄录如下:……(2)原文云,"当我们看到远处有烟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知识'无火不生烟',按照假言三段论推出那里一定有火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名著中的动作描写有多种表达功能。一、凸现性格特征于是他噗嗤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慢吞吞、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  相似文献   

9.
遂宁鹅声     
"不立一根烟囱、不排一滴污水、不排一粒烟尘",遂宁渐成规模的原生态养鹅让许多金融危机后返乡的农民重新又看到了希望35岁的敬鹏程背着一个单肩挎包,手里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几次被人误以为是记者。2008年12月21日,在首届全国遂宁一品原生态鹅烹饪创新大赛上,敬鹏程正全场不停地穿梭。其实他不过是四川省蓬溪县南门口市场成龙大街的一  相似文献   

10.
父亲戒烟     
近几年,父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为了他的健康,我多次劝他把烟戒掉。 父亲对我说:“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也知道吸烟对身体有百害无一利,我也下过多次决心,但就是戒不了。有时不吸烟就憋得难受。以后你不要管我了,管也没用,我这辈子看来是离不开烟了。”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6,(10)
以抽烟为职业,年薪高达60万元:吸烟不图享受,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同时享受着他人无法体会的快乐……他们是职业调烟师。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如何爱上这"吞云吐雾"的工作,靠烟改变人生,把自己抽成金领丽人的?  相似文献   

12.
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写作诗歌是诗人毛泽东长期从事诗词创作的经验总结。在他的诗词中,无论是写山、写水,还是写风、烟、云雨,都能具体地生动地表现出来,语言也形象化。想象使毛泽东诗词熠熠生辉。郭沫若用"形象思维第一流"来评价毛泽东诗词是非常恰当的。  相似文献   

13.
陆文夫的文学创作为苏州城市形象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他凸显了"天堂"的人间性,让人性的温暖流淌在小巷深处;他以民间立场将叙事的中心定位于城市中的小人物,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让城市变得感性和柔软。是他让苏州变成了一个被阅读的城市,当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是他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烟火男女     
正在单位,有男人来办事,会给大家递烟,见者有份,在场男人们一一接住。这时,单位新来的姑娘走进来,递烟者一愣,半开玩笑地递过一支烟,姑娘没看清,以为人家递过来一支笔,就接了过来,等看清是啥东西时,顿时像捏了一条毛毛虫。只要是女人,遇到别人让烟多少会有点手足无措,无论是"挥一挥衣袖,像赶走一只苍蝇"还是一本正经说"谢谢,我不抽",两者都会引起人家讪笑。  相似文献   

15.
母亲再婚时,我十岁,面对"从天而降"的那个男人,"爸爸"那两个字怎么也叫不出口。其实,他对我挺好的,每次上菜场都会买回一大袋苹果,那是我最爱吃的,为这个,他把烟戒了。那年我和伙伴们扒车,不小心摔下来,折了腿,他在医院里照顾了一月有余,没有一句怨言。我和母亲赌气,离家出走,他深夜出去寻找,一脚踏进下水道,瘸了腿。  相似文献   

16.
最近,见到我过去篮球场上的球友——老张,是在医院的心血管科。老张现在也退休了,身材很胖,得了严重的心血管病,主动脉上装了两排支架。他说现在烟也不敢多抽,酒是更不敢沾,生活的乐趣少多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年防不住他的乌龟——我,今天还在打篮球呢!一周两次,一次仨小时。我估计他早就不打篮球  相似文献   

17.
詩人朱湘在他29年(1904——1933)的人生中,對於“烟”這樣一種物質有過异乎尋常的關注。他寫過一篇名为《烟卷》的數千字長文,叙說了烟對於他的人生的種種影響。在他的童年,他搜集的大量烟紙畫曾陪他度過孤獨的時光,而且由於經常嗅聞這些烟紙上的烟草氣息,後來他成为一個嗜烟者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幾乎對香烟有一種無法抑制的渴望。 朱湘,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一  相似文献   

18.
周道纯 《老友》2008,(7):57-57
我过去也抽烟,抽了好几十年。但我的烟瘾不大,有时抽几支,有时一天不抽也没啥。7年前我戒了烟,现在一闻烟味就很不舒服。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尚是烟民,因报道采访,常往企业跑。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他们办公室6个人,有4个抽烟。每次去他那里,带一包烟去,互相敬来敬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总结和概括了三种悲剧冲突类型,但他提倡悲剧表现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而冲突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悲剧人物作为个人虽遭到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所以悲剧的结局是一种灾难和痛苦,却仍是一种"调和"或"永恒正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傻大爷”     
我家邻居是一位憨厚朴实的老大爷。他不太爱说话,还有一股子"认死理儿"的劲儿,人们都称他"傻大爷",外人也不知道这是褒是贬。傻大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他儿子在县里开小汽车。有一次,他儿子在回县城的路上,正好碰到傻大爷去赶集。儿子就停下车,对他说:"爸,正好顺路,您坐一段车吧。"你猜傻大爷怎么说?他说:"坐什么车!多坐一个人,那不多费汽油吗,不坐!"儿子知道他的"傻"脾气,只好开车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