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和改善人类关系",国家外交则属于公共关系的一种具体形式,国家外交的基本功能则是"建立与改善国家之间人的关系"5月14日,莫迪来了。这是莫迪自就任印度总理一年之内的首度访华,也是其在家乡接待习近平主席出访之后的一次回访中国之行。中国对这次外交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整个行程的精心策划足以证明这一点。"唐式外交"则是让人眼前一亮地拉开了莫迪"中国穿越之旅"的序幕。所谓"唐式外交",就是着唐代服装,沿用唐代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作用.周恩来的信念、思想、性格、人格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方面都与中日邦交正常化有着多重的关连.作为总理的周恩来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而作为个人的周恩来又充满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中日关系史中的周恩来是个人与总理的"混合体".这种"混合体"的形象,才是深刻在日本许许多多友好人士心中的周恩来.同时,也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周恩来,使得日本的各个阶层的众多人士,为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同中国政府一起构筑了一道别无他例的中日之间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日两国文化教育交流史上,有一位值得尊敬的日本朋友,他的名字叫松本龟次郎。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松本龟次郎被越来越多的中日两国人士所怀念。一九七九年春,当时担任我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同志率领代表团访日,特意拜访了松本龟次郎的后代——神谷孝平先生,向他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他的父辈松本龟次郎在周恩来同志留学日本期间给予的关怀和教育。我国研究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大陆政策和二十一条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15年土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对华二十一条要求,是中日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既总括了日本侵华已攫取的重要“利益”,又提出了足以使中国变成日本独占殖民地的新“要求”。中日双方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重大交涉,都由于日本坚持其侵略要求,不得解决,成了恶化中日关系的一大悬案。二十一条要求标志着日本大陆政策又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这之前,日本的大陆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与西方列强共同瓜分中国,建立日本的在华势力范围;那么,在这之后,日本所追求的就是建立日本在中国的“优势”,独霸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4月份温总理应邀访日,实现了“融冰之旅”,标志着中日高层互访恢复正常。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完成了一个“议题广泛、成果丰硕”的“迎春之旅”,07年的中日关系似乎迎来了一个全面回暖的春天。然而我们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08年的中日关系依旧是磕磕碰碰,不平坦。“饺子中毒”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民众之间相互不信任依旧。今后的中日关系将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拭目以待和共同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既要重视当前阻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各种摩擦和矛盾,也要从更广阔的视角认清两国关系的历史性演变,从而更为冷静和客观地把握今后的走向。中日关系将左右21世纪的两国的未来。一、机遇与挑战:中日两国的现状分析(一)中日两国蕴涵的历史性机遇第一,共同发展和繁荣。中日两国经济上各有优势,高度互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相对优势一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二是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和优秀的人力资源;三是工业科技体系相对比较完整;四是经济高速发展。而日本是世界二号经济强国,日本的相对优势一是具备雄厚的资金;二是拥有先进的技术;三是有比较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和现代化管理。从总体上看,中日经济发展层面不...  相似文献   

6.
中日文化交流使者鉴真大师的坐像回国巡展,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也是扬州文化史上光辉的一页。现将有关活动情况辑录于后。一九七八年十月,邓小平副总理访日时,唐招提寺八十一代长老森本孝顺请求奉送鉴真和尚像回国“探亲”,得到了邓副总理的面允。一九七九年四月,邓颖超副委员长访日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成因。国内保守势力要求"正常国家化",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内因素。东亚权力格局变动,日本恐惧中国崛起,要求发挥军事作用,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外部环境因素。随着美国实力衰弱,日本不相信美国保护,开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此次钓鱼岛争端,中国准备不足,威慑不够,造成中国处于被动的局面。打破僵局需要中国制定合理的周边外交战略,以此构筑新型中日关系。日本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东亚安全格局需要日本积极参与。但日本的右倾化尤其是安倍的反华路线损害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困局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当前要维护战略机遇期,面对日本挑衅,要做好两手准备,首先是军事准备,其次是各领域的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9.
东亚国际体系经过了三次大调整,中日关系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迁。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内,古代东亚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在日本试图构建并主导的大东亚新秩序内,中日关系是以"应战—挑战"为基本模式的"被侵略—侵略"关系。美国在粉碎"大东亚"构想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主导了二战后东亚国际体系的重构,旧金山体制迄今为止仍深刻影响着中日关系并规制着东亚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桥本龙太郎首相和李鹏总理宏观了互访n在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改善。但同时人们注意到,近年来由于日美加强军事合作,中日两国围绕安全保障问题的矛盾在发展。今年9月23日,日美两国在纽约最终完成了197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发表了一项“新指针”。日美军方为落实“新指针”,决定成立新的协调机制,着手修改日本国内有关法律。它标志着日美同盟关系及日本防卫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不仅使中日关系中的老问题再现,又给日本国内政治及中日关系制造了一些新矛盾。者问题缘何又起这里的所谓…  相似文献   

11.
我在外交部工作了34年,特别爱好摄影。在我看过的无数照片中,1973年意大利著名摄影家焦尔焦·洛蒂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拍摄的这张传世之作,给我印象最深。这张照片,准确地表现了周总理那个时期的精神面貌。若干年后,当洛带再次访华时,邓颖超对他说:“这是总理生平中最好的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外交相国手 围棋始于我国,唐时传入日本。但进入近代,围棋在我国却不如日本盛行。 1960年,日本九段高手濑越宪作率团访华;1961年,另一名九段高手坂田荣男又率团来华。作为回访,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体委)组织围棋代表团回访,团长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体总)副主席李梦华。 体委就代表团访日事请示陈毅和廖承志。陈毅外长接过名单过目后,递给外办主任廖承志。廖承志看完后对陈毅说:“老总,我有个想法。” “啥子想法,请讲。”陈毅闻言,迅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日本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崛起为堪与西方列强比肩的东亚强国,中国则沦落为备受欺凌的弱国,而且,在中国被列强欺凌的过程中,日本往往又扮演了急先锋式的角色,其下手之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创痛之深,使中国人感同身受,没齿难忘。当然,中国人也从日本或经由日本向西方学到了不少富国强兵、经世济民之法。近代中日关系这一段错综复杂、怨恨交加的历史,因此而成为学界长久探究的研究主题。不过,今天我们研究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并非是为了算旧账、清积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鉴古…  相似文献   

14.
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重要文件确定的原则和精神、唤醒全体日本国民走向觉醒并紧紧依靠其不懈斗争、解决中日历史观冲突这一主要矛盾、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快祖国和平崛起进程等,是推动中日关系早日走出低谷的五个因素;而加快中日关系研究"工程"立项、拓宽对日宣传途径和加大对日宣传力度、重新重视和实施"国民外交"路线、开展"全方位、等距离"外交和克服对日外交"新思维"的影响、提防国人"狭隘民族主义 "的滋长和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等,则是当下中方推动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应集中做好的五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5.
《山西老年》2009,(9):69-70
两则小故事:一、大连市委书记和副市长带队访问日本期间,有一天在火车上,大家谈论到"珍奥核酸"在日本也有销售,这时,坐在旁边的一位日本老人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颤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1瓶珍奥核酸,老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告诉大家:我是珍奥的消费者……异国他乡的偶遇,让大家无不惊喜,珍奥竟然在国外也有如此人气!二、2003年,珍奥董事长陈玉松陪同大连市长夏德仁前往马来西亚洽谈合作事宜。当陈董事长和市长被马来西亚新任总理巴达维接见时,巴达维总理一见面就指着陈董事长说:"珍奥核酸!我认识他,珍奥在马来西亚很有名气,在我们的‘生物谷’有投资……"  相似文献   

16.
美日同盟对中国防范的加强与中日关系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美日同盟逐渐加强,对中日关系发展影响深刻。一方面,日本依托美日同盟走在防范中国的前沿,推行强硬的对华政策,使中日关系不断恶化。这是中日关系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未来,当中日关系的持续恶化损害到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时,美国将对日本强硬的对华政策有所牵制。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最近的将来,中日关系仍然不容乐观,很难好于中美关系,将处于中美关系与中日关系完全恶化之间的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战前"60年"划出了一道"孳生""膨胀""肆虐"的祸世劣迹,致使中日两个东亚大国长期交恶和战争,而且在战后"60年"又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削弱""复活""抬头""蠢动"的复活轨迹,再度将已修秦晋之好的中日关系推入了低谷,其两个"60年"可谓一脉相承。如何排除日本右翼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干扰,进而确保亚太和平特别是东北亚区域安全,无疑是摆在亚洲人民特别是日中美三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与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朝鲜战争与台湾问题、旧金山对日媾和与台湾问题的探讨,揭示了国际环境对战后台湾问题形成的重要性。台湾作为美国在亚洲推行冷战战略的重要依托被利用,表明美国是战后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而旧金山对日媾和之后,日本与台湾当局"建交",则标志着在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台湾问题将伴随始终。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刘天纯等8位学者合著的《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一书,已于004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0万字。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共分5个部分20章:第一部分,日本对华政策概观;第二部分,近代时期对华政策;第三部分,现代时期对华政策;第四部分,中  相似文献   

20.
日本法学博士堀江归一,为庆应大学教授,历任理财科主任、经济学部长等职。他一生著述颇多,广泛涉及银行学、货币学、财政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劳工问题等领域。在堀江归一访华之前,浙江归安籍留日学生林鹍翔、江苏无锡籍杨志洵、广东海丰籍陈其尤、四川成都籍"浩然"、浙江东阳籍邵飘萍、江西上饶籍汪友箕已经通过各种报刊,将堀江归一银行学、欧洲战后经济、欧洲经济同盟、世界金融中心点等学术观点引介到中国。1917年10月10日至12月30日,堀江归一应梁启超、张嘉璈等人的邀请访华,前后虽然只有短短75日,但在财政金融学会进行讲演22次,参与《中国银行则例》改正,拟订货币制度改革草案等。堀江归一是在"中日经济同盟论""中日经济提携""中日经济亲善"的氛围中来华讲演的,他的访华反映了欧洲大战后的新形势和中日关系的新调整,以及当时国内知识界对国际经济问题的关注超越了此前的对外交、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