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蒋子龙 《可乐》2008,(12):27-27
生活在这样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上,想见怪不怪,要有足够的定力才行,要让自己静下来,静得住。静——可比动难多了。步兵都知道,齐步走和跑步要比立正容易得多。因为,我们的灵魂几乎不会有完全的寂静。《荒漠甘泉》里讲了一个"海底坐垫"的故事:谁都知道海洋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7,(4):57-60
"虚静"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重要的精神和范畴之一,文化内涵丰富复杂。"虚静"源于道家哲学,也与佛家义理相契合。李商隐可谓佛道双修,他的诗歌必然会有"虚静"文化精神的涵养。李商隐诗歌中的"虚静"之美很独特,"虚"主要体现在意象意境的虚无缥缈、情感的虚泛朦胧之美、虚中有实的创作手法,"静"主要体现在诗歌中静的审美趋向、诗歌呈现的静美意象、静中有动的创作心理。李商隐不仅在创作心理和文学意境上受到"虚静"的影响,更有着超越了具体物象而与"虚静"本质相契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动与静是指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动,就是对动态事物的描写;静,是指对静态事物的描写。新闻写作要多写动态事物,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新闻写“动”,是把新闻写活的基础。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里藏动。因此新闻写作要完全写动,绝对地写动,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效果也不见得好。反过来在写动的同时,适当地写静,动静相济,不仅可以使动态事物更显其动,而且可以使静态事物本身也具备一种动态,这就叫写静得动,写静  相似文献   

5.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独特的"虚静"理论.儒家对"虚静"的阐述只注重一般的哲学层面,而道家则从一般宇宙观的角度阐述"虚静",认为"虚静"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的哲学方法.中古文学的虚静理论就是在这一哲学层面上引入了哲学上的"虚静"理论,把"虚静"看做是文学创作的方法论.陆机的"虚静"理论与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相联系,并用形象的描述,阐述了文学"虚静"的特点和实际运用的情形.刘勰则从理论的高度,将"虚静"与艺术构思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他完整、系统的文学虚静理论.  相似文献   

6.
老子以"有无"境界,对人生实有领域的观照与觉悟,就是"虚静","有无"与"虚静"合一就是老子以境界形态的"有无"思维论证人生领域"无中之有"的"虚静"与"无"之境界的合一,这体现了老子境界形态"有无"思维的特征。王夫之以万物实有为思维起点,以实有形态的"有无",即:"有"与"有中之无"论"虚静",统一"有无"与"虚静"于"有"与"无中之有"的实有境界之中,从而从哲学思维的深度论证了"有无"与"虚静"合一于实有,即"有无"与"虚静"统一于"有"与"有中之无"合一的万物实有。  相似文献   

7.
审美距离与化静为动是文艺美学上两个重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和动词的词性之间有何关系?研究发现,动词词性决定了动词拥有的审美距离感比名词要近。通过巧妙利用动词,调取最佳的审美距离,会产生更好的审美效果。这也是"化静为动"这一美学手法能产生神奇的审美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邹图兹 《老友》2014,(8):64-65
正夏季高温酷暑,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期,又是病菌猖狂肆虐的时候。老年人因为身体适应性差,耐受力和抵抗力弱,安全度夏必须加强保健,做到"六保"。一是心平气和保神静。盛夏火气旺盛,人容易烦躁、生怒和不安。老年人在精神和心理上要祛其烦、戒其躁、息其怒、安其心、静其神,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轻松状态;在生活中,要平心静气,增强自控力,切不可烦躁激动,  相似文献   

9.
在这所名为"静"的园子里,溥仪憧憬着获得比紫禁城里更多的自由,妃子革命、日本人撺掇他出关、张学良劝解他"好好念书,将来竞选总统",无不说明他的生活一点都不"静"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住过两年、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宅邸,在经过一年多的整修后于2007年7月20日对外开放。溥仪1929年7月至1931年10月间,住在天津静园。在这短短的两年间,静园发生过"妃子革命",印证了"九一八"事变久有蓄谋,并见证了发生在议事厅那场陈郑之间的历史之辩。  相似文献   

10.
"神思说"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神与物游"说、"虚静"说、"杼轴献功"说等组成。"神与物游"说阐述了心物交融而后生文的道理。所谓"神与物游",就是指内心世界与外在事物相互交流无碍的一种状态,其实质是情与境的结合,而这两者的结合,促发了文思的涌出。"虚静"说讲的是作者构思时所应具备的一种心态。"虚"、"静"两语得自道家。虚则能纳,静则能照。  相似文献   

11.
在《蕙风词话》及相关的论述中,词境是况周颐经常提到的问题。认为"静境"是词中很重要的境界,也是词的最高境界"穆境"的重要特征,常常以此作为词学的批评标准。况周颐强调的"静境",一种是审美状态,一种是审美境界。"静境"的创造可以从内心及作品两方面来创造。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高校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近现代史知识为基础,明确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历史选择为教育目标。通过对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体系演进的总结,明了《纲要》课的授课逻辑,认为学校历史教育在坚持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目的基础上,要注重有序衔接,做到小学要"活",中学要"静",大学要"动",由此实现历史教学特别是《纲要》课教学由知晓"是什么",向思考"为什么"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涉及相关的四个问题 :其一 ,何为虚静 ;其二 ,为何要虚静 ;其三 ,如何进入虚静 ;其四 ,虚静有何功效。虚静说本是老庄、禅宗参禅悟道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 ,古典美学的虚静说与老、庄、禅学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身与竹化"、"成竹于胸"、"空且静"是苏轼审美理论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三个基本命题。"身与竹化"作为审美体验论命题,是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成竹于胸"作为审美意象论命题,揭示了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空且静"作为审美心态论命题,强调空静心态对于艺术创造的重要性。苏轼的这三个美学命题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切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老庄用"水"喻"道",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创生了"道"之"自然无为"的思想;"水静犹明"则启示人类"心静则虚",在空明虚静状态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防躁戒怒,清静养神。酷暑盛夏,火气旺盛。老年人在精神心理等方面,应息其怒,静其心,安其神,使神经处于安静状态。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心平气和的性格习惯,常有冰雪在心中之感,切不可烦躁激动。"心静自然凉"之说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7.
个别和一般的矛盾贯穿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发展的始终,并通过"一"与"多"、"动"与"静"、"质"与"量"、"有限"与"无限"、"内因"与"外因"等具体矛盾关系得以呈现.正是这些矛盾关系,使哲学家们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了前苏格拉底时期本体学说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贾羽 《山西老年》2011,(2):42-42
钓鱼讲究静,但钓鱼过程中所说的静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要守在某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这要根据季节、时间、水域以及垂钓环境而论,有时适当地动一动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消极能力"(Negative Ability)是济慈最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之一,"消极能力"说体现的是诗人对创作主体的创作状态的思考."虚静"说首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后为文艺批评采用,也体现了对创作主体的创作状态的思考."虚静"理论与"消极能力"说颇为契合,以作为哲学概念和文艺批评术语的"虚静"理论审视济慈的"消极能力"说,不仅可以阐释济慈"消极能力"的内涵,还可以为该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野.  相似文献   

20.
"因"这一范畴在老子以后的先秦道家理论中,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在现实中落实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国语》、《黄帝四经》中多提及"因天"思想,即顺应天道,《管子》中创造性的提出"静因之道"命题,完善了道家的方法论,为此,通过对以上思想的分析探讨了"因"这一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