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导德 《老友》2014,(2):42-42
正孩子1岁后,我想出去工作,婆婆自告奋勇地来带宝贝孙女。老妈听说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婆婆人真好,给你带孩子后,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她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请个保姆还要钱呢!你就当请了个保姆,每个月给她点工资。"我想想也是,现在请保姆可贵了,婆婆总比保姆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已经95岁了,除了有点耳背和眼花,头脑还很清醒,腿脚也很利索。有些老年朋友不相信,以为我虚报了年龄。他们说:根据你的动作和气质,恐怕还不到80岁。我说:人人都希望自己年轻,你们又不给我发高龄补贴,我何必要冒充年老!他们惊喜地说:呀,你的身体真好,一点儿不像九十多岁的老人。你吃什么补品把身体养得这么  相似文献   

3.
高延萍 《老友》2009,(10):37-37
女儿在日本的福冈市买了房子,她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我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春天,我飞到了樱花盛开的日本。到达日本的当晚,女儿就拿出计划,要陪我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玩。我却对她说:"我现在这个年龄,主要是健身。在国内我每天早上必和一帮拳友到公园打太极拳。你明天早上先帮我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我先打几套太极拳再说。"  相似文献   

4.
柯云路 《社区》2009,(20):14-14
我认识一个女孩,二十五岁,是个售票员,非常善良的样子。她告诉我,三年前,她听人介绍,得大智慧要多读佛经。于是,她开始读佛经。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读经读得很刻苦。她说:“我读来读去,总是读不懂佛经的意思.越读越糊涂。别人都说我傻了。很苦恼。”我对她说。你现在可以不那么多地读佛经了。我甚至可以非常绝对地说.你可以不读佛经了。从今以后,你可以一字不读。我问她:“你首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当你每天走出家门时.能清清楚楚地看见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08,(8):64-64
小幽默等待甲:你都三十几了,为什么还不结婚?乙:我在等她。甲:她不是早和你分手了吗?乙:是啊!可分手的时候她说过:"要想我和你结婚,那你就等一辈子吧!"  相似文献   

6.
每时每刻都有一些雄心勃勃的人,带着千奇百怪的想法,来忽悠握着23亿资本的徐新,穷尽一切言词地让她投资.有的人豪情万丈地拍胸脯说:"徐老板,你把钱投给我,我保证3个月之后我就成中国首富."性情爽快的徐新直接就给他塞回去了:"你说这话不靠谱,可信度不高,3个月以后你成不了首富,我找比尔·盖茨去?"还有的人握着双拳就来找她,"徐老板你给我投吧,我这个公司的业绩要是不翻一番,我马上从楼上跳下去."  相似文献   

7.
练酒量     
那年我8岁。一天,外号机灵鬼的弟弟来我家串门儿。他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姐姐,我能一口气喝光一杯白酒,你信不?吹牛吧!我爸爸都不行,你怎么能行?我白了他一眼说。好,那我就喝给你看。说  相似文献   

8.
《新少年》2024,(3):16-17
<正>亲爱的多多熊:我和我的一个同学都有微信号,每次我换新头像和昵称时,她都要求我换另一个,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听她的。要是不换的话,她就会一直说这件事情,我该怎么办?彩虹小白马为了让他人满意,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最终你的感受会如何?如果她高兴而你开心或者怎么样都无所谓,那就按照她的要求更改你的昵称和头像;如果照她说的去做,反而让你更难过,那就坚持用自己喜欢的头像和昵称。如果你不更换,她会一直说这件事情,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毕竟说什么、什么时候说都是她的权利,我们也不必干涉她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漂亮的女狼     
一位姑娘向一个小伙子求爱。她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上说:“人们都说我是一位漂亮的女狼.假如我们两个人……”小伙子见信,忍俊不禁,很有礼貌地写了回信,说:“狼姑娘.谢谢你的美意。非常遗憾,我不敢答应你。我幸亏是在信上遇见你.要是在路上碰见,我可就没命了!”  相似文献   

10.
罗慈海 《老友》2015,(2):41
老伴今年70多岁。她遇事总是喜欢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这是她的"短"。我菜买多了点,她说,这么多菜吃到什么时候,这不是浪费吗?菜上有几片黄叶,她说,你就是爱贪便宜。孙子身上衣服弄脏了点,她责怪儿子不关心孙子。我上午在家看看书报或者写点什么,她就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关心自己的身体,你看别的老人都出去活动了……起初,我对她的唠叨的确很不适应,听到她唠叨,脑袋都大。因为她的唠叨还经常在子女间造成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社区》2013,(5):64
镜子的痛苦镜子对照相机说:"我好痛苦啊,一辈子让别人照,就不晓得自己长啥样。"相机说:"没关系,我帮你照张相不就得了。"相片洗出来后,镜子看了就大哭起来:"为啥照片里还是相机啊?""夸"爸爸5岁的女儿让老爸帮她做事情,老  相似文献   

12.
伊文 《社区》2009,(18)
一位女性来咨询,她说,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女人回答:"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  相似文献   

13.
宽心谣     
赵朴初 《社区》2002,(3):42-42
我经常在外边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来,肚子里难受极了的时候便先去卫生间里吐一吐,吐过了,难受会好一点。每逢这种时候我就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吃进去再吐出来?但我的应酬总是没完没了。每逢我难受的时候我的母亲总是很生气地说我:“你怎么又喝酒了,又喝酒了。”也仅此而已,母亲从来都不肯多说我什么。但她总想让我在她那里吃点儿什么,或者就让我拿点什么回  相似文献   

14.
有所敬畏     
有位朋友告诉我,“文革”开始时,她的父亲恰好是血气方刚而又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于是便和当时的热血青年一样,投身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游行时主动喊口号,开会时率先发言。有一天,当她父亲准备出门时,她那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突然说道:“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事儿,我不清楚;现在你都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有一句话我要说给你听,就是你出去后无论做什么,做之前都要摸着心口想一想,自己所做的事儿,十年后能不能见人,百年后敢不敢见鬼。如果不能,不敢,我劝你就不要去做了;头上三尺有神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我的朋友说,就…  相似文献   

15.
一个英国记者读了钱锺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后顿生敬佩之情,提出要见钱锺书。钱锺书不想见她。那么,怎么拒绝呢?当然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说:"我不想见你,你请回吧。"钱先生要这么说了,还是钱先生吗?他告诉对方:"你觉得鸡蛋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10)
我清楚地记得,43年前的一天傍晚,大娘走进我屋里,以期待的目光看着我说:"你人好,俺喜欢你家这个小闺女儿,让俺来照顾她吧。"她迟疑一下又补充说:"光管饭就中,俺不要钱。"我说:"我怎么能剥削您呢?只要您对我的女儿好,人家给多少咱给多少。"从此,我把1岁零1个月的小女儿咪咪交给大娘——我家的第七任保姆。告诉她:"大娘,每月的细粮是贴补孩子的,饭多做了或剩下了,您就吃,别给我们留着。您年  相似文献   

17.
正认准的事,铁了心去办董明珠是商界公认的"铁娘子",这源于她从小就养成的不服输的性格。她12岁的时候,班主任说今天大家都要游泳去。董明珠觉得游泳还得穿上泳衣,很难看,也很丑,就不愿意去。老师知道董明珠的性格,就激她说:你这么大个子,不会是怕淹死不敢去吧?老师一句话激起了董明珠的好胜心。她说:去就去,我还怕水不成?老师很高兴,挑了三个能够横渡长江的人教董明  相似文献   

18.
一、名师指路1.动笔之前,要考虑所写的人具有什么品质。2.要运用典型事例表现所写人的品质。3.要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及外貌,突出人物的特点。二、佳作引路我真敬佩她她,圆圆的、胖胖的脸上闪动着一双聪明的眼睛;一个倔强、活泼,对困难从不屈服的优秀学生,她就是我的同学、好朋友高诗雅。记得一个星期六下午,我们在她家玩。她爸爸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临出门时说:“你们独立做,如果做不出来,我回来给你们讲。”她爸爸走后,我们开始做这道题。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解题的思路。我对高诗雅说:我们别做…  相似文献   

19.
案例结束了忙碌的期末,兰兰终于放寒假啦!但回家没几天,她与父母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寒假快乐指数持续下跌。"唰——"上午十点半,母亲叫兰兰起床未果后,直接拉开了卧室窗帘,原本昏暗的房间顿时明亮起来。"都中午了还不起床?二十岁的人了,每天就知道睡觉、玩手机,也不知道做家务。"清梦被扰,兰兰有一肚子起床气:"寒假当然要多睡多玩了,还没到中午呢!"母亲更生气了:"你还是三岁小孩吗?我像你这么大时早就帮着大人做家务了,哪像你这么懒……"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穿了一件新T恤。一个中国朋友问我:"你的衣服是新的吗?"我说是。她说:"我不喜欢,不好看。"西方人一般不这么直率地问。如果有人问我,而那个东西我不喜欢,我会寻找一个适当的角度来回答。我也许会说:"要是我的话,就不买,但其实对你来说不错。"我在诚实的同时,还要小心,避免伤害对方。我和一些朋友都注意到,中国人有时并不坦率,有时却直来直去。这让我们西方人感到糊涂。什么时候可以直来直去,什么时候又得拐弯抹角?好像中国人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