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兴民 《社区》2012,(25):45-45
为破解辖区困难群体“缺爱”墩街西桥社区成立“爱心驿站”,子家庭、困难群体。的难题,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将关爱延伸到空巢老人、丧  相似文献   

2.
黄贤云 《社区》2012,(22):52-52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街炼盛居委会的王桂凤主任是一个擅长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人。而她这样的工作方式.也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3.
《新天地》2011,(11)
防变:老年人在晨练前要根据天气预报及当天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在锻炼前就受凉伤身,或者锻炼时冷热不均引起祸根。防早:老年人一般晚上睡得早,早上也起得早。认为起床越早越好。其实不然,起得太早,人体的  相似文献   

4.
从甄选的翻译"巧"笔中体味赏析翻译之神韵。翻译不但要功于"实",还应功于"虚",要达到"神似"的境界并非一日之功。  相似文献   

5.
锦华 《山西老年》2008,(5):49-49
春天这一时令昼长夜短,人的睡眠时间缩短,很容易出现睡不醒、乏力困倦的生理现象。"春眠不觉晓"在老年人中尤其多见。要解除春困现象,只要按照人体四时变化的自然规律,顺应仲春季春阳气升发的特点,刺激感官,调摄精、气、神,即可奏效。具体有以下几"招":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会话含义,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话语理解中,如何依赖语境,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说话者的意图和含义,社会和文化背景,成语、谚语、典故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播视阈下的“巧实力”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巧实力"是灵巧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战略,它的核心是重构价值认同。对于中国来说,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重新审视本土文化,有效传播本土文化,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与布什外交战略相比,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更加注重“软实力”在外交过程中的应用,强调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力量打开外交新局面。但其所谓的“巧实力”并非是外交战线的退缩,而是从现实出发的双重选择,随着美国外交局面的好转,其“巧实力”中“硬”的一面将会逐渐突显。因此,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是对传统美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重振美国的新标签。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与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划清界线,推出"巧实力"外交战略,调整反恐战略,修复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修补、重塑美欧关系,重树美国的道德形象及全球领导力,加强与"敌对"及"异见"国家的接触与对话。但"巧实力"外交战略仅仅是美外交策略、手段的调整,其最终目标仍是维持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0.
郁夏雯 《社区》2009,(4):51-51
居民的琐事,说多亦多,说易是易,可一旦遇到棘手的难题,说不难那才是自欺欺人。被恭为“小巷总理”的社区干部常常碰到一些棘手的难题。有些难题以前听也没听到过,当然更别说协调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爱早起并积极参加晨练,这本不是件坏事,但一些老年人常常因为起床早,或锻炼后身体有不同程度的疲劳,会选择回去再上床"补觉",称为睡"回笼觉",认为这是"劳逸结合"。而专家提醒人们,这个习惯不好。  相似文献   

12.
“巧似”抑或“自然”?——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征辨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灵运在山水诗的创作中刻意锤炼词句,力求"巧似",山水景物描写努力追摹自然之真、巧夺造化之妙,以至于有些诗句达到了"自然"之境界.一言以蔽之:千锤百炼,力求"巧似","巧似"之极,便是"自然".  相似文献   

13.
先秦典籍中的“巧(亻垂)”一词,前人多理解作“形容词 人名”结构,但这种结构未见诸同一时期的文献,故应重新审视。有人已经证明,“巧”可用作名词,训为“工匠”。据此,“巧(亻垂)”应是先秦文献中常见的“职官 人名”结构。工、巧、考、(立句)四字音近义通,可以互训,是一组同源字。“巧(亻垂)”在文献中也作“工(亻垂)”,而“工(亻垂)”是“职官 人名”结构,这也为“巧(亻垂)”属于这种结构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两岸关系正处于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加大,两岸关系基本格局正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实力因素是解决两岸问题的重要因素,但也容易造成实力"困境"。因此,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使用实力,以发挥其最佳效益,既是一个问题,也是一门艺术。"巧实力"战略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启示颇多。  相似文献   

15.
南齐谢赫首次提出了“六法”论,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美学理论之一,但“六法”并非是“万古不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其具体含义也发生了量或质的变化,“六法间”的相互关系也相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画的发展、演变和成熟的过程,也就是“六法”的发展、演变和成熟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唐文 《阅读与作文》2012,(10):45-47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古人尚且知道授人知识不如授人方法的道理,那么在各种理论高度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多重视一点方法的传授呢?  相似文献   

17.
先秦典籍中的“巧”一词,前人多理解作“形容词+人名”结构,但这种结构未见诸同一时期的文献,故应重新审视。有人已经证明,“巧”可用作名词,训为“工匠”。据此,“巧”应是先秦文献中常见的“职官+人名”结构。工、巧、考、四字音近义通,可以互训,是一组同源字。“巧”在文献中也作“工”,而“工”是“职官+人名”结构,这也为“巧”属于这种结构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8.
“无在”,在古汉语中属相对冷僻的词语,《汉语大词典》解释其义为“不在乎”,不够准确。考察40多个用例,“无在”一般都接续在可选择对象之后,其真实含义应为“一样”“都可以”“没有差别”。“在”有“问”“察”之义,“无在”的上述意义,可能就来自于“无问”“无察”,亦犹“无论”。  相似文献   

19.
历来对《孔雀东南飞》的解读都是从爱情的角度,其中对焦仲卿的角色总是定位为一个忠诚的爱情卫士。本文通过推敲诗歌内容,结合人类的关于情感的通性,力图揭开其真爱的伪装,还原一个虚伪与自私的男人。  相似文献   

20.
在承继先民使用惯例的基础上,两宋理学家在使用"巧贼拙德"及其相关、相近话语时,对其内涵进行了转换。周敦颐《拙赋》从体、用、文三个层面,对"巧""拙"这一对范畴进行了界定。北宋理学"五子"门人及其后学,继承了其理学前辈的"巧贼拙德"思想,而从本体论、价值论、目的论、工夫论等方面,对"巧贼拙德"话语进行了深入开拓。胡寅、张栻等湖湘学者在性理层面上论证了"巧贼拙德"的合理性,提升了其在理学体系中的价值与地位。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及其后学,在理学工夫论、价值论及诗文批评标准等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巧贼拙德"的义蕴及功用性。两宋理学家对于"巧贼拙德"的多方探讨,对彼时理学家及受其影响的文人的诗歌书写等产生了影响,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后世理学、诗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文化部类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